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工智能》,向李开复学习如何编造一本书

作者: edbe50528d80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1:58 被阅读333次

自从阿尔法狗出世以来,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都在谈论却不清楚人工智能究竟是是什么,比如本人。显然,大众需要被教育,于是李开复导师出来了,和王咏刚合作写了本《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李开复 王咏刚著

豆瓣上给这本书的评分是7.4分,不算低。却没有收到普遍好评,比如:

没有深度,没有思考。 非常糟糕。 这俩人写这本书,丢人现眼。 李开复的段子都泥马有十年历史了吧? 另外,主要内容估计是王咏刚写的,中学作文水平,李开复的鸡汤水平没这么低。 我的标准很严苛,这本书毫无价值。

我看了一遍,感觉这本书没有这么不堪,《人工智能》讲述了AI定义、发展历程、核心人物、参与公司、技术流派、行业应用、趋势展望与可能面临伦理难题等诸方面,作为入门科普读物是合格的。

就我看来,此书的最大价值不在普及AI,而在于教我们如何编造一本书,看来,李开复除了当创业导师外,可以顺便指导如何编书。

书的第一章是“人工智能来了”,李大师宣称:

人工智能已经来了,它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无处不在。

注意了,这是李大师已经将编书的第一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传授给我们了。

要知道,万事开头难。我还记得初中考试写作文,我咬着笔头硬是憋了二十分钟,硬是一个字没写出来。那如何起头呢。

起始篇------- 发生了什么事?

李大师在书的开篇,花了大片篇幅讲述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比如手机上出现的智能助理,新闻推荐和新闻撰稿、机器视觉、AI 艺术、新一代搜索引擎、机器翻译、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等。

罗列的事件几乎将所有和人工智能搭上边的热点事件,微软小冰,google自动驾驶、亚马逊的无人机送货等等,无论你是从事什么工作,什么年龄,总有一个你曾经关注过。

通过讲述一系列有关人工智能的热点事件,引出本书主角----人工智能AI。于是可以进入本书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  人工智能是什么?

看目录,在第一章的末尾,李大师自问自答:

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

AI小百科:人工智能的定义

李大师将人工智能流行的四个定义一一道来,在我看来,这哥们其实是在凑字数,他本可以直接将最权威的定义直接摘抄出来,用黑体字标出,省的我在书中找了半天:

人工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与设计”的学问,而“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做出行动以达致目的的系统”。

当然了李大师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他还是点出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的特点,用了个数学公式:深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

刚刚扯了人工智能,又甩出两个新名词,当然得接着解释了。

AI小百科:什么是深度学习?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石

有大数据就有人工智能的机会

AI小百科:深度学习“三巨头”和传奇的辛顿家族

看看,书的厚度又增加了不少。

第三招:事件怎么发生的?

凡是有果必有因,既然人工智能来了,那它是怎么来的,必然是读者关心的问题。必须将这个问题向读者解释清楚。

该讲讲人工智能的历史了。

在这里,李开复硬生生将AI历史分成三阶段,他将第二次AI热潮与语音识别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大段大段地讲述当年他如何如何,如何开创新地语音识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如何挑战图灵测试,如何带团队high。

注: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让我看出李开复确实老了,从生理到心理都老了,人老的一个标志是喜欢回忆往事,向后来人说,老子当年如何如何……。

老归老,李开复还是有货的,他在这部分不吝笔墨地阐述了“第三次AI热潮如何兴起,有何不同”。

从2006年开始,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加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大幅增长,互联网累计起来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开始了一段与以往大为不同的复兴之路。

(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是现实商业需求主导的……前两次人工智能热潮更多是提出问题,而这次人工智能热潮更多是解决问题。

讲完了前因,就该轮到后果了。请看李大师的收山之招。

收手式: 事态会如何发展

文喜见山不喜平,水银泻地式的书没有人喜欢看。于是李开复在这一阶段的开头就扔出一个炸弹:“人机大战,AI真的会挑战人类”。人创造了AI,但又惧怕被AI颠覆自身的统治地位。

李大师通过抛出的一个悬念,吸引大家看下去,娓娓道来。将该部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AI将如何发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奇点到底什么时候会来临,究竟会不会威胁人类。P101-P143。

第二层次,面对AI的发展,人类该如何应对。李大师花了整整85页(P145-P229),占全书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来说“第四章  AI时代,人类该如何变革”。我对此表示强烈鄙视,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多抄西摘而来,简单罗列,文不对题,纯粹为了凑篇幅。

就我看来全书的“第六章 迎接未来,AI时代的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第四章该合二为一。可惜呀,关于未来建议,李开复只写了短短30页不到(P278-295),取出口水话,估计干货也就七八页。这也怪不得李大师,谁能看清未来,所有的未来都会来的又快,又意外。

如果就这样,李大师会被人砸场子的,好在李大师抛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鸡汤---------机遇来临,AI先行的创新与创业。AI来临,广大屌丝买你的书可不是就为了多点谈资,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屌丝可是有梦想的,万一梦想实现了呢。该如何利用AI创业,发财,娶媳妇呢。看完本章后相信会有启发。

至此,全书完。

授课结束之前,我来总结一下如何写一本书:

第一步,罗列一些热点事件,作惊讶状,啊,发生这些事呀!!

第二步,讲讲事件的主人公,故作高深地说,事件的本质是酱样的……

第三步,以参与密谋者身份讲讲事件的发生背景,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第四步,介绍下事态会如何发展,这部分可向电视明星张少将学习。

至此,授课结束。

感谢你看到这里,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网上曾流传这么一个段子:

有个哲学家欲进小区,保安拦住,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哲学家大惊,面对这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思考良久不解,转身黯然离去。(完)


【专题交友】新疆,平行的国土+为你讲述第三视角下的西域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人工智能》,向李开复学习如何编造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zg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