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哲学史上两大流派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我们援引百度百科词条的对于两大主义来源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它是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
为什么康德哲学不能称之为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 ——以上为引用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这一概念的定义来区分哲学流派。
我们知道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说法。哥白尼是打破传统的“地心说”理论提出“日心说”的古代天文学家,康德认为他的哲学是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即从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转向到“我能否认识世界的本源”即发现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它在认识上的牢固基础是什么。首先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别这点来看,康德哲学既然属于认识论,当然不该面对“唯心唯物”的派别之分。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康德的学说首先不是本体论,因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康德的哲学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接下来我们针对唯心的定义和康德的哲学开端进行详细说明。
为什么康德哲学不能称之为唯心主义?我们通过对《纯粹理性批判》中关键内容的分析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康德的确提出了以先验感性,纯粹知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但我们要搞清楚这种立法的前提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原则上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而可以理解,仅仅因为“人为自然立法”就将康德的观点理解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是片面的说法。 根本上来讲,我们必然需要这种立法以满足理性以及获取知识的需要。这是求得真理的几乎唯一途径。我们无法想象知识不是“我”的知识,不为“我”而存在,我却可以声称获取了知识。“我只能理解我在思想上创造的东西,凡是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因而问题只在于康德是否明确声称“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1. 首先从康德的先验时空的概念开始讨论。
从理论上来看,康德先验时空的概念是经过精心的筹划,从经验中提取,并且按照普遍必然客观的原则提取。一定意义上来讲,时空的概念你可以说它们不存在,但如果不存在没办法在人的认知中建立一个先验的框架,因而我们常说的空间能力以及因果分析的能力都无处依存,换句话说,在我们还未进行对事物的因果判断以及空间想象力之前,时空作为“框架” 、认识背景就已经先天而存在了。 我为了将客体纳入我之中,而成为“我”的一部分,因而成为知识、意识的一部分,首先“我”应当有这种能力。这种先天的机能是从经验的概念分析得出的,等于说康德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经验性的哲学认识,这种认识是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 现在,把经验概念条缕分析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并还原人的认识能力。 通过二分法将被认识的客体和认识主体分开来,最后客体向我们展现的形式因而被我们感知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质料”,质料是怎么来得呢? 康德有说明。
为什么康德哲学不能称之为唯心主义?看一下康德对几个概念的定义。
感性 :通过被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表象的能力叫做感性。
在现象中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质料。
在先验的理解中找不到任何感觉的东西的表象称为纯粹的。 《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 p26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先验时空概念的提出正是排除了相对性的感觉质料从而实现作为普遍性必然性的认识背景的框架。
康德有没有对意识和物质的先后顺序做出划分呢? 没有。 相反,康德认为认识一个对象的前提是感知到一个对象,只有当对象在场并对“我”产生刺激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时,我才有机会直接的认识对象。
感觉因为其相对性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认识因素,所以被康德暂时搁置从而获得先验感性的概念,但不能说明康德将客体归为第二性的位置。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康德是唯心主义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请试想,《纯粹理性批判》开篇就讲明了质料从何而来,经验概念从何而来。并且说明知识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范畴的一个结合物。 因而和所谓 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是不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