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414425346c9b4482.png)
有人说这个作者就是一个二手知识的贩卖者,我不敢妄加评论,即便如此,人家也还是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头。
书很薄,大部分由作者的公号文集结而成,迅速翻完,做了几条摘抄。听说他还写了本《上行》,打算也读读看。
学习嘛,还是要有一种空杯状态,任何一个可以触发我们思考的点,都是有价值的。
1. 关于懒惰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当回报在某些人眼里不存在或不明显是他们的动力就不足。自然表现出来懒惰的特性。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未来的回报却是清晰可见的,于是他们选择努力。
所以,你还能说自己天生就是懒吗?懒并不是什么遮羞布,这恰恰体现在了认知上你跟别人是有差距的。
2.关于机会
对于任何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领域,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原地踌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来试试。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先做起来是由于他们喜欢用静态思维看待问题,所以不想浪费时间。
但他们节省下来的时间通常也没有用在更加有用的地方,所以大多数人宁愿白白浪费时间。
3.关于注意力
很多人滥用时间的方式通常表现为随意挥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经常无意识的切割大款注意力到碎片化的事情上,且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那种,俗话说就是操别人的闲心。
每个人都只有这么点时间和注意力,操心别人的事越多,自己可操心的事就越少。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专注在自己身上,越是能力落后的人却由于不知道怎么替自己操心,而将宝贵的注意力随意乱用。因为反正自己的单位时间也不怎么值钱,结果就造成了差距越来越大。
4.关于高效时段
大脑的活跃程度和精力的聚焦程度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是有很大差异的,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所以千篇一律的号召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其实并不正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段,有的人是在清晨,有的人是在夜晚。要想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上的使用效率就首先要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
5.关于社交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小量的长期社交加上大量的短期社交。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少做无用功。
社交有两个账户∶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每个人出去社交都至少带着一个,其中消费账户负责消费,比如用时间买快乐。工作账户负责工作,比如用时间达成利益交换。
很多人出门去通常都带着两个社交账户出去,结果最后往往只使用了消费账户。
6.关于踩坑
坑要越早踩越好。
如果一个年轻人一直顺风顺水,那么等他上了一定的年纪,聚集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它的抗风险能力和从坑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相比就会比较弱。
不仅更容易踩到大坑,而且一旦踩到坑就可能会损失惨重。还并不一定拥有爬出来的能力。
7.关于格局
格局对人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格局是什么?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接近的解释,应该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
当我们说某个人格局很大,通俗化的解释就是他的认知层次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认知认知层次有自己的特点,在认知层次中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
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而处于相对下层认知的仅靠想象是很难理解上一层的认知。
(22年度年度营第4篇1189字,累计6755字。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4篇1189字,累计675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