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
——作者的话
教育的情怀只要活着,无论是否愿意,我们实质上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我们积极一点,就向周围多传达一分正能量;我们消极一分,就向周围多传达一点负能量。正负的比例,就是我们活着的价值。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都在于此。篮球比赛中,经常要计算正负值,正负值是代表球员在上场时间内,球队整体比分的输赢情况。这个数据的出炉其实就是为了评估那些无法用数据衡量的贡献而设置的指标,正负值越高,证明这名球员出场后给球队带来的帮助越大,不管是得分方面还是防守方面,都证明他上场后影响了比赛局势。NBA比赛中,夺冠的球队,球员的正负值都很靠前,而单个球员漂亮的进攻或防守数据并不能帮助球队走得很远。教育的正负值,并不能用各种数据来衡量,但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我们做教师的理由。
欣赏学生对现实责怪、抱怨是容易的,想要超越现实的表象,对人性、对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与热爱,是艰难的。但后者才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使命所在。朱永新先生说:“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教师职业面对的是最深邃的世界——人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每天拥抱一轮新的太阳,同时,我们更是每天面对着个性迥异的孩子,拥有无限潜力的生命。他们当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你的精心照料与哺育,就是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无穷潜力,激发他们不可限量的能量。他们,会远远超出你想象。所以,教师职业的不确定性、挑战性固然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同时也更增添了魅力。”相信这点,我们教出的孩子成功成才源源不断,青出于蓝而层出不穷,这是教育的魅力,也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拥抱激情“教师是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的职业。在这样一段自由的时空里,教师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恩格斯曾经说,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琴棋书画,或者从事研究,都比其他职业更加便利,而且这份劳作还将同时潜在滋养着你的教育工作,能获得双重的收效与享受。教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这种稳定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而且还给人带来一种相对而言更为从容的精神状态,将会让人更为宁静幸福。你看到的世界,往往是你想看到的世界。教育的神圣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教师的精神状态,给学生、给他人是一种从容和风采,是神圣的精神内涵和平凡的基本内核相结合的教师气质。有人说,出门在外,可以在陌生人中认出哪是教师,教师当久了,容易上手教育别人,这可能也是一种“胸怀天下”的教育情怀。
热爱学习“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职场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职业是影响我们人生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多年前,我曾坚信教育是一种专业而非职业,因为职业是用劳动换报酬的,而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满足人类的社会分工。现在我更倾向于教育也是一门职业,是教师在实现教育理想的过程中获得劳动报酬并潜心发展的工作过程和人生经历。“在现实的职业排名榜上,教师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最前列,但我相信,一个从职业中收获幸福的老师,一定是在自己内心的职业排名榜上,把教师职业排在最前列,而这样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有教师跳槽作公务员的,却从来没有人听说过有公务员跳槽作教师的,因为别人是很难理解和体会教师的职业幸福的,是用权力、金钱、资源、人脉等当今社会的资源力无法衡量的,如果你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你的心中自有你理解的职业排名,而使自己幸福和自豪。
热爱职业朱先生主张,教师要能够从每一天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满足,能够从自己的成长中得到满足,能够从与孩子的交流中得到满足。教育应该让教师能够非常愉悦、非常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每天兴奋地走进教室,满足地走出教室。教师应该每天能够通过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通过自己专业的成长得到幸福。可是每每一张试卷、一纸分数就能让教师雀跃或沉沦,使教师欢呼或遭受打击,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法获得职业幸福的。“其实,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课上得好一些,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与学生平等相待,有着求知的热情和能力。作为一名理科老师,我反对题海战术,但我真的不反对做题,许多理科的技能必须在大量训练中得以巩固和发展,这个过程也有着和学生共同的心声。用心对待每一名孩子,尤其是学习有障碍或特别需要关心关注的孩子,他们现在是小草,将来会成为大树。让自己心安,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毕业多年,我曾经想起过很多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也有个别的老师我却非常恨他,换位思考,学会让自己心安,就是在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很好的达成自己的教育职责。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学校为你而感到荣耀。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学术上好像没有很多的突破口,但在人格上有很多魅力去展现。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的称号授予82岁的清洁工袁苏妹,表彰她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悄悄地为生病的学生煎凉茶、为熬夜的学生煲鸡汤,“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爱着每一位学生,与同事友好交往,这也是学校的一份荣耀。难度最大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从一所学校来看,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了自己的故事和传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年的西南联大,出了几十位院士,很多文化名人也为后人津津乐道,不朽的名声至今被人铭记。一步步地走来,一年年的积累,我想我们能够成为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作为教师,当然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成为思想家,成为哲学家,但是,应该能够成为一个热爱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最为复杂的对象。”其实,好教师的成长无非是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认同,增强成长的动力;二是专业发展,增强成长的技能。为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让自己专业成长、专业提升。朱先生建议,以下几个方面就是提升的方向。一是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进程与结果。思维深刻的人往往不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非把问题搞清楚。如教师在备课时,遇到文本中许多难点,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而是把问题搞得水落石出。二是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具有一定的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三是思维的灵活性,即思维具有一定的变通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教育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多变的事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学生每天都是新的。