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

作者: 老山菜 | 来源:发表于2015-03-07 22:36 被阅读133次

    开学第一周,课程并不紧凑,大多数是课程简介和绪论之类的。同学们懒洋洋的,还带着几分过年留下的疲倦。老师讲话也轻松随意,慢条斯理地开始唠起家常。可见刚刚过完年,大家心情都不错,想必红包抢了不少。

    新学期第一节课,物理老师没讲什么新知识,课堂稍显沉闷,老师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自己上学时的经历,又面目凝重地叮嘱我们:“平时就要抓紧,别临了考试,突击几天,这样虽然能过,或许考得还不错,但又能记住什么呢?”

    我不由得十分惭愧起来,上个学期虽然成绩还说的过去,也是临了期末,油尽灯枯,背水突击的结果。不过,在突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大抵是,经过一些看似痛苦的坚持,坚持慢慢转变为习惯,在习惯的推动下,反而逐渐能够享受之前所觉得痛苦的事了。

    化学老师与上学期一样,都是女性,只不过是东北人,说话干脆利落,眉眼带笑,总是把原子和电子说成“原纸”和“电纸”。老师通融豁达,不拐弯抹角,第一节课,清了清嗓子和颜悦色道:“上课听不听随你们,觉得没用的就不用听,自己干自己的就好。以前好多学生就是,听着听着就不来了,这个我们都能理解,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话音甫落,台下玩手机的同学抬了抬头,会心一笑,与周围的伙伴们交流几个默契的眼神,而正在认真听讲的同学不禁微微皱了下眉头。

    老师话虽然是这么说,我却觉得,老师心里未必是这么想的,一般来说,作为老师,自然是学生听的越专注越高兴了。不过,能这么说的老师,心比较宽,不会跟学生着急上火,这是一点好处。回想上个学期,还有老师说:“大学大学,就是大家自己学,我们是管不了的。”仔细想想,虽然听起来感觉自己学费白交了似的,实际上也是这个理。

    大多数课上,老师只是讲一讲重点,更有甚者,只是划一划重点,关键还是靠课后自己的学习(除非有学霸的指点)。我倒觉得,这么讲课,未必是坏处,自学的本领是受益一辈子的。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小书,就叫做《我的自学小史》,书中写道: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还有我们所熟识的大学教授,虽受过大学专门教育,而以兴趣转移及机缘凑巧,却不在其所学本行上发挥,偏喜任教其他学科者,多有其人;当然亦都是出于自学。便是大多数始终不离其本学门的学者,亦没有人只守着当初学来那一些,而不是得力于自己进修的。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青年于此,不可不勉。

    毕业之后,谁又会给你去划重点呢?还是要靠自己。在大学里,我想,首先要有个好身体,其次就是要学会自学,既要有自学之心态,也要踏踏实实的学到些本领。专业与爱好,都是自学的实践园地。

    这学期,我怀着对知识的渴求,选了四门选修课。前半学期两门,后半学期两门。第一周已经上了两门,有失望之处,也有意外之处。

    失望的是性心理学,原以为这门课会是异彩纷呈,思如泉涌呢。提到性心理学,包罗万象,本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有道是“人即其性”嘛。

    第一次课讲的是性功能障碍,老师带着一副“性冷淡”的表情和语调(引号部分为课上讲的词汇,老师说又叫“冷阴”),除了念完了所有的PPT,也没有讲什么耳目一新的内容,我和同选这门课的舍友一直处于一种“不应期”的状态。(嗯,引号部分也是课上讲的词汇)

    意外之处,则是中医诊断学这门选修课了。首先,老师的讲课状态就很有感染力,我们从他的言行举止,都看到他对所讲授知识的熟稔与热爱,把知识当作火炬,给我们以精神的温暖。我以为,好老师和一般的老师,仅从语气、表情、动作就能大致判别了。其实,在上这门课之前,对中医的了解很少,不过对于中医的争论倒是听得很多。听完这节课,我更觉得,中医科不科学实际上没有什么好争执的,它与西医就是两码事,迷信中医是很可怕的,容易走火入魔,练成气功大师和五行专家了。但是,在我的眼里,中医的主体构架是很浪漫的一种东西,有很美好的文化底蕴在里面。举几个或许不那么贴切的例子,老一辈的中医,很多人都是仙风道骨、和善温厚的样子,一个个也很长寿,我很敬仰这些老一辈的人。中医的一些病例,写的也很有文采,读起来像读故事书一样。因此,我也希望能学一点中医知识,向他们学习,当一名中医则我岂敢,能做一个长寿的好人,亦知足矣。

    ----------------------------------

    [每日一千字],补三月六号的。感觉入坑了……希望能坚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学一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dv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