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黏性》这本书是我见过章节结构最简单的一本书,正如书中期望向读者传递的信息,简单而高效。
书中第一章节向读者阐述了OPTM模型的三个步骤。
之后的每个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步骤,向读者演示人才管理实践的运用。
这三大步骤分别是以科学为出发点,化简为繁、增添价值,创建透明度和问责制。
今天,重点学习第二章节内容,如何用OPTM模型,改进企业绩效管理流程。
01 从科学角度,识别目标设置合理性
这部分内容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中,总结出绩效管理目标设置的要点。
第一,目标越难,对员工的激励越大。
但要注意一点,当员工体力不支,或目标变得困难时,目标对于员工的激励将下降。
因此,在目标设置时,要考虑员工的体力状况及目标难度设置的合理性。
第二,自我利益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工具。
目标设置需考虑员工的利益,只有激发员工的内驱力,才能最大的发挥员工的潜力。
第三,为员工设定特定目标,但要避免设置狭窄目标。
研究表明,拥有特定目标的员工,比目标不明确的员工,带来的绩效高。
管理者若设置狭窄目标,将使员工仅仅专注于完成任务,而忽略了自我成长和提升。
第四,目标越繁杂,员工在每个目标上的表现力就越差。
比如,突然增加一项新任务,势必会影响到原有任务的完成进度。
人的精力有限,面对繁多的目标,员工或者将精力平摊于每个目标,或者只侧重于某一目标。
不管哪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都不能取得最佳绩效。
02 化繁为简,目标实现更容易
明白了科学设置目标的原理,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绩效目标?书中给出几种方法。
第一,使用简单的表格,实现绩效目标。
比如,表格仅设置三栏,目标、指标及完成情况。对于目标的描述,简单明了。
第二,让目标保持简单。
目标设置考虑与组织、个人的相关性,遵循具体、重要、可衡量三大原则。
最多设置四个目标,避免设置太多目标,降低整体的效果。按重要顺序列出目标,让员工意识到排在第一位的目标最重要。
第三,避开参与型目标设定。
研究表明,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只会增添复杂性,不会带来任何可衡量的收益。
第四,频繁提高进展反馈。
书中提及,“如果人们致力于实现某一目标,那么如果他们得知自己并没有向成功迈进,他们就会重新调整努力的方向(或加倍努力)。”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目标、能力和绩效,给予员工反馈。
要注意的一点是,管理者要告诉员工何时获得反馈以及原因,以便员工心中有数,知道问题所在,自发调整,实现最终目标。
第五,增添价值,避免复杂化。
将行为评估纳入绩效管理,应注意行为目标也应具体、重要且可衡量的。避免因引入行为评估,而让流程复杂化。
强制分布或强制排名的绩效管理方式,在最初几年虽能显现好处,但一段时间后将会削弱绩效管理流程的有效性。
因此,采用这种方式,过段时间需稍加调整,明确参数和后续行动。
除此以外,有些做法对提升绩效管理不但毫无价值,还让流程复杂化。
比如,使用标签或数字评价;执着于评价量表;加入员工自我评价。建议在绩效管理评价中,摒弃这些做法。
03 创建透明度和问责制
创建透明度,公开评估结果,是打消员工心理顾虑,建立信任的极佳方法。
创建透明度的方法包括分享目标来源和关联、评价量表和分布。
分享目标来源即是通过对话或内部网上发布材料分享信息。同时,让员工了解谁的意见会被纳入评估。
分享实际绩效分布情况结果,员工对自己的绩效水平才会有更好的判断。
问责制是确保绩效管理成功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只有设立问责制,才能确保领导者对流程的执行负责。
书中介绍了几种问制责的方法。
第一种,扣留主管的奖金直到所有绩效评估完成。
第二种,扣留员工奖金直到主管完成所有评估,让员工知道他们没有得到奖金的原因。
第三种,提前一个月明确告知员工此流程的运作方式以及时间限制。
第四种,采用CEO驱动问责制,CEO以身作则,是最强有力的推动者。
第一种方式激发主管的内驱力;第二、三种方式,通过自下而上的推力,推动主管执行绩效管理;第四种方式,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动,令主管不敢懈怠。
综合以上,采用OPTM模型进行绩效管理,可提高绩效管理的清晰度,及目标的可达性,并减少在制订流程时花费的时间。
写到最后
这章虽然讲的是人才方面的绩效管理,但其实书中的理念也可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看完这章,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感悟: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设定目标要难度适中,量力而行。对自己要求太高,弹簧也有崩塌的一天。
目标的设定应能激发自己的内驱力。学会专注,目标太多,反而得不偿失。
目标设定,应清晰、简单化。与其低头走路,不如与高手多加沟通,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修正,再行动。
坦诚公布信息,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勇于接受别人的监督,别人的监督是实现自我目标的隐形推手。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22篇,1886字数,共累积30141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