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十一                     《蛤蟆先生

读书笔记十一                     《蛤蟆先生

作者: 牧羊的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08:33 被阅读0次

又一次咨询开始,蛤蟆告诉苍鹭自己感觉很好,上周去划了船,并和朋友共进了午餐。蛤蟆说自己能明显感到心里的力量,就算有时候还有不好的情绪,他也会去主动赶走它们或者把它们藏于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不再被抑郁牵着鼻子走了。
苍鹭问蛤蟆,在说上面这些话时,是处于什么自我状态?
蛤蟆回答:不像“儿童自我状态”,也不像“父母自我状态”,应该是这两种状态之外的其他什么状态。在这个状态,自己表现得既不像父母,也不像儿童,感觉自己更像大人,开始理解自己。
苍鹭顺着蛤蟆的述说,告诉蛤蟆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外,确实还存在一种状态,叫“成人自我状态”。这种状态是指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来行事,来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处于这个状态,人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理性合理地行事。这时候人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时的情绪所围困。而是思考分析当下的状况,用事实来决定怎么做。而且人只有处在这种状态时,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人们在心里只会再次体验过去的情景,感受过去的情绪,好坏都有,没有什么可学。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人们总是在挑剔或者教育别人,用自己的言行重复父母的观念和价值观,并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相信并接受这些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东西。因此人的内心总让父母旧的思想主宰着,没有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的空间。只有处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人们才能认真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是马上反驳,这样就能会学到许多新的东西。但要做到这些非常的难!
蛤蟆问苍鹭:既然“成人自我状态”那么好,为啥不直接把自己带入“成人自我状态”,然后告诉自己怎么做,不更好吗?
苍鹭告诉蛤蟆两点:一、自己无法强迫蛤蟆进入自己的“自我成人状态”,只能鼓励,至于进入何种状态只有蛤蟆自己才能决定;二、苍鹭不‘知道’蛤蟆应该怎么做。因为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蛤蟆找到答案,而自己只能起协助作用,决定只有蛤蟆能做。
苍鹭进一步说:要做到“成人自我状态”确实很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蛤蟆艰辛的努力和刻意思考。不像另外两种状态,行事就像父母或儿童一样,几乎不用思考,因为心中知道该做什么和该说什么,不用思考,就像演戏一样。比如一个演“生气鬼”的角色,只要轮到角色表演,他就会自动切换到愤怒的语调和音高,自动说出合适的用词,用完整的姿态来表达愤怒,让演出来的“生气鬼”接近完美。而在演的过程中,角色几乎不用动脑子,就会愤怒,而且一次比一次完美。
也就是说没有人让角色愤怒,而是角色自己让自己愤怒。
而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是没有什么让人变得愤怒的,就算强逼也没用。除非你选择了“生气鬼”的角色,自己选择愤怒、选择悲伤。换句话说,愤怒和悲伤都是自己选择的。别人可以影响你、说服你,但选择什么状态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而这种选择又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不产生的,像是条件反射,是习惯性的行为。比如:狗会在被训练后,听到铃响就知道要吃饭了,听到喊去就是回家一样,这些是狗被训练后养成的习惯。而人只要把双腿交叉时,被医生敲击膝盖,脚就会自动弹起,这也是人的条件反射。而蛤蟆前段时间的情绪变化(抑郁)行为,就是蛤蟆根据以往的经历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做出的自动反应,无法避免,与别人无关。
但蛤蟆却觉得,是獾和河鼠鼹鼠还有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外出回来后,对自己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抑郁,也许他们是无心的,可自己还是得怪他们。说到这些,蛤蟆又伤心地哭了。
苍鹭提醒蛤蟆,不能因为自己的抑郁去责怪别人,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出原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怎样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最终认识自己,感受改变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改变自己,进入“成人自我状态”。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认清自己,完全了解自己,跟自己和解,去原谅别人。
这次咨询又将结束,蛤蟆和苍鹭约定,下次咨询由蛤蟆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以便蛤蟆能更好地进入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
这次咨询,苍鹭向蛤蟆讲述了什么是“成人自我状态”,引导蛤蟆为进入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学会认识自己,原谅别人。

相关文章

  • 《蛤蟆先生去看医生》

    92/36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很有趣,里面讲了一个故事:鼹鼠和河鼠是...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此文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小小读书笔记,随便写写,留个记录。 故事讲述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在心理医生苍鹭的帮助...

  • 何坤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什

    接上文何坤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陷入人生困境时怎么办?你可以像蛤蟆先生这样,重新掌控自己![http...

  • 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什么是成人状态

    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十一章。 片段1: “关于‘成人状态’,你能再说说吗?”蛤蟆问。 “‘成人自我状态’...

  • 读书笔记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我最有感悟的是第十一章...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4月读书笔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扉页上介绍这是一本为了让普通读者...

  • 我也是蛤蟆先生

    最近读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自己就是蛤蟆先生。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可爱,也跟蛤蟆先生一样抑郁,但就是没...

  • 原谅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十、十一章 蛤蟆的心里咨询,已让他内心产生了力量。他了解了自己在“适应型儿童状态”里待...

  • 蛤蟆先生

    刚刚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说实话我没太理解,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去思...

  • 蛤蟆先生

    在阅读蛤蟆先生的时候,自己正处于生闷气的状态,自己逼着自己把这本书在一两个小时内看完,看完后并写一份读后感。 蛤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十一                     《蛤蟆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m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