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烽火长歌
01
第二天的结构思维力培训。
实际上两天的集中培训只能提纲挈领的将这门课程了解以下,最多对其中重点概念做一下练习,如果要真正掌握,还需要靠课后的资料阅读以及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反复练习。
今天的课程其实与昨日的整体架构一致,但是侧重于表达与沟通,所以在昨天的模型之上进行了一些方法论的细化以及提供了一部分思考工具。
昨天的内容分作三大块: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形象化。
对应起来简单的说法便是:理解、重构、呈现。
我们平时进行沟通都是有目的性的,尤其是商务场景的沟通,无非是让别人理解我们的意图,从而配合我们进行相关行动,归根结底无非不过是资源的索取:要钱、要人或者要权。
要来这些资源来满足行动的需要。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目的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不能跑偏,否则一切力气都是白费劲。
这套工具在实际使用中有两个层面的用途:
1、如果用于自己解决问题,则可以作为一套分析工具,让自己有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
2、如果用于说服他人,那么就要先做分析,然后用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达成共识
02
五个行动步骤:
第一、描述问题定方向
这里对应我们之前讲解的:理解
如何做到真正理解问题?
这个提问不仅仅是对我们自己来说的,也是对于我们要合作的对象来说的,我们要用清晰的表达,让他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从而理解我们表达的意思,达成一致。
用5W2H方法来定义问题:
what:什么问题?什么事情除了问题?
where:在哪里发生的?
who:谁出了问题?
why: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how:怎么发生的?
how much:多少事物出了问题?问题出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
很多经常看方法论的伙伴应该可以看出,这个就是5W1H的变形应用,天下间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实际上就只有那么几个。
在确保我们能全面深入了解问题之后,便可以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第二、基于目标确定主题
这是重构的第一个大步骤。
明确问题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当然是解决问题了。
1)所以这里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
这里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AB方法):我们针对的对象Actor是谁?我们希望对象做出什么改变Behavior?
用这两个问题来明确我们的目标,之所以要确定对象,是因为不同的对象所关注的地方是不一样的,蛇打七寸,不要盲目出手,否则一个不好反倒起了坏的作用。
2)之后便是设计序言
序言是什么?是开门砖,是我们用最简单的表达来阐明全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相当于后续问题展开的序章,要言简意赅。
这里要注意什么?要注意表达的方式,人们喜欢听什么?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述背景比较能让人接受。
人类有个根本属性:喜欢听故事。
有人说,正因为人类的这个属性,才成就了人类这个群体。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由智人进化而来,但是跟智人同期存在的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人类,他们的进化程度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唯独智人脱颖而出?这里是有原因的。
a.一开始,人类的表达只是基本的陈述事实,比如我采了三个果子,你打了六只兔子。这时候人类的族群往往比较少,之后几个人,进行简单的交换。
b.之后,人类的表达方式进化,可以把这个采果子以及大兔子的过程描述得比较生动,这样交流起来,便有情节,情节之上便是情感的投入,人类语言的程度丰富起来,沟通更加多。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人类族群有了扩大,大概有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的规模。即便这样,其实智人跟其他类人比较起来,也不占据绝对的优势,因为智人的体能并不是最为发达的,战斗力不算强悍。
c.可是当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智人开始讲故事,这个故事不单单是陈述事实,并且可以开始编造故事。大家想一下,一旦开始编造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对了,宗教,以及各类的神便被编造出来了,智人有了信仰。于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族群开始扩到到几百几千的规模。
于此同时,其他类人的族群只有最多几十上百的规模,差距已经拉开,他们无法在竞争中战胜智人,自然被淘汰了
于是,智人便无拘无束的进化成了现代人。
所以,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喜欢八卦、喜欢电影、喜欢电视剧...
因而,沟通中,序言的设计十分重要。
这里也有一个工具:SCQA
Situation:原本稳定的状态描述
Complication:颠覆现状、发现问题
Qestion:选出待完成重要课题
Answer:提出假设性解决方案(这里是核心)
这四个基本表达元素具备了,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性序言。
可是,这里又有问题了,是不是所有的表达场景,都用这样一个SCQA的顺序?
