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最近各大平台的某些大V被官方约谈,起因是散播房子焦虑论,引发人心恐慌。
人生在世,离不开遮风挡雨的房子。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也多次提到自家的小房子历史。
三口之家
我们仨,杨绛先生,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他们打算写一本他们仨的书。
每个人写一部分。钱瑗后来患病,为了完成自己的部分,坚持在病床写,写了四五张,终于一病不起。
一年后,钱老先生也与世长辞。亲人的相续离世,杨绛先生也如离魂之人,孤零零思念他们仨。
《我们仨》回忆一家人半个多世纪的欢乐时光。因为思念甚深,就围绕驿站、小船、梦境、牛津大学展开。
每到一个地方,绕不开遮风挡雨的房子。
比如留学牛津。杨绛先生和钱老打造了自己的小窝,虽然简单朴素,照样心满意足。
撘伙过日子,吃就成了亟待解诀的问题。开始什么都不会煮,到后来各种菜肴得心应手。
房子小是小,也不妨碍他们依靠牛津大学丰富的藏书来充实自己。各自捧一本书,一读就是一下午。
可爱的钱瑗就在这样的房子里出生、成长。
牛津大学有一种必须遵守的规定,吃饭,每周四五次,证明学生还住校。
吃饭比上课重要。钱说,获得优等文科学士学位,再吃两年饭就是硕士,吃四年,就成博士。
说到吃饭,钱为杨做了一辈子早餐,还养成了喝牛奶红茶的嗜好。
回国后,买不到印度“立普登”茶叶,便自制三种茶叶替代:滇红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
后来,全家被困上海。钱钟书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围城》。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们仨终于走散了!
来自房子的痛苦
有房子真的是好事吗?不见得吧。
就说我家的房子,真的一个矛盾集中营。
装修问题一大把。我和老婆15年结婚,为了装修新房,基本所有的积蓄投在了房子的装修上。
这就成了苦难的开始。装修常常不如人意,又是新手啥都不懂,只能多跑几趟。
比如粉刷不到位,后期补缺,固定插孔没打洞等。
后来,一胎二胎相续出生。资金问题暴露无疑,钱花在了装修上,请不起阿姨,只能苦熬。
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头发渐白。只能苦中作乐,用读书和跑步来转移痛苦。
我只能冷静,必须冷静。没有房子的印第安人照样活得精彩纷呈。
梭罗说,简单简单简单。房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在瓦尔登湖的实验就告诉了我们,人活着真的很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