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792225/d85cbbc74af832c7.jpg)
在所有进入社会工作阶段的职业人,如果要让我说出一个最有效的能力,我可能首推“超强的撰写能力”,注意是最有效而不是最重要,之所以说它有效,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周围一些朋友的经验总结。有这么一个规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企业,凡是被称为“笔杆子”的人都是相当被欣赏、容易得到提拔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当前工作环境中,会说的人多,会干的人多,会写的人少。这个跟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中国人对文字的恐惧,有着一些密不可分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92225/84e0761551a43fe0.jpg)
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写”是一门很重要的技能,对内策划、报告、文件起草、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对外实施方案、竞标、沟通联络、合同,无一不是要落实到文字上,无论多少人发表多少意见,陈述多少创意,最终能把文字稿拿出来的,就是集大成者,是所有功劳的汇集者,很容易把所有人智慧的光环都套到你头上了。
超强撰写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
思维强:意味着撰写者必须拥有强化的思维能力,很迅速的对于撰写的主题有明晰的理解,进行快速的解构、组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既有普通的视角,也要有独特的观点。
条理清:在思维结构之后,迅速把提纲列出,把你认为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列出来,列完之后,用这么个条框来框一下,背景(项目)分析、任务目标、解决办法(思路)、人力架构、时间&目标节点、财务预算、所需资源支持,看是否符合,基本上来说大多数的工作文档,
超不出这个八股文。
资料多: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凡是见到与你工作相关、行业相关,有参考价值的文档,就拷贝粘贴到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积累的多了,就像一个百宝箱,随手可以拿出一些珍珠玛瑙,这就是知识管理的萌芽,在后面我们还会专门讲到这个东西。
组织快:目录整列完毕之后,要进行快速的语言文字组织撰写,要想写的快,必须占据足够的信息资源,平时注意积累各种素材,这样在需要时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找到,进行大篇幅的组织和框架复制。说的坦白一点叫做“剪刀+浆糊”,很多时候我们所撰写的并不是原创文章或者论文,因此允许借鉴甚至是引述原有的基础,从互联网、知识库获取文档所需的资料,根据框架的要求填入,必要的情况下对文字内容进行润色,进行“中文-中文”的翻译工作,洗掉其原有的特征,就似乎成了你的原创。
重点亮:超强的撰写者尤其要注意亮点的体现,有完整的框架但没有亮点,就缺少画龙点睛的部分,重点的选择一般是选择诉求点,也就是你的强化你的目标感觉,达成目的,其次是选择实现过程的创新手段,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厚薄变:厚积薄发,还是由薄到厚,这是需要看撰写的目标,一般针对领导的要言简意赅,指出要点,而面对竞标方案、学术、专家、客户等,则一定要体现出文档的厚度,除了体现方案的详细和缜密之外,还能体现的就是专业精神,以及对文档阅读对象的尊重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92225/1859de4d08bccf74.jpg)
格式严:格式就是装修风格,是一个文本的脸面。一个再没有学识的
人,只要梳洗干净,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弄个金丝眼镜儿,只要不说话,看着一定向那么回事儿。这就是格式的力量,如此规范的格式,先不管内容如何,至少是一个认真、态度端正的好同志。格式的严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体系的完整。正规报告的字体格式,文章总标题用黑体2号,正文用仿宋4号。
及时退:正所谓急流勇退,以退才能为进。超强撰写能力者,在单位里面迅速得到赏识和升迁之后,必须迅速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因为如果你仍沉溺在“撰写”的光环里面,那么你的天花板很快就到头了,毕竟管理层是一个劳心不劳力的阶层,他们只负责提出观点,不过是由超强的撰写人完成表达而已。因此在一定程度的时候,做好传帮带,除了有帮手之外,还能够为自己的进一步提升做好业务的铺垫。
8) 八股文的模型写法
八股之说起自明朝科举,历来被文采风流的人们指斥。实际上,八股文起始作为一种文风,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过是因为科举因素的强奸,变成了一切僵死文字的总代表。
在现代企业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八股文,而且这种八股文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对职场新人来说,颇有必要了解一下。职场里面所谓的八股文是指一些固定格式的文章、报告、方案,之所以其行文规则是固定的,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效率,只有形成模式化的、程序化的东西,才能在集体的运作中发挥效率。其二,完整,定义了格式的文章,是不会有什么大纰漏的。职场八股文的正面色彩,比科举八股文要强烈的多,可说是职场人必备的能力之一。按照职场八股写出
来的文章,领导看的快,看的明白,决策要素齐全,便于拍板,从企业运行的角度来说,这比洋洋洒洒写一篇论文要高效的多。
经过总结,我认为职场八股文大概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段:是什么?回答2个问题,你这篇文字所说问题的背景是什么?问题本身是什么?背景和问题本身的简要阐述,已经基本可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段:为什么?这一段是用来回答,为什么你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儿?不解决,不去做对企业的弊端是什么?去做了,对企业的好处是什么,大致要阐述2-3条利益。
第三段,怎么做?阐述你的解决方案或实施方案,具体用什么方法或者手腕去实现你的目标、解决问题,需要多长时间,以及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确保能顺利推行。
第四段,算笔账?说清楚你去做这件事情,要花老板多少钱、用多少人,最终产生多少数字化的、可统计的收益。最好是用一张财务表展现出来,让决策者一目了然。
第五段,要支持,解决这个问题,为公司创造新的利益,除了常规的人财物,你还需要什么支持?比如高层资源、横向协同?
第五段,要支持,解决这个问题,为公司创造新的利益,除了常规的人财物,你还需要什么支持?比如高层资源、横向协同?
一般职场行文中,从报告、立项到方案,甚至到标书制作,其实都跑不出去这个五段论圈圈。应该说,这五段文字的熟练掌握,基本上能够破除职场菜鸟们对行文的恐惧心理,也能够让上司认可你的文理思路。这五段要素,是职场八股文的主要组成部分,缺少哪一个可能都会觉得不够决策条件。当然,除了这五段论以外,应该还有一些行
文要素是必须的,但那些应该说已经是不同文档的个性化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事实上,推而广之,这五段论,也是我们职场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用的方法论:看清楚是什么,研究清楚为什么,拿出解决办法,计算这个办法是否划算,确保成功还需要的额外条件,好好看一下,是不是这五段论还是相当有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