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全名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
他可是一位真正的全才,他是哲学家,是数学家,还是昆虫学家。他研究分类学、动物学、遗传学...... 种他发表过70多种学术著作,发布过横跨他所研究的各个领域的论文和专著,而这些数量,都是极为庞大的一个数字。
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他的时间够用吗?
柳比歇夫自有一套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九一八年,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究极目标:创造生物自然分类法。
可以说,这是需要很多人穷其一生才能达到的成就,而柳比歇夫行吗?
数学家的严谨让他仔细的斟酌了这件事,通过统计计算,他发现时间似乎不太够用。
那怎么办呢?
时间不能开源,但是时间可以节流,可以充分利用。
他从二十六岁开始,就养成了记录时间的习惯,每一件大事、小事所花费的时间他都一丝不苟的记录,每个月底的时候,再统计分析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
吃饭、睡觉、会友、工作、写完一篇论文.......事无巨细,他都会审慎的将之记录下来,其中时差不能超过5分钟。
每天晚上,他会研究每一天的时间是如何消耗过的,再通过思考与计算,从中找出改进的方法;
每个月末,他会研究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再通过比对与统计,从中找出改进的方法;
每个年尾,他会研究这整一年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再通过总结与分析,从中找出改进的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重复的记录、统计、分析、反馈。
他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时间方法,让他更科学、更合理。
他不会让自己去做超负荷的事情,他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工作与生活,他对自己的认知越把我越来越精确。
这样的日子久了,时间统计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搭建起了他生活的框架,如同他自己所说,没有它,我什么都干不了。
柳比歇夫的记录只关乎个人, 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每天的行为。他的记录不关乎国家、社会,无关乎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革。
五十六年不间断的记录,是他一个人的历史。
这样的生活方式,最大的敌人,一是自己的懒惰懈怠,二则是不可知的变故。
对于柳比歇夫来说,第一点不成问题,他完全可以克服;而对第二点那就要十分审慎的对待了,同样的,为了预防第二种情况的出现,他也为自己设定了原则:
保证休息与睡眠,劳逸结合;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通过这样近乎严苛的记录,他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计划通。”他为自己创造了大量的、利用度极高的时间,他著作等身,他健康长寿......
他在自己身上做了一个关于时间计划的实验,他对时间越来越敏感,而时间也对他进行了回馈。
他尊重时间,以及时间互相的联系。
这样“计划通”的一生,或许对于许多人说有些无趣,但是对于拖延症患者、懒癌晚期患者,也是一个极好的克制自己的方法。
当年,有人问聂佛梅瓦基,你怎么能用一生去研究蠕虫的构造?
聂佛梅瓦基说:“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是啊,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