美文网首页
沫饽—汤之华也

沫饽—汤之华也

作者: 糖糖大理唐宋闲居 | 来源:发表于2021-01-15 16:32 被阅读0次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而茶亦如此。

经常读古人对茶的记述与心得,读到唐朝煎茶,宋代抹茶,描写那煎煮时茶沫浮于汤面的“沫饽”(陆羽言—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实在美的心向往之,故也仿古人实践了一把:

取几克当年古树纯料生普散茶条索,用研磨器制成极细茶沫,待山泉水煮至二沸投茶于中心,以茶筅击沸搅匀……果如古人云,白色沫饽浮于上,茶汤浓厚呈黄红色,若茶沫多了,味苦,适中则无苦涩而汤厚。但无我们平日饮茶之法的清香与韵味。

故至明清,再无人用煎煮、抹茶之法,而以壶或盖碗冲泡散茶或饼茶,确因更加简单、贴近自然,还原茶之本味。

所以古人对饮茶也是与时俱进,改变只是为了让茶汤更真与美,操作上化繁为简。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中国茶文化之源远流长,涵盖甚广啊!

然而,凡事皆有前提并不绝对哦。现代未尝不能用抹茶之法,因茶而异、因情境而异也。

又一次实践—用2019年头春云山厚土古树生普饼茶,取3克,打成极细粉末,散发出的茶雾都是极香的,待水二沸时投入中心……那沫饽细而密集浮于上,第一碗茶汤煞是鲜爽甘滑,第二碗就已发轻汗,第三碗温润醇厚。只是相比用壶冲泡饼茶,没有那种每一道明显的变化。

茶经云“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古人以其直观的朴素主义认为茶汤的精华在上,而现代用科学证明了浮于上的沫饽主要成分是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现在医学表明,茶皂素具有的功效如下:

1、茶皂素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功效。

2、茶皂素不仅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对皮肤致病菌有良好的抵制作用。

3、茶皂素还同时具有抵制胃排空和促进胃运转的双重功能,在恢复胃肠道的自主工作能力方面有神奇的效果。

看来唐宋茶人对沫饽的偏爱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啊。

所以只要是生态好,树龄大的古树茶,投茶量合适,这样用粉末煮出的茶汤不会苦涩,且茶的内涵营养还不浪费,大部分都被吸收了。用茶沫去煎煮还是用壶泡条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爱。但如果是小树或台地茶或有农残的茶叶,就不建议如此了。

二沸时沫饽 三沸时沫饽 抹茶之法茶汤 2019年头春云山厚土古树生普之沫饽

相关文章

  • 《茶经》学习 29

    11、茶之精华:茶沫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bo(汤面泡沫)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

  • 茶汤之华

    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有一段描写茶汤泡沫的文字,极美: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

  • 沫饽—汤之华也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而茶亦如此。 经常读古人对茶的记述与心得,读到唐朝煎茶,宋代抹...

  • 茶经.五之煮】笔记第九篇

    到底什么是好茶?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花️类。焕如积雪。陆羽言,在茶的面前人人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如匀...

  • 是不是非要离婚? ( 一  )

    对于好朋友华 和沫沫 婚姻已经上升到请律师的地步 ,以沫的性格来说 越快越好 ! 之前和华谈了些、华也愿意改变并调...

  • 驮 饽 饽 驴

    每到吃鱼的时候,我娘总说:这鱼啊,就是驮饽饽驴(我们这里把馒头花卷之类的主食叫饽饽)。还真是,一盘子鱼,特...

  • 麦穰村幼儿园下周饮食篇

    星 期 一 早餐—主食:肉沫碎菜扁粉、牛奶 午餐—主食:米饭 菜类:豆米肉沫、肉沫烩豆腐、 汤类:白菜肉片汤 晚餐...

  • 麦穰村幼儿园下周饮食篇

    星 期 一 早餐—主食:三鲜面、牛奶 午餐—主食:米饭 菜类:玉米肉沫、酸汤豆腐肉沫 汤类:白菜粉丝汤 晚餐:水果...

  • 岛城美食之饽花

    七月七,是小时候孩子们喜爱的节日,这一天会吃到香甜的饽花。每年的这一天,做母亲的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做一些白面饽花...

  • 下周幼儿园饮食篇

    星 期 一 早餐——主食:绿豆粥、牛奶 午餐——主食:软米饭 菜类:玉米炒肉沫、酸汤豆腐肉沫 汤类:西红柿鸡蛋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沫饽—汤之华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ew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