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Lucky会员组读书更文800字点赞
古文观止‖秦文·李斯谏逐客书(八)

古文观止‖秦文·李斯谏逐客书(八)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5-01-01 09:28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李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阐述了秦王用物不“逐客”与实现统一天下目标之间的矛盾,以及“逐客”与“悦国外之宝”之间不可兼得的道理,从而深刻指出秦王逐客令的错误性。

李斯通过举例说明,秦王在物质享受上并不拘泥于秦国本土所产,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广泛接纳来自各国的珍宝与人才,并不避讳它的来源,

然而,秦王在用人上,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不问可否,不分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律驱逐。这种做法与秦王在物质享受上的开放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暴露了秦王政策上的矛盾和不合理性。

李斯通过对比,皆在说服秦王认识到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并希望他能够改变用人政策,广纳贤才,为秦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接下来,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李斯以五帝三王为例,指出“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是因为与今天的“逐客”明显不同,旨在说明“逐客”的危害性。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jiè)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

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这部分,李斯进一步阐述“逐客令”的不理智与荒谬。他使用泰山还有江河湖海作喻,指出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就其深广,是因为它们不择细流,暗指秦国也应该广纳人才。而五帝三王能够成就令万世敬仰的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拒绝众庶,广纳四方之士,使得国家强盛。

而如今,秦王却要驱逐客卿,这无疑是在资助敌国,削弱自身,这将严重损害秦国的利益和发展,更是与五帝三王的做法背道而驰。

紧接着,是文章的第五部分,也是文章的收尾段。最后,李斯进一步强调了逐客对秦国安危的重大影响,损己而利敌,从而使秦王权衡轻重,收回成命。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最后一段,李斯对于自己的阐述进行了总结。他直截了当地指出,逐客不仅损害了秦国的利益,反而增强了敌国的实力,这是“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的愚蠢行为。

李斯通过对比和论证,使秦王深刻认识到这一政策的危害性,从而权衡利弊,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这样的结尾,既有力地总结了全文,又达到了说服秦王的目的,展现了李斯卓越的辩才和深远的政治眼光。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谏逐客书》——李斯的升职记,秦国客卿到廷尉的那些年

    李斯的智慧与才华,浅谈《谏逐客书》。 今天我们来分析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是楚春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楚国。学于荀...

  • 阅读

    今天的阅读: 《古文观止》 李斯的《谏逐客书 》 和《会稽刻石》 《聊斋志异》的:画皮 贾儿 蛇癖 文心雕龙...

  • 漂亮的用心,完美的计划

    读后感之——李斯《谏逐客书》 在评价《谏逐客书》之前,我不得不提及文章的作者——李斯。李斯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 聊聊王勃和《滕王阁序》

    我很喜欢《古文观止》里面收录的古文,其中有好几篇非常喜欢,经常阅读甚至朗读,比如秦朝李斯写的《谏逐客书》,西汉...

  • 李斯谏逐客书

    第一,读并解释《谏逐客书》。 需要复制粘贴《谏逐客书》。工具书《常用古汉语词典》。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读《古文观止》

    01. 我为什么读《古文观止》 前段时间看了许多历史书,接触到了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杨雄的《解嘲...

  • 李斯和《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李斯[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c3783dd37722.aspx]...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秦文·李斯谏逐客书(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vt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