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上一章 I 第二卷 金戈铁马天下秀【一】起义兵首战西河
撰文 I 容蓝
【二】取霍邑弘基建功
霍邑之战
在刘文静搞定突厥的同时,李渊还担心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刚刚杀了翟让、自立为魏公的瓦岗寨主李密。
这时候瓦岗寨的力量,可以说在众多的起义队伍中,绝对是佼佼者,拥兵数十万,文臣武将如魏征、徐茂功(后来的李勣)、秦叔宝、程咬金等都已当时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所以,要拿长安,还要搞定李密。
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示好信,大概意思就是希望可以让李密放心,不要攻击他。
当时的李密,兵强马壮、粮草充裕,洛阳城在他的围攻之下,似乎指日可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就给李渊回了一封信,说:
“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勠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
老谋深算的李渊接到李密的回信,大笑说,李密这个人已经对我没有什么威胁了,狂妄自大、不知死活,竟然敢自比汉高祖和周武王。既然他喜欢妄自尊大,那我就配合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吧,于是授意温大雅写了一封大拍李密马屁的书信:
“吾虽庸劣,幸承馀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踰知命,愿不及此。 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惟冀早膺图箓,以宁兆庶。 宗盟之长,属籍见容。 复封于唐,斯足荣矣。 殆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非敢闻命。”
李渊这封回信,主题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我是已经老朽不行,起兵的目的不过是为隋朝纠偏,那些杀纣王于牧野的话,我是不能说的,捉子婴于咸阳事,我也是不敢做的。
就这样连拍带哄,又搞定了李密。终于,一切顾虑和障碍扫清。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太原誓师,让三儿子李无吉做太原郡守,留守太原,亲自率领李建成、李世民从太原出发,南下至贾胡堡,兵峰直指霍邑。
霍邑是李渊大军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离李渊屯兵的贾胡堡只有五十里路程。
此时,隋朝西京留守、代王杨侑已经派虎牙狼将宋老生率部驻守霍邑等着李渊的到来,同时,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驻守河东郡城,与宋老生遥相呼应,阻止李渊西进。
这时是七月底的时候,正是秋雨时节,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十多天,搞得道路沥淋,粮草自然运送不及,李渊大军就有些人心浮动。这时候不知道是从哪里又传来刘武周伙同突厥将要乘虚袭击晋阳的流言,李渊当时就有些着急上火,坐卧不宁,急忙召集干部会议商量对策。
我们从李渊的这次干部会议来看,很清楚的就把李渊的这帮人作了分类,这个分类的基础,我以当时分析刘文静和裴寂这两种人来作为标准,一种锐意进取,一种只求自保。
很显然,我之前对裴寂的论证没有说错,他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再一次完整的勾画了他的性格和心思:
“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连和,奸 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视。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
这个论调的基点是什么,我认为还是一句话,裴寂告诉李渊:危险很多,我们还是回去守着老婆孩子要紧。
此时刘文静出使突厥未归,裴寂作为李渊的铁杆,他的这番话听起来是很有道理的。裴寂很聪明,他的聪明就在于他的话关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急上火的李渊对当时的形式失去了必要的判断,当时就觉得裴寂分析得很到位,考虑得很周全,就准备班师北还。
这时候,李世民站出来了。而他,是不同于裴寂等人的另一种人,他是属于锐意进取型的人,这也是他能与刘文静成为好友的基础条件,当然也是后来他与裴寂不太搭调的根本原因。李世民说:
“今禾菽被野,何优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李世民的话当即得到了李建成的赞同。这说明这兄弟两人当时是相当冷静的,他们对当时的形式也是洞悉得十分透彻的,他们对当时周边的各路势力是充分了解的。同时也已经深谙了领军之道,懂得了军心之重、民心之虞。
此时的李渊已经从心里认同了裴寂的分析,他也开始怀念他在晋阳的哪些美酒和杨广留下的漂亮宫女,无论建成、世民兄弟等人怎么讲,他就是听不进去,还是促令班师。
对于李渊的这个态度,李世民此时是无计可施的。
看着阴霾沉重的夜空,沥沥的秋雨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李世民站在李渊的账外,他希望再劝说自己的父亲一遍,让他回心转意,不要班师。但李渊已经安寝,而且估计也太愿意听他说了。
想到这这些,李世民不禁悲从中来,他悲自己父亲的短视,更悲班师北还的后果。这个后果他是能够预期的,一旦北还,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有可能就会付诸东流,不但大业无成,还会成为多方攻伐的对象。当前的形式,无疑拿下西京,号令天下才是王道。
无计无助的李世民的嚎啕大哭终于惊动了李渊。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李渊还是有些无奈的,他把李世民叫进来,问他,你为什么这样伤心啊?
