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联盟读书以文会友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第九章 铁道大队(25)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第九章 铁道大队(25)

作者: 吴钩越剑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1:02 被阅读29次

1940年2月,苏鲁支队二大队副教导员杜季伟来任政委,对“枣庄铁道队”进行了整顿,接着又正式任命了队长和副队长。虽然队长没变,还是洪振海,但这是“正式”的。副队长有两个,一个叫赵连有,一个叫王志胜。

情报工作还是以做炭场生意为掩护,人人都要分派活计,杜政委好歹喝过墨水,就当起了账房先生。

杜季伟是这支队伍的第一任政委,建国后曾任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

至于“铁道游击队”的创建时间,也是众说纷纭,但据《鲁南铁道大队简史》中记述,应是1940年2月正式创建。这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部队的“建军节”。

队伍的编制正规了,正式大名就不能免了,这支队伍的番号是“鲁南铁道队”。参加过鲁南抗日斗争的老人,对这个称呼就非常熟悉了。这样,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名正言顺了。

名正言顺了,但主要还是做情报工作,“杀机”还是不动为好。之所以后来向小鬼子公开“叫板”,据史料记述,是一个李姓队员的疏忽,将草帽遗留在炭场,让鬼子看出“破绽”,当时就抓走了三个队员,其中一人还被狼狗活活咬死。

鬼子把铁道队掩人耳目的炭场给端了。到了这份上,也是“逼上梁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时间是在1940年的5月。

真是无巧不成书。因鲁南铁道队在铁道线上干得红红火火,还启发了不少走投无路的穷哥们。在临城南北的津浦线上,各有一支以扒火车为生的“铁道队”,虽然和抗日斗争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可以扩大抗日武装的机会。

1940年7月,三支“铁道队结盟”,统一合编。经上级批准,大号为“鲁南铁道大队”, 发展到150余人,下辖3个中队。不要以为“铁道游击队”就是那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其实也是一支很像样的“加强连”。

话说到此,谁能看出“铁道游击队”和二十四团的关系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二十四团还没影呢。实际上,这支队伍和苏鲁支队靠得更近,可说完全是苏鲁支队的一部分。

1940年秋末,鲁南军区组建,苏鲁支队升级为教二旅五团,铁道大队才“攀了高枝”,隶属关系有了变动,由鲁南军区直接领导,那就完全是一付独立大队的模样了。

时轮很快转到了1941年,抗日战争即将步入一个最困难的时期。从整个敌后战场上看,八路军新四军大幅度缩减,鲁南铁道大队不可避免地也跌到低谷。

黑云压城,险恶的形势面前,中队长田广瑞和队员黄二投敌叛变。还有些人也扛不住了,大队报请军区批准后,对队伍进行了精简整编,有关史料是这样记述的:“凡经不起艰苦环境考验,情绪低落者,教育后妥善进行安置……”

“妥善进行安置”实际上就是“放了长假”。要求地方组织继续进行教育和观察,能归队的则随时归队,不能归队的也不能让敌人拉走。看来革命是不容易的,打鬼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人马又回到了20余人,再称大队似乎“名不副实”了。

大浪淘沙,虽只剩下一二十人,但那才是真正铁道线上的飞虎队。

是年冬天,鲁南军区被服厂遭敌袭击,棉布棉絮洗劫一空,军区指示铁道大队尽快搞些棉布,大队长洪振海和中队长刘金山爬上火车,摘了两节车箱,圆满完成任务。军区首长非常高兴,当即批准了铁道大队组建长枪队的请求。

洪大队长又立了功,解决了军区的大问题,但他也有“问题”,大队也该解决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第九章 铁道大队(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qq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