同样的方法不能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甚至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时候也不能够用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四是思维的独创性,即思维具有一定的新颖创造性,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思维独创性的老师,往往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不依赖别人的思想和原则,不寻求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喜欢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主张。朱先生提出的这些思考和思维方式,我们感同身受。作为理科老师,我觉得逻辑思维非常重要,对学生理清问题的头绪,理顺知识脉络非常重要。还有思维的敏捷性,即便在学生提出问题或者一道难题时,要有合理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并与学生一道完成解题过程。还有许多独创的解题过程,这是为了服务或引导自己的学生而产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值得尝试或不断深入。朱先生还提出,师生共写随笔,我在他的身上也有发现。如回答教师的提问,他总是那么侃侃而谈,即易懂又有深度,他的积累非常深厚。朱永新保险公司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在他的激励下,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于春祥老师的《春祥夜话》,吉林市小学语文教师张曼凌的《小曼讲故事》,安徽省黄山市笑春老师的《快乐启航——黄山一中高一(8)班成长故事辑》,《为爱勇往直前——吴江市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火花闪现——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教师随笔专栏》,深圳育才中学陈晓华老师的《守望高三的日子》《怀揣着希望上路》,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吴樱花老师的《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等一大批作品先后问世。虽然这算不上教育名著,但我想这些老师集成化、专业化的积累,一定对他(她)的教育经验、他(她)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朱先生提到的,比如昆山市葛江中学的于洁老师,用信件与学生交流,是于洁找到的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仅2009年——2011年的这一届学生,于洁就为他们写下了27万字的书信,并编辑成一本《草尖上的露珠》。为了激励一个有作家梦想的学生,于洁为她写下了25000字的《致青春》,一路记录她的成长,一路教给她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曾写作,但不能坚持,也为学生写下洋洋洒洒的评语或互动平台式的交流语言,但不能长久,对学生的鼓舞和激励也是短暂的。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就是我们“三省吾身”的行为境界和成长中的书写人生。
追求进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行为境界,做好学习和培训。朱先生总结国外的三大学派,一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二是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以同伴互助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即关于人文情怀养成的人文知识、关于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和关于学术与课程的教育学、心理学及职业知识。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师将会以全新的方式审视并悦纳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会发现,教学上已经取得的成绩,那些被视为获得的成功,只有经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才会从经验中摸索出规律,成为精彩的教育案例。三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附近,或者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学习,讨论交流,分享、碰撞、彼此勉励,取长补短,对成长非常有益。朱先生的总结我们感同身受,只有敞开心灵进行自我教育,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永不言弃新教育实验的五大理念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这正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上天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遇,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只有你不放弃,孩子才不会自弃。只要你还相信,孩子就会自信。所以,如果要是不能一视同仁,那么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关注、不惹人怜爱的孩子。协助无力的孩子挖掘潜力,协助迷失的孩子发现自我,正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师的意义。
相信孩子“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仅仅是为了当下而活着,支撑人活着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价值,也往往与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想的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教育理想。”许多老师随着教育生涯的延续,教育理想也逐渐磨灭,理想在与现实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当你准备把所有的爱都给予学生的时候,考试成绩这个第一要务迫使你“宁给个好心,不给个好脸”,成绩迫使理想为现实让位,这是多年来延续的观感并还将延续。“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诗人是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诗人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如果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帮助他们安然度过;在学生成长的时候,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这样,教育理想也便有了着落,关键看你能否坚守。
坚守理想有了教育理想,才会成为真正幸福的人,才会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的。教育,恰恰是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教育是让人们幸福的事业。教师从事着这个让人幸福的事业,自然也应该从中得到幸福感。”西方学者莫纳科曾经把人类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表演时期。人们通过语言和动作交流,这也是口头表达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表述时期。人们除了使用语言,还可以通过文字书写(包括印刷)来交流。第三个时期是记录传媒时期。人们用相机、电影之类的机器捕捉记录信息,再通过现代出版机构传播出去。第四个时期是电子和数码时期。人们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记录和传播信息。在第一、第二个时期,老师的地位难以挑战,但在第三个时期,教师的权威开始受到影响。到了第四个时期,教师的权威性简直受到了颠覆,在海量的信息传递中,教师在有些方面甚至不如学生。因此,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个人修为,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成为学生崇敬的人。如学科老师在本学科应该是专家式的老师,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拥有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应该很有修为,在职业认同和教育科学方面有深厚基础,那么就足以面对学生从容的选择职业幸福了。按朱先生的理解,“人类有两种风景,自然的风景和精神的风景。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自然的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的风景。”读书、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在与学生长久的互动中,实现理想,收获成功,你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热情,从内心深处感受幸福,心无旁骛,专心做事,让自己的教育生涯燃烧起来。
梦想启航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挖掘职业魅力,自然收获美丽。感受职业幸福,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