我不知道李世民的的内心里,此刻到底是怎样一种情绪,但我们不可置否,他在执着于他的梦想、他的抱负;执着于李氏家族的未来,执着于世人口里那煌煌天下。所以,李世民面着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上司,自己的领袖,说出了那段终于打动了李渊的话:
“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我们是以举天下大义而起兵的,只要坚定信念,往前进击必能取胜,但若要退却人心必乱,队伍必散,一旦如此,敌人乘机追击,我们败亡只在须臾之间,我想想都伤悲啊。
李世民对进退两种可能的预期,让此刻已经冷静下来的李渊终于作出了他正确的判断,不管他先前同意裴寂等人班师的决定是怯弱还是谨慎,但此刻,面对自己儿子的卓识,他终于“乃悟而止”,马上命令李世民和李建成追回部分已经后撤的队伍。
对于这次战略分歧,《资治通鉴》讲了一个段子,而《旧唐书》讲了一个神话故事,我都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先看《资治通鉴》的这个段子:
渊乃悟,曰:“军已发,奈何?”世民曰:“右军严而未发;左军虽去,计亦未远,请自追之。”渊笑曰:“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世民乃与建成分道夜追左军复还。
我之所以说这是个段子,是因为加工痕迹确实明显,司马光先生在写史过程中,估计也没仔细甄别,因为这段描写,很显然打着李世民的烙印。
李渊反问部队已经后撤,还能怎么办?这句可以理解。但是李世民的回答和后面李渊的这句话就值得细品了。
李世民当时是右军都督,李建成是左军都督,你看李世民的这个回答,很明显的在贬低建成治军不严,抬高自己的水准。
李渊的回答更是搞笑:我们的成败都在于你,我不会再说什么了,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完全没有一个统帅的杀伐决断,似乎是李世民的提线木偶一般。在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李渊肯定不是这种性格的人。所以我认为这是个段子,而不是事实。
我们再看《旧唐书.高祖本纪》所讲的这个神话:
有白衣老父诣军 门曰:“余为霍山神使谒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高祖曰:“此神不欺赵无恤,岂负我哉!”
对于插入这个神话故事的本意,我狭隘的想,应该是李世民先生后来动了手脚。因为这次夺取霍邑,最终的战斗策略就像这个神话故事一样,而我认为,其实这个策略应该是当时的统帅李渊先生的杰作,这对于李世民先生来讲,他是不想将这样的阳光形象定格在他父亲身上的。毕竟,劝罢班师的是他李世民。
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如果这个故事本意不在于此,那么只能理解为《旧唐书》的史官中了君权神授的毒。
正如这个神话故事的套路一般,大业十三年八月三日,下了半个多月的霪雨终于停歇,八月四日,李渊命军中曝铠仗行装,八月五日,李渊命令全军,直取霍邑。
此时,关于用什么战术拿下霍邑的问题,李渊和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曰:“汝测之善,老生不能逆战贾胡,吾知其无能为也!”
这段对话解读一下就是说李渊担心宋老生坚守霍邑不出,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人都认为,宋老生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如果用骑兵挑衅他,他没道理不出来,他一旦出来,我们就说他投降我们了。同时他也害怕手下这帮人告他避而不战,他不敢不出来。
史书的这种描述,我认为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人一定是事先商量推演过的,才会有这么一致的看法和推断,这时候的兄弟两人,应该是雄心坦荡,兄弟同心的。
而此时李渊的回答,就显得有点事后诸葛亮了:你们两个预测的很对,之前宋老生没有逆战贾胡堡,我就知道他没什么搞头。
呵呵,如果这句话真是出自李渊之口,我就只能呵呵了。既然你知道宋老生没什么搞头,你当时为什么要班师北还呢?
不管李渊父子的腹黑账(关键是李世民的账)怎么样,反正霍邑还是被李渊打了下来,这个功劳必须记在他的头上,李世民和李建成,只能是执行者。
李渊命令李建成和李世民以骑兵向守城的宋老生发起挑战,有勇无谋的宋老生按捺不住,开城出兵,背城而战。双方一接战,李世民就率骑兵绕到宋老生的后面,截断了宋老生的退路。
宋老生腹背受敌,战得异常辛苦,战场上乱成一片。见此情景,李渊纵马阵中,命人大声高喊:已经抓到宋老生了。这一声喊,一传十,十传百,立马使得宋老生的士卒哗然溃散,宋老生本人进不得,退不回,慌乱之间,被刘弘基斩落马下。
就此,李渊拿下霍邑,李世民在这次战斗中亲自动手砍死了数十人,同时再一次证明了他独到的战略眼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