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教师读书会
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三)

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三)

作者: 绿竹猗猗轻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08:09 被阅读0次

    第六环节:练笔。

    作者看到的,听到了,感到的,随着夜色越来越深,都不见了。唯独留下钟声,和作者的愁眠。

    “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

    黑板上只留下了这两个词,其他部分板书擦去了。词下简简单单的波浪线,几笔便勾出了那如诉意境,勾出了满满的、悠悠的愁绪。

    见王老师一点点擦去精美的板书,已特别好奇,待到见到简单的三条波浪线,有种:“原来如此”的感叹。

    愁眠,对应钟声,好一个“对愁眠”,以板书,再次加深了学生关于“对”字的理解。

    “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经过前面的深入细致,充分的交流,再安排小练笔,学生早已被愁眠感染,哪能写不好呢?

    第七环节:回应导入

    这个环节块是在对前面导入的回应,又是对主题的升华。许多诗人将愁寄情于明月,单单是张继另辟新径,将愁眠与钟声联系在一起。

    作者的万千愁绪寄情于钟声,“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于是,在张继之后,才有了这许多与张继,与寒山寺钟声相应而生的诗词。

    “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王老师这样说。

    对,这节古诗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文化的力量!从此,再不敢心浮气躁言诗,再不敢以一种模式教诗。

    没有静心研究,没有匠心独运,哪能得如此精彩之作!没有扎实的学识,没有深厚的底蕴,哪能有如此震撼之作!

    听王老师的课,酣畅淋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rt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