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摘自《终身成长》P505-506
下面是她父亲的原话:“伊丽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对比赛寄予了如此大的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现,但是依然没能赢,你一定感到很失望。但是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付出100%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都比你长,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这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全身心地为此付出努力。”他同样告诉伊丽莎白,如果她只是想拿体操当个乐趣,那也没有问题。但如果她想在比赛中有所成就,那么就必须付出更多。
伊丽莎白记住了父亲的话,她花了更多时间来反复练习和完善自己的全套动作,尤其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在下一次比赛中,全地区有80名女孩参加了角逐。伊丽莎白赢得了5个个人项目的彩带,并夺得这次比赛综合项目的总冠军,捧回家一个巨大的奖杯。到现在,她的房间里挂满了各种获奖证明,几乎覆盖了整个墙面。
其实,她的父亲不仅告诉了她真相,也同样教给她从失败中学习的方法,告诉她为了未来的成功需要付出全部努力。伊丽莎白感到失望时,她的父亲很同情她,但他没有给她虚伪的鼓励,因为那只会让她在未来感到更加失望。
【I便签: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建设性的批评是指当他人遭遇失败时,不会仅仅去批评或指责对方没有做到的地方,而是在告诉对方真相的情况下,教导对方从失败中学习并且给予真实的鼓励。
WHY 无论是在上学时还是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会遇到失败,比如:某次重要的考试失利、某个信心满满的比赛名落孙山、痛失某次重要的工作机会等等。为什么有些孩子在面临重大失败后没有气馁而是能够重新出发不久后便如愿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另外一些则相反呢?本书作者研究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前者得到了家长建设性的批评,帮助孩子在失败后找到方法,继续努力,达成目标。
HOW 做到建设性批评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对对方失败感受的同理,肯定对方付出的努力;
第二步,指出对方不足的地方,帮助他从失败中学习;
第三步,明确对方的期待并鼓励下一步如何行动。
WHERE 家庭中当自己的孩子遇到考试或者学习失败时,职场中当自己的下属遇到失败时,家长或管理者可以用建议性批评给予反馈,或者当身边的人面临失败而你需要提供建设性反馈的其他场景。
【A1便签:关联自己以往的经验】
案例:5年前的冬天我和一位好朋友一起去考驾照,在顺利的通过了科一后,就开始实地练习备考科二。好朋友很快通过几次全天候的练习和模拟,一次性顺利通过了科二,而我那时候刚好工作上转了岗需要经常出差,没办法每周末去练习,有时候周末空了也觉得特别累想好好休息就没去。断断续续练了几次我的教练示意我赶紧去考掉,他才好接收后面的学员。
于是我还特地请了两次假提前去练习,在磕磕绊绊中通过了模拟考就报了正式考试,结果因为太紧张坡道停车脚一抖熄火挂掉。得知没考过后,教练把我叫过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你看看怎么会挂掉呢?S弯都过了,坡道这么简单的操作会熄火?我说:我太紧张了。。。他说:你紧张个啥啊?!平时叫你抓紧练习你不抓紧,你看看我带的那55岁的大姐都比你利索,一次就过了,你要紧张学到明年都学不出来。。。(巴拉巴拉此处省略1万字)
只剩我愣在那里恨不得挖个洞钻下去,后来最终是靠着我顽强的意志力通过了考试
反思:
第一,考试没通过我也很内疚自责,作为教练不但没有表达同情肯定我的努力而是发泄情绪式的指责;
第二,简单粗暴地指出我过于紧张的问题,但没有帮助我一起分析如何克服紧张;
第三,没有明确我对考驾照时间的期待和计划,更没有指定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努力更有成效的练习,而是拿我和其他学习快的学员比较,挫伤我的积极性。
【A2便签:自己打算未来怎么做】
背景:我的小侄女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从班级前10名倒退到了20多名,给她很大挫败感,眼看明年就要考高中了。下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她专注力明显不够,经常写一会儿作业看一会儿手机。
目标: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找时间和小侄女沟通一次,给出建设性批评(小侄女平时和我关系比较好愿意听我的建议),帮助她在这次的复习备考中花更多的时间并且更加专注。
行动计划:
第一步,对小侄女考试失败后的挫败感表达同情:我知道上次考试成绩倒退你也很受挫,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你一直很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了。
第二步,指出她写作业不够专注的问题,一边写作业一边东摸摸一边西摸摸,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三步,明确她继续想保持班级前10名,明年考进理想高中的目标。帮助她一起分析并讨论下一步行动,如何提升专注力,比如:写作业前清空桌面,拿走一切干扰源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