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叫我姜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6008/9bde568c218e18b0.jpg)
“两个相爱的人
在地球上创造了一座伊甸园
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骄傲说:“这太可笑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谨慎说:“这太冒失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理性说:“这太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远见说:“这没有希望。”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
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以上这首诗是一本书的结束语。读完——
如果你浑然不知诗的涵义,读这本书会帮助你思考它的涵义;
如果你隐约明白诗的涵义,读这本书会帮助你理解它的涵义;
如果你已然明白诗的涵义,读这本书会帮助你通透它的涵义。
这本书就是——《亲密关系》,副标题:通往灵魂的桥梁。
书籍标签:生活小说
关于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加拿大“知见山领袖训练学苑”教学部主任,是一位有近三十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近几年,他在台湾和祖国大陆开设了"生命教练训练工作坊"、"生命教练进阶训练工作坊"、"父母关系工作坊"等课程,被誉为心灵导师,并深受欢迎。
关于本书:克里斯多福•孟,以一个成功婚姻见证者的身份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本书金句:
1、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2、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
3、在生活中,你的伴侣将会扮演这三种角色之一: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4、在灵魂关系的路途上,我们不单是在寻觅爱情,还是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
5、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6、期望=愤恨的前身。换句话说,期望终究会变成愤恨。
7、我们并不是真的要伴侣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要的是他们证明我们的价值。我们希望确认我们值得被爱。
8、唯有做出充满爱的选择,才能在亲密关系中,真正地向前迈近一步。
本书核心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告知了我们在通往亲密关系的道路上,会先后经历“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四个阶段。
月晕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亲密关系的绚丽期。双方因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在这个阶段中,克里斯多福提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观点:“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而这种需求正是我们孩提时代所做的事——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一个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充足的来自家庭和父母所给予的归属感,以及没能充分确定自己对于他所在家庭的重要性,等到成年之后,他便会穷极一生去寻找这些。而这,往往不能被自己所发觉。
在这里,又影射了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只因没有完美的养育,才造就了不完美的我们,然而,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是每个人毕生的使命,无论我们的养育者有多糟糕,只要我们自主地选择改变,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幻灭阶段
在此阶段,亲密关系反复分分合合,时而陌路,关系不断幻灭,处于不稳定期,大部分爱情在幻灭期阵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将所有需求投射到对方,
如果需求没有被满足,你就会企图操纵TA,使TA向你期待的方向改变,但往往都会失败,因为对方也同样跟你经历着相同的阶段,也希望能改造你。这时,你会像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一样,采取的方法包括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自我放逐。
如果你对爱情没有足够的认识,至此爱情已经走进了地狱,你将遭受无数的痛苦和不幸。因为不可能有人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内省阶段
这个阶段,亲密关系的双方重新审视自己,意识到了不是要对方为自己负责,而是要自己为自己负责。
当你发现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便能进入“内省”阶段。“内省则会让你有更深的洞察力,去揭开错觉的面纱,从而大大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此时你会发现“无条件的爱”,是通往和谐的亲密关系最好的路径。你愿意为此去学习和实践。
启示阶段
此阶段是将亲密关系看成是修行的道场,在其中不断成长、学习。并将“无条件的爱”做为经营家庭的准则。而无条件的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工具。
但这绝对不是牺牲,你要明白。当你觉得它是牺牲的时候,你已背离了无条件的爱的准则。只有你真的践行它,你才会知道,这不仅仅是付出与奉献;更是让你找到自己人生的平衡点和本自富足的精神法宝,是拥有亲密关系了,并让家庭找到了通往爱与幸福的桥梁。
在爱的路上只能自我救赎
看过几期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节目看上去家长里短的,算不上高逼格。可是内容却引人警醒。
好多女嘉宾,带着“我为他付出一切,现在他却要抛弃我”的不甘,站在舞台上,一脸怨念。
而男嘉宾呢,通常是强掩嫌弃,装出无奈,却不会表现出半丝回心转意的意愿。
确实,
在亲密关系里,很多女性会沉迷于付出,上瘾于自我牺牲,幻想着成全带来幸福。却殊不知牺牲等于放纵,最终失了自我。
想要为牺牲的模式画上句号,《亲密关系》中提出的方法是,女性要自觉地为自己负起全责。如果能为自己的生活百分之百负责的话,你就会了解,牺牲者的角色其实是自己选择的。你牺牲到什么程度,对方就会放纵到什么程度。有放纵者,牺牲者才能存在。
看看钟摆模型,你就可以推论,你离中心愈远,牺牲或放纵的程度就愈严重。既然牺牲与放纵具有共生的关系,如果你去除其一,另外一个也就无法继续存在。
因此说,在爱的路上只能自我救赎。
当然亲密关系走到尽头,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此为阻止上述状况的发生,当亲密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矛盾,克里斯多福•孟指出,正确的办法就是沟通,并列出了8项有效沟通的纲要:
1、我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届时,希望有心人都能平心静气一一对照。
爱就是这么简单
在亲密关系里,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
是《亲密关系》让我们懂得了:
爱不是需要,不是期待,不是改造。
爱是进步,是接受,是放手。
爱是帮助,是鼓励,是陪伴。
爱是让自己成为本来的那个自己,让TA成为本来的那个TA。
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