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奇葩说》第五季的决战,辩题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吗?"。看完之后,就觉得很有感触,自己曾经也经历过一些真实的事,而且可能这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现在看来,以前那些人认为我不合群,现在想来是我不喜欢你们而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刚上初中时,我被分到了全面级最差的一个班,班级氛围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逃课的,喝酒的,打架斗殴的……,反正是应有尽有。当时我偶尔会跟着她们一起翻围墙逃课,甚至是班主任的班会课也逃。终于,初二要分班了。初一下半学期我努力,考进了全年级最好的两个重点班当中的一个,当时我是无比的开心,初一那个最差的班只有我一个人考进去了。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初一我经常去当乒乓球,因为班上大多数人都会打乒乓球。乒乓球台就在我们班旁边,一下课都被我们班的同学占领了。可是,我进了重点班之后,没人跟我打乒乓球了。于是,我放学后就一个人去打。某一天中午,我叫感觉跟我比较熟的曾经有过交集的,现在和我是同班同学的两个女生跟我一起去吃饭。她们委婉的拒绝了,当时我无比的失落,从那以后我就一个人去吃饭了。外表总是笑嘻嘻的,其实内心无比的落寞,是我不合群吗?我至今不知道答案。
我想是我的处境变了,不再是从前的那个群体了,所以我落单了。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我的这位老师至今对我的影响至今记忆犹新。七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她对我的数落。我喜欢打乒乓球,我的重点班老师为了和另外一个重点班老师比哪个班更好,她是个胜负欲特别强的人。卫生,学习,不管是在什么方面都要求我们比那个重点班好,而事实上那个班更好,老师也是非常和蔼可亲的。我的乒乓球就这样要被扼杀在埋头苦读的书海里,而我并没有按照她的轨迹走。某天放学,我吃完饭后,就在打乒乓球,只有我一个女生和其他我不认识的校友在打。忽然下起了大学,而那一次我没有去避雨,就在大雨中打打乒乓球,可是我很开心。不凑巧,我的班主任老师开完会后看到我在打乒乓球,我一直打到上晚自习的时候,回去换了个衣服去上晚自习。班主任老师也管晚自习,在我旁边说了句"打得开心啊!"我没说什么,第二天,她让我回答数学的一个死记硬背的概念。(数学是我的短板,而且一直不感兴趣)我没回答出来,她就让我一直站着。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就是我,也没有什么,站就站吧。可是她说了句:"一瓶不响,半瓶晃荡。"
对于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爱好我都不能去爱好,要我像其她人一样埋头苦读,失去自我。我真的做不到。我现在想对那个老师说:"老师,我当年不喜欢这个班,我也不喜欢你的教学方式。素质教育您该有的都没有。"至今那个班仿佛没有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在那个班,我不记得任何一个人的名字,而且几乎没有说过话。分宿舍时,我也主动申请和我表姐她们班住在一起,另一个更好的重点班。

后来,我打算脱离那个我不合群的群体。我留级了,留下来我很开心,我遇到了很多值得我喜欢的人,那个班不是物质的,不是没有人性的。我在那个班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换了一个群体,我没有改变我自己,我只是找到了适合我的群体了。同样是重点班,我是在开心的学习。
我提高了我的英语,从从前的一直保持29分的成绩,考到了87分,那个时候初中是100分的总分。交到了很多值得倾心付出的朋友,素质教育真的很重要。

高中后,我经常一个人出去逛。不是因为没有朋友了,而是我害怕麻烦。我的室友最好的铁哥们,但是都是女生。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几个人呢。宿舍的舍友很团结,就是有两个哥们观点总是对立,每一次大家出去都闹得不欢而散。所以为了自己能够开心,就自己一个人出去登山,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快乐时光。
大学后,已经不谈什么合不合群了。因为圈子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了。一个人也行,一群人也行。但还是喜欢一个人出去逛,因为总有你不喜欢的人,所以你不想合群。喜欢和一个老友在一起喝酒,就只有那一个人和我喝过酒,而且和喝到烂醉如泥,没有之一。

合群,是表面的孤独;不合群,是真正的内心孤独。一群人的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与其去强行融入,不如归去,去找寻自己的天地。你要相信,你不想融入的那群人当中也有不想让你融入的人,所以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不要丢掉自己的个性,强行去假装合群,那样你会很累的。世界不会因为少了你就不前进了;地球不会因为少了你就不转动了;同样,你不喜欢的那群人中,不会因为你不去而不"狂欢"了。其实,我真的不是不合群,我是真的不喜欢而已。

网友评论
我不是不合群,是不喜欢。
我呢?偶尔会勉强自己,没办法,群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