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时,每次的语文课,最害怕的便是写作文。
对于作文,简直是,唯恐避之不及。每次都是要绞尽脑汁,灭绝脑细胞,奋战日日夜夜的节奏。
最大的困扰,无非是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的问题。
曾做过许多幼稚之事,曾写一会便去数一下文章的字数,若未达标,便会想尽办法扩写一句话……
那时,都是手写,不像现在大部分都是用手机打字。习惯性地先打个草稿,哪里有问题,或者需要补充,在原稿上修改。之后,再重新誊写一遍。
那时,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记得,高中时,语文老师每周会布置作文,在写作课上,我几乎是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的其中的一个常客。
唯一次,一个曾未期待过的奇迹,竟奇迹般地出现了。初中的某次运动会征文中,我的那篇作文竟然被评为了三等奖,还赠送了个本子。
那是第一次,在我深恶痛绝的作文上获奖,也是仅有的一次。对于一个深陷作文苦海的写渣来说,算是奇迹了。
如今的我,依然会在写作上有所困扰。
2016.2 入驻简书
那段时间,我开始游入app的深海,因缘际会地看见了一篇关于简书的推荐,便下载来尝试一番。
我想,它的最大特点便是包容性,提供了一个我们安心写作的城堡。
在写作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那时,简书似乎还没有拥有现在如此这般庞大的群体。记得最早关注,印象深刻的简书签约作家主要有“彭小六”“剽悍一只猫”,那时,经常会看见他们的文章出现在首页上。
自己也曾写过几篇,浏览和收藏了许多篇。
不过,后来,某一天,卸载了一些app,包括简书,也就没在上面写过什么文章了。
突然的那么一天,我又重新找回了它。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再一细看,不知何时它竟然有了如此之多的改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陌生名字的简书签约作家,越来越多的简书用户,越来越多的专题……
手机曾频繁地出现过提醒:您的空间已不足,请及时清理。然后忍痛割爱卸了一波又一波app,但都再没卸载简书。
有人说,简书上的文章参差不齐,但我依旧喜欢这个写作的小窝。
正因为它的包容性,我们可知,这个世界上,为写作而坚持的人们,逐渐增多。
我们渐渐地,有时会在意阅读量,是否有人读过,喜欢,和评论自己的文章。
有时,即使自己的文章的阅读量寥若晨星,我也许会有点怅然若失,但会告诉自己,没关系,写给自己的,坚持写就好了,不用太在意这些。
这一次偶然的机遇,参加了无戒的21天日更挑战。其实,我一开始是不太自信的,担心自己做不到1000字以上日更,但又渴望能够做到。我问无戒姐姐,是否必须1000字以上,表明自己的写作效率之低,恐难以胜任,无戒姐姐回复:先参加,能写多少算多少。我便开始了这个挑战。
前几回还算能顺利地写出文章,竟然还超过了1000字,但每一篇我都会用许久的时间来完成。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一篇文章只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对我而言,却是极为困难,几乎不少于四个小时。
某一天,我突然陷入了瓶颈期,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但我又不想放弃日更,那天,在零点之前的最后时间内,我尽力地写,但还是少于了1000字,然后又连续三日没有达到1000字,质量也有所下滑。
就昨天(周日)而言,短短的五百多字的时评,从选题,查看相关新闻,到写出来。从15点多到24点多,将近半天的时间,才完成,而且,我觉得写很不理想。其实,我也最不擅长写有关时评的文章,但就是那么固执地在逼迫自己。
甚至,这段时间,我会为数个小时写不出文章而抓狂;为由于日更导致其他事情未做而焦灼不安;日更仿佛又将我带回到睡眠不足的日子;有点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坚持日更;有点想放弃,但心又有不甘……
有人说,坚持高质量地输出,就要有一定的输入和阅历。
我知道,自己的阅历不够,输入不够,在这时间紧迫的日子里,我还是希望能够坚持21天的日更。
其实,现在的自己挺后悔小时候没有涉猎广泛的书籍,写的也仅仅是老师所要求,或者偶尔的兴之所至。读的少,写的也少。
现在的开始,也许比较晚,但我又希望不会太晚,让我可以有弥补的机会。
还有,谢谢某某汪的鼓励和建议,谢谢每个阅读过,给予我力量的你们。
我不知,可以走多远,但怎么也要走一走。
日更第13天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