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发出的这道命令是:“立即扩建岳麓书院,各地也要办好州学、县学,传授孔孟的中庸之道;建立忠烈祠,表彰潭州一带忠君死难的忠义之士。”
官员们觉得这位安抚使的话有点文不对题,有几个听得不耐烦了。
坐在后排的湘乡县令张宏,悄悄地对旁边那个太守官说:“再过十几天,起义军就要打到长沙来了,还提什么书院这类事!有人称他朱夫子,我看他真是迂夫子!”
“你可不要小看他!”那太守不以为然地提醒张宏:“那次刘珙去打李金,不是也把岳麓书院修理一新,请张栻去讲学吗?你听吧,还有下文呢!”
朱嘉冷限向大厅两侧扫视了一下,发现有的官吏不那么注意听。朱嘉心想,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不知道用圣贤之道去平息祸源。他伸出几个指头,在案边使劲敲了几下,大声说:
“本职身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就是要安抚这一路的七州三十多县的大小臣民,用中庸之道去感化他们,这是最要紧的一着。但是,圣人有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对那些无法无天,顽固不化的反民,一个也不能宽恕,有多少,杀多少!”
有些州、县官吏,原先听朱嘉讲了那么多的“中庸”,一时莫名其妙,这下子才恍然大悟。那个原来讥笑他是“迂夫子”的张宏,也连连点头:“到底是道学家高明,这回我们有指望了。”
最后,朱熹向部下宣布了两件事:第一,禁军第八营指挥陆景升,荒废职责,作战不力,已奏皇上,撒消职务;第二,各州、县应加强武备,整顿土军(地主武装),配合官军剿灭盗寇。
官吏们回到各州、县,按照朱熹的布置,一面组织地主豪绅到处贩卖中庸之道,一面集结兵力,向各股起义军扑去,进行血腥镇压。
过了一程,朱熹听说从湖北来的瑶族义军打到了湖南邵州一带,不禁吓了一跳。立即派潘焘去代理州太守,蔡咸代理州通判,并拨出大批官军,交给这两个刽子手,前往邵州镇压。
进入邵州的瑶族义军,凭险还击,打得官军节节败退,使潘焘、蔡咸被迫多次“移屯置寨”。
长沙周围各州县的义军,听到瑶族义军在邵州大败官军的消息后,群情振奋,士气高昂,许多小股义军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几支声势浩大的各族联合起义队伍,把朱熹派去镇压的官军和土军打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各旋人民起义队伍乘胜追击,分头向长沙进发,南面两支队伍,离长沙城只有几十里了。
朱熹慌了手脚,连忙下令各州、县死命固守,挡住义军向长沙进逼。
慌乱中,朱熹想出了一个鬼主意:连夜赶忙草拟奏章一道,呈请朝廷把隶属于襄阳的“飞虎军”,拨归湖南安抚司统一指挥,参加对义军的镇压。写好后,便派人星夜送往朝廷。
原来,飞虎军是用以抵御南侵的金兵的。因为朱熹历来就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对付农民起义比对付金兵重要得多,所以才急急忙忙地要把飞虎军的指挥大权抓到手,以便尽快扑灭各族人民起义烈火。
不料,还未等到朝廷的批复下来,各路义军已经紧逼长沙,形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长沙城里,朱熹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心想:各路反民来势汹汹,官军无法对付,眼看长沙难保,不如在其首领中招安几人,许以高禄,令其自相残杀,以寇治寇。
他打听到义军中有个首领,名叫蒲来矢,原是个酋长,从小就想做个出人头地的达官贵人,但是未能如愿。因此,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混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并窃取了一路义军首领的职位。
朱熹不由得心中一阵暗喜,连忙把军校田升找来,商议大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