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一则成语。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个成语是关于春秋时期楚国君,称霸中原的楚庄王的典故。
成语:一鸣惊人楚庄王(?—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楚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楚庄王自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在位时间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沉迷声色楚庄王即位时年纪还小,大约也就十二、三岁左右,还没有成年,让大臣们很是看不起,公元前613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帅兵讨伐不听话的属国,留守国内的斗克和公子燮就加固城墙,派人刺杀成嘉,公然叛乱。
成嘉与潘崇回防,斗克、公子燮抵敌不过,就挟持楚庄王出逃,原打算跑到河南淅川的鄀国另建朝廷,幸亏在经过湖北南漳县的芦邑时被芦邑大夫诱杀,楚庄王才侥幸回到郢都。
大家想想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机会沉迷酒色吗,那得成熟得有多早啊。
所以说史书记载楚庄王即位三年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的说法,与事实完全不符,根本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因为其父楚穆王的突然亡故,把尚未成年的楚庄王推上国君的位置上不久,就发生了宫廷内斗及劫持事件,可见当时的楚国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是多么的残酷和激烈。楚庄王因为年幼,即位时又太突然,不要说控制楚国的朝政,就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的前提下,还能沉迷于声色犬马,实在是可笑至极。
真实的情况是,楚庄王楚庄王在即位“三年不鸣”的真正原因,是他完全被软禁在楚王宫,不仅无权对楚国朝政发号施令,而且没有任何行动自由,甚至只要他一旦走出王宫就有生命危险。
其实这就是楚庄王“三年不鸣”最最重要的因素了。而在这三年里,楚国的国事完全被强大的贵族势力若敖氏集团把持。
若敖氏在楚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从楚武王至楚穆王五任楚君时期,有史记载的十一位令尹,若敖氏家族就出了八个,这一代代下来早都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楚君根本控制不了,更何况若敖氏原先还只是争权,看到楚庄王即位时年纪尚小,他们就敢公然谋反,前面说的斗克就是若敖氏家族成员。
一鸣惊人楚庄王继位初期就承受了严重的斗克之乱,斗克虽然诛杀,但若敖氏还在,楚庄王就是想不当呆鸟也没办法 ,只能不甘心的忍耐下去。
说是忍耐,其实呢,应该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击,但是要反击首先得扶持几个忠心于自己的死党,所以,史书上记载的“悬牌拒谏”即便真有,估摸着也是试探朝臣的态度而已,主要还想从这件事当中选出几个真正为楚国社稷考虑的忠臣来。
事实上他还真的选到了,前任令尹蒍吕臣的儿子蒍贾、太师潘崇的儿子潘尪、以及申无畏、苏从和伍子胥的父亲伍举纷纷进入了楚庄王的视线。这些人都将是楚庄王日后“一鸣惊人”的得力助手。
然而若敖氏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彻底清除他们哪有这么容易。楚庄王在等待时机,要么不动一旦发力,就要彻底打垮强大的对手——若敖氏。
春秋时期楚国版图而真正让楚庄王“一鸣惊人”的事件,是发生在庄王八年(即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这是楚庄王第一次涉足于中原,陆浑之戎在伏牛山与熊耳山之间的洛水流域,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是假借尊王攮夷之名去试探,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楚师在陆浑只是虚晃一枪,就在伊水和洛水之间,位于周都的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摆明了是向周天子示威,这是既狂妄又天真的举动,只有年少气盛的楚庄王才做得出来。但是,楚庄王这一番耀武扬威之举,倒是把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吓得不轻。赶忙派善于应对的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
《史记.楚世家》记楚庄王问王孙满:“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世宝,今在洛阳,不知鼎形大小与其轻重如何?”
楚庄王问鼎中原王孙满知道楚庄王来者不善,便回答说:“三代以德相传,岂在鼎哉!昔禹有天下,九牧贡金,取铸九鼎。夏桀无道,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又迁于周。若其有德,鼎虽小亦重,如其无德,虽大犹轻!”。并说:“今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的一番话,话虽不多但分量很重。倒是给年少气盛的楚庄王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或许这场著名的对话,对楚庄王日后成为春秋霸主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楚庄王明白了要想立威必先立德的道理。
这就是著名的“问鼎中原”的来由。不过王孙满的一席话,倒是让年少轻狂的楚庄王受益匪浅。从此,楚庄王对德和威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楚庄王观兵周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倒是大大震撼了北方各国诸侯,令诸侯们惊恐万分,从此对楚国再也不敢轻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