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好学习的还是不会好好学习,游戏固然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不解决孩子内心空虚的问题,没有了腾讯的网络游戏,又会出现新的替代品。就像当然大家都指责网吧和电视影响孩子学习是一样的。
父母,老师面对网络游戏的束手无策其实是整个社会焦虑的一个缩影。父母为了生计和欲望过度地付出,忽略了自己的身心,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要,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看看这个“瘾”字的构成,瘾是很多隐形的动力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孩子迷恋游戏只不过是一个病症而已。问题的根源是他的内心有一个情感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无底洞。
曾经遇见过一位为了女儿迷恋手机不去上学而来咨询的男人,通过排列他才发现,孩子迷恋手机无力去上学原来是承接了父亲的巨大压力和焦虑。当我引领他去觉察孩子关注的是父亲而不是自己的未来的时候,七尺男人竟然控制不住地流泪。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的心念一转,孩子很快就有了方向感和行动力。
所有瘾症的背后都有一份儿缺失的父爱,不是不爱,而是表达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当你拼了命去为孩子赚取你认为的所谓财富的时候,你去觉察一下,你是真的是为了孩子,还是在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焦虑?
老师面对网络游戏束手无策,不是老师的无能,而是老师的地位和尊严已经被践踏得所剩无几。家长的期待,体制内的竞争,让老师身心疲惫,即使有一份儿救国救难的情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崩塌更是让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对享乐趋之若鹜,在学业上找不到价值感和存在感,自然会通过别的途径去弥补,网络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在游戏里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发泄压抑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这些潜在的因素不被重视,只是天天呼吁关闭腾讯游戏,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情绪发泄而已。很多人之所以对马化腾和腾讯游戏恨之入骨,是因为不敢去面对自己教育失败的一个借口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