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当然,这不是我说的,是丰子恺先生说的。
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壮志在心的青年,热情慷慨的青年“渐渐”变成冷淡无情的成人,方刚血气的成人又“渐渐”变成冥顽不化的糟老头子或老太婆。因为日子是一页页变更的,像是你骑车行在一个极平缓的长下坡,毫不费力地,一直向前滑行着,人只知道似乎有一种力在推着你前行,但这力却不着边际,使人不易察觉,每个阶段的境遇和生命的意趣,也就似乎永恒不变的自然而然圆滑地运转着。
图片来自网络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那个长缓坡,而像在黑夜里看到的蜡炬泪尽前那一抹微光瞬间失却它的光芒,即如朝为孩子夕暮忽成垂垂老者,人定会惊慌、诧异、悲伤,痛觉人生无常,而不愿为人了。故可得见,人生是由“渐”维持着的。
这个“渐”的节奏显得尤为重要。男人想要留住日趋耗损的身体康健,女人想要留住青春,横生的白发一根根挑出分明,深夜醉的酒慢慢显出了啤酒肚,如花的少女将来就是偎着火炉取暖的老妇人,那个当年激情澎湃的少年或许正蹒跚前行。骤听使人难以相信,人之所以堪堪忍受境遇的变迁,实则也是这“渐”的助力。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正业不务,万贯家财,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一年一年地悉数散尽,沦落街头为贫者。贫者等米下锅,不得已为佣工,佣工为奴……
图片来自网络“渐”的衰变过程把时间的界限拉得很长,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于是温水青蛙似的,视若寻常了。这令我想起《活着》中的福贵,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他一件件失去当下最宝贵的东西,在尘世中挣扎的苦令人心口窒息,福贵却能承受种种生命之重,依旧无怨地行走在平淡的生之路途。假如千金之躯一夜之间破败,真叫人全无半点生的兴致了!
图片来自网络大自然造物的原则原是如此神秘。天地雨风,大陆长空,山花海树,阴阳潜移,鹅黄嫩芽的春“渐渐”浓郁成繁盛的夏,枯寂的冬天总是在秋的凋零后来到,只道是当时寻常。
“渐”用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遮蔽时间的滴答流失,使人误以为事物永恒不变。造物的骗人,便是让人沉耽于片刻的小欢喜而不觉变迁和辛苦,人们每日在背着日重一日的包袱在奔命,不准停止,自以为这是没什么变化的。
繁重心上逐日加放那一根稻草,不可忽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