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今世无不知。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发生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一片混沌的宇宙之初;说它年轻,因为它入籍晚,不见诸先秦甚至两汉经传,连屈原涉及宇宙天文的《天问》也未提及,其他典籍偶有提及也为流光碎影,不甚明确。直到三国时期,才在吴国文献中出现清晰记载。
盘古文化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犹如美鹤孤立,高远而冷艳,在今天各类文化呈现上略显朦胧隐晦。关于传说的发源地,已经难觅真宗,莫衷一是。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的《三五历纪》、《五远历年纪》作为记载盘古开天地的最早著作,它的创作来源应当最值得参考。徐整为当时的豫章(今南昌)人。他仕途不顺,弃官归隐后,遍访名山古观,过着闲云野鹤的道士生活,当时桐柏山为道教圣地之一,徐整游历至此,为之倾倒折服,深入当地民间,了解到盘古创世神话并做了记录。他写道:“盘古死后……血为淮渎”,而桐柏山正是淮河的发源地。如此看来,豫鄂界山-桐柏山为盘古文化的发源地,也算是颇有依据了。
古有四渎五岳:四渎指现在的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济水在历史上三隐三现,白折入海,神秘莫测;
南昌:汉朝设立豫章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沿用,隋改为豫章郡为洪州(南昌现在简称洪),豫章降为县,后来出了个皇帝叫李豫,豫章的美称从此淡出。
美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05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秉持“万代盘古,根源桐柏”的观点,先后分别授予桐柏、泌阳为“盘古文化之乡”、“中国盘古圣地”称号。在桐柏,定九月初九为祭祀盘古日。在泌阳盘古山,依然流行“三月三,盘古山”的拜祭活动。
万代盘古,根源桐柏地理:桐柏山是江淮水系的天然分界,属于广义的大别山脉,处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也是南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兼具北国雄浑与南疆秀丽,被评“比华山之险,与黄山竞秀”。
景点:桐柏山的最高峰是位于南阳的太白顶(属桐柏山淮源文化风景名胜区AAAA),处于山脉中段,海拔1140米,北视中原,南阅楚天。顶上有佛教名刹云台禅寺,号称中原的布达拉宫;寺东就是淮河的源头,大淮井。再往东南有张良洞,传说张良隐退再此辟谷;太白顶西侧大峡谷内,有大大小小七十二洞,最大的为桃花洞,传说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北面有孙膑洞,传说孙膑曾在此著书立说。峡谷内的溪流流入长江。水帘洞:通天河水飞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则龙吟虎啸,晴则游丝断珠;洞内有泉水甘甜凛冽,四季不涸。可透过如雪飞帘,远眺山色寺景。
另外江西赣州于都县也有一处盘古山,于都县在历史上数度属吴,又数度属楚 , 应了“吴楚间”的说法,但是此处并未有太多文化上的开发;南北朝时期有“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的记载,现在在广州花都区还有盘古王山,盘古峒。因此,广州花都区被广东省文联授予“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据说在广西来宾市境内也有盘古墓、盘古山、盘古洞等,但基本已经难寻踪迹,唯有桂林一代的“盘古开天辟地歌”还在壮族流传。
南海郡:秦始皇-219年,占领岭南东部,今广东地区,-214年又平定广西及越南地区。将整个岭南地区划入版图,自西向东设立“桂林、象,南海”三郡;南海郡大约是今天的广东东部,至隋唐取消;
桂林郡:秦朝时候的桂林郡中心可能在今天桂林南边很远的贵港或者来宾,南朝时候,才有了今天的桂林。
现在对盘古的追崇日渐淡薄,但历史上对盘古的推崇也辉煌过。沧州青县的盘古庙便是一处见证。青县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1278年,明朝有重修,清朝被河流冲刷,在西南方重建,均有碑记。根据记载及传说,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故宫三殿,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内,涂金盘古,手托日月,一丈零八寸;中殿内有南海观音像;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想必,这应是古往今来,盘古最受尊崇的庙堂了。可惜1947年毁于战火。后有群众自发修复,近年也有大修,但难以还原其当时的盛况。不过,青县的盘古庙还算是一处小有规模,值得一去的景点,在这里可以看到盘古塑像,盘古井,盘古氏之墓等。
沧州盘古庙(来源网络)沧州青县的这个盘古庙也流传着一段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当时黄河流经沧州),盘古在这里发现了盘古氏的墓,出于崇敬,大禹治修葺了坟墓,新建了殿堂,并留下人家,100家看守坟墓,100家看守殿堂,人们把看守坟墓的叫小盘古村,看守殿堂的叫大盘古村。据说,这两个村名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距今已经有5000年了。
还有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漫游天下,至青县一代,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一日,挖坑取土时,正巧挖至泉眼,顿时泉水喷涌,遂被后人称为“盘古潭”,历史上的盘古潭边曾苍松翠柏,高达数丈,游人咏其“潭波击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内则常年泉水满塘,深不见底,鱼虾繁多,百里闻名。
盘古庙在湖南衡阳,广西柳州,广东信宜一代也有分布。但貌似已经不成规模了。
对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本身,版本众多,在此也梳理如下:
宇宙之初,混沌如鸡蛋,盘古生于其中,一万八千年。醒来发现一片虚无,十分气愤,便拔下牙齿,幻化为巨斧,横空劈下。阳而清者上升为天,阴而浊者下降为地。盘古担心它们再次混合,便脚踏地,手托天,支撑其间,不敢松懈。
随着盘古身体日长一丈的成长,天地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天地为盘古所开辟,他的情绪也时刻影响着天地间的变幻。他睁眼为日,闭眼为夜,气为风云,声为雷霆;他高兴,便晴空万里,他难过,则天空阴沉;他叹气,大地边刮起大风;他哭泣,天空就就下起了雨;他眨动眼睛,天空便出现闪电;他瞌睡时的鼾声,也化作雷声隆隆。
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相去九万里。盘古再也坚持不住,便轰然倒下,在垂死之时,他的身体幻化为天地万物。他头朝东,化为东岳泰山,脚向西化为西岳华山;肚子高挺,化为中岳嵩山,两个肩膀分别化为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发为星辰;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地,血液为江河,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黎民)。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体现的是一种“用双手开创万物”的拼搏争取精神,“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是重要的精华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