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易经》第二十卦:观

作者: 须弥0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1:11 被阅读643次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解:《观卦》由坤下巽上组成,象征着观瞻。观瞻祭祀的时候,还未至荐礼,方至盥礼时,心中便已充满了敬意。这是说以对待祭祀般诚敬之心,来观瞻万物。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析:《象辞》说:就像风行于大地上观览万物一般,先代君主省察四方,设置教化,引导民俗。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解:初六,像孩童一般观察事物,对于大众来说不会有太大的过错。但对于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来讲就会有很大的过失。因为用幼稚的想法可以导致国家衰亡,民不聊生。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析:《象辞》说:像小孩子一样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浅薄的。

注:君子与小人的划分,其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可以因修习而转化的。那个年代礼教极严,身份和地位划分十分明显,所以有君子小人之分。其实,君子与小人只是虚指,是一种概称。

六二,闚观,利女贞。

解:六二,像女子一般暗中观察事物,是吉利的。

《象》曰:“闚观,女贞”,亦可丑也。

析:《象辞》说:像女子一般暗中观察事物,对于大丈夫来讲就显得不太光明。

六三,观我生,进退。

解:六三,通过对自我的了解,知己所长,所短,才能据时而进退。因为人的进退并非只是主观决定的,而是据实力和能力而进行的。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析:《象辞》说:通过对自我的了解而决定进退。是因为自我才是体道的源泉,知己才能知人,己正才能放正周围人的关系。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解:六四,通过观摩了解国家的盛况,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可以用来辅佐君上和治理国家。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析:《象辞》说:国家昌盛,是说明这是祟尚贤德的结果。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解:九五,自我反省,自我约束,从而遵循规律、法制、人情使得事业光大,是没有过失的。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析:《象辞》说:通过了解自己,推己及人,从而了解人民的需求、行为与目的。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解:上九,观瞻他人的行为准则,从而效仿和制定合宜的标准是没有过失的。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析:《象辞》说:观瞻他人的行为准则,是说此阳爻在高位却未得中正之道,不能从其他贤能的人身上汲取智慧,就难以实现惠济天下的理想。

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解《易经》第二十卦: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vi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