当然不是了,这只是一个基本顺序,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要调换顺序才能起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这里面是有话术的,具体为:
开门见山式-ASC:针对能够拍板的大领导,他们时间宝贵,跟他们说话尽快突出重点
突出忧虑式-CSA:针对不怎么在意的人,先让他们感到危机意识,吊起胃口,然后再陈述
突出信心式-QSCA:在表决心的场合,要给所有人信心,可以用在以上对下的场合
具体不一一展开。
3)序言表达完毕,然后干什么呢?要设计主题,通俗来说就是喊口号。
这里要遵循SAP原则
Simple:简单
Accurate: 准确
Profit:利益
这里有个中国革命的相关例子:
a.最早的gm前辈李DZ提出的观点是:资产阶级来到人间, 每个毛孔里都流着肮脏的血。
我们思考一下,他提出这个口号,要说服的对象是谁?是农民,农民听得懂不?听不懂,所以gm失败。
b.之后的gm人陈DX又提出口号: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有枷锁,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老百姓想:我们怎么就能得到整个世界了?你明显在吹牛。gm又失败了。
c.毛主席说:打土豪,分田地
老百姓:我靠,听懂了,就要这么弄。
于是gm成功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要突出:口号的设计很重要。
03
到这里,前面两部分:理解问题、基于目标定主题都已经完成了。
是不是说所有的工作就做完了呢?
肯定不是啊,还要继续分解啊,刚才我们也说了,前两部分做完了,只是开了个头。
后面要有很全面的观点以及事实来支撑我们开的头啊,否则便不是虎头蛇尾了,而是虎头没尾,一只死老虎。
我这里把第三步、第四步合并:纵向结构分层次、横向结构选顺序
这里的重点在于,用强有力的回答来解决对方的疑问。
因为面对你抛出的观念,对方必然会有各种挑战你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平时要说服他们,是不是往往面临很多问题。请想象一下答记者问的场景。
在别人提出问题之前,我们要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问题。
什么时候才能算作真正说服别人?
当别人问无可问的时候,或者当你已经讲答案分解到了最基本的常识性元素的时候。
所以这里我们推荐采用自上而下的纵向结构,一层一层提问题,直到每一个问题都得到最终解答。当然,提出问题的时候是有学问的,还记得昨天的MECE原则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要做到相互独立,不容易,需要清晰的头脑来对事实进行分解。
再说一句,做到完全穷尽,也实在是很难,需要很刻苦的练习以及充分的准备。
另外,在某些即兴表达的场合,也可以使用演绎结构来说服别人。
这样的结构往往需要设置某个大前提,然后由此推导,得出结论。
但是,这样的结构往往没有那么严谨,所以不能给听众太多的反应时间,否则便很容易被人挑刺。
标准模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用一个歌曲来做个例子: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了千万要躲开。
小和尚听了之后感觉如何?当然是被吓得心怦怦跳。
这个例子用演绎模式分解一下:
大前提:女人是老虎;==》小前提:老虎吃人;==》结论:看到女人就跑
当然,这个谎言成立的基础是:小和尚连女人都不知道是啥。
一旦他见过女人,就知道,师傅告诉他的大前提,根本就是个P,结论当然就是个P了。
所以,用演绎结构时候,要特别注意大前提的搭建是否有漏洞。
我们这里说了可以用纵向、演绎结构来说服别人,反之当然也可以使用。
当我们要反驳对方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用的是纵向结构说明,那么他能否穷举就是个关键,只要我们能举出特例,他无法应对,那么他就输了。
如果发现对方是用的演绎结构,那么,只要指出他的大前提有漏洞,那么他便被你一个指头就掀翻了。
话术-很重要。
04
前面第一二三四步都已经走过了,最后就是要呈现了。
呈现很重要,因为前面可以说都是在整理思路,搜集论据,最后要用什么方式展现,事关成败。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的一切都是我们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到了这最后一步,我们要递交幻灯片了。
记得昨天说的“配得上”原则么?
这里也是有工具的,一共有四大模式,十六种结构,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上包装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艺术效果:
用简化、类比、整合、引用的手法,让我们的表达起到最好的作用。
怎么做?不详解了,这里请参照我党每一届的施政方针:
从三个代表、到八荣八耻、再到二十四字真言,都使用了上述所说的手法。
好了,就到这里了,不容易啊,辛亏及时复盘,否则今天学到的东西,岂不是内容忘掉大半!
有书可以参照:李忠秋写的《透过结构看世界》,便是这所有内容的详解。
我还没有买来,等买了了再细看。
不管怎么说,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很牛逼的概念,金字塔原理的应用远不止于两日的课程。后面再慢慢自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