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一禾
为几日后的钢琴比赛预热,老师邀请几位参赛的小孩进行模拟表演。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孩子和家长们纷纷到齐。
既定目标是营造良好的观赏氛围,为小家伙们送上诚挚的掌声。没成想,一曲妈妈吊打小屁孩的画面改变了整个模拟活动的气氛。
这种身临其境的暴力画面,还是第一次感受,无心围观的我硬是整齐地坐在观众席上尴尬地屏住呼吸。
01
老师示意大家在厅里坐下,搬好自己的板凳,比划着要整齐的排列下。我拉着孩子选定我们的位置,一阵桌椅板凳与地面的摩擦声后,一场小型的演奏会就会开始了。
老师开始提醒孩子们要注意的事项了,比如走位,走琴凳,再轻抬手......过程中,一位妈妈从后面冲到第一排,警示前排小男孩坐好。
那妈妈嘴里重复着“听老师讲啊,你坐好,听到没有。”
我这才注意到前面的小男孩,小屁股整个坐在凳子上,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只是他将一只手耷拉在椅背上。
坐在我们的前面,我没发现这有何需要特意纠正的地方。再看看孩子妈妈的脸,已是严重警告的标签。
就在接下来的1分钟内,孩子没有响应妈妈的呵斥,一顿毒打就开始了,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老师还在淡定的宣布着相关事项。
当然,那妈妈开始打耳光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在空气中打住了。
直到孩子被那妈妈拖出大厅,老师和孩子们才强制自己的思路进入正常轨道,恢复安静。
02
看到这样的画面,不知道我的孩子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对于从未有过被打经验的她,应该是比看《熊出没》中光头强倒霉时候的画面更吓人吧。
很显然,那妈妈是虎妈式的教育方式对待她儿子。
每对父母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教育方式,作为旁人,也不能管中窥豹,善加揣测。
从中,我想清晰地导出一个问题,父母的约束到底该掌握怎样的尺度。
毋庸置疑,大多数中国式家庭中,对孩子的干扰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有些家庭表现得特别明显。
美国的侄女就曾抱怨过小姨是“中国式妈妈”,并且在她的同学中都对此类妈妈表示反感。
我想“中国式妈妈”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群体,他们的共性特征中,其中就包括管得多,管得宽,换句话理解就是过分干扰孩子们的成长。
03
作为同时代的母亲,很强烈的感受是,中式妈妈都过得很累。这种累与老一辈妈妈们的体力劳累不同,更多的是表现在心累上。
不愿意生二胎的理由,很多人是被第一胎带来的痛苦遭遇而吓怕的。
新时代妈妈,往往具有良好的学历背景,然而育娃路上的艰难并未因此排解多少。
难道是知道的越多越痛苦吗?知识爆炸的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脑细胞,我们认识了太多榜样和成功标准。
我们似乎对孩子们,以及他们今后所要加入的竞争时代,没有信心了。
模仿榜样,制定标准,限制天性,成为了很多孩子的成长路。
04
心理学常识中的超限效应,很好地解释了孩子对待没玩没了的唠叨,厌烦至极的心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我们常常怒发冲冠地对着孩子稚嫩的肩膀,劈头盖脸的发泄自己的不满,指出反复犯错的危险。
父母们以为同一个问题,说一遍、两遍、三遍......问题就会解决。
实际不然。
学做智慧父母,是父母的终身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