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成长的卡点在于自卑,在于从小到大母亲总是在我最得意的时候突然搬出“别人家的孩子”,以人之长攻我之短,把我从天堂砸到地狱,于是导致我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就懒得成功了。
但今天父亲节,参加了一场公益的清理和父亲关系的曼陀罗带画,我才知道,原来让我退缩无力的是和父亲的关系。
从小到大,父亲都是我试图讨好的那个人(源自子女对父母潜意识的依恋和深爱),哪怕他打我,哪怕他在我满怀热情地跟要上班的他说“爸爸再见”,他冷声回我“在家听你娘话,不听话回来揍你!”
但是正如我巴巴地追在他身后说再见,他一回家我就搬了小板凳给他捶腿一样,那时四五岁的我用生命投入的热情换不来爸爸的确切回应,甚至直到刚才我画完曼陀罗,都在旁边写上几句话试图发给爸爸求证“你到底爱不爱我?”
当然我爸并不是说不爱我,他是理工男,智商高,却不善表达的那种人,小时候我挨了他好多次打,但大部分都是白挨的,因为直到打完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才招致这一顿打,与其说相教育我,不如说是他疏散看我得不对而引发的他的愤怒。
其实我父亲很好,他在乡里乡亲们那儿虽然从来不爱说话,但都是笑眯眯的,用他精通电器、机械的知识无偿解决村里乡亲的电视坏了、电机坏了、收音机坏了、表坏了……
只要不换零件,甚至说只要不换我家没有的零件,他是从来都不会收钱的。
当然,他也有正当职业,县城国营企业的工程师,他会给我们买文具,买好玩的,甚至自己还给我们做过几辆手工小赛车,但他从来不爱说话。
姐姐们一个打死不认错,小时候打过一次都发烧了就是咬着牙对着干,于是轻易不再挨打,二姐胆子小,不用打她,但是老爸大眼一瞪批评我或者大姐,她就能吓得流着眼泪饭都吃不下。据说本人也挨过一次批评,结果第二天发了一天烧。而我挨打会告饶,身体好皮实,自然挨打的重任就非我莫属了。
有时候想想,真是性格害死人啊!好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心没肺的乐天派长到这么大,却一直过得很佛系,或者换句话:什么都没热情。
从小就感觉我爸就是高山仰止的大权威,而且在我们那业务是权威,心地又善良喜欢助人不求回报,觉得自己内心一直崇拜他崇拜的不行,但是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份崇拜中藏的更多的“讨好”成分,期待最终他的肯定——当然这对于一个闷葫芦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
看到即是解脱,与父亲的关系隐藏的很深,但既然看到,我就开始慢慢清理吧。
感恩父母给我生命,感恩这些成长的体验,这些都是我要经历的。
感恩我在努力地成长着。
感恩身边的伙伴。
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