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提起便秘,可谓是让人痛不欲生,关于便秘的说法也不少,会导致毒素吸收,从而诱发肠癌等,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辟谣
其实,大多数是以讹传讹,长期便秘,大便中的毒素无法排出,大便中的有害物质长时间与大肠粘膜接触,导致大肠黏膜细胞癌变。同时,便秘的患者大便干结,在肠道中与肠粘膜一直摩擦,会损害大肠粘膜,促进肿瘤的发生。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也给了很多商家可乘之机,因此有不少商家打出宣传语,排出毒素和宿便,降低肠癌发病率。
大量的研究显示,便秘并不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中国、欧洲的结直肠癌症指南中,均没有把便秘纳入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由此可见,便秘并不会导致大肠癌。
便秘的五大危害
01.加重痔疮
便秘时屏气用力排便,直肠内压增高,阻断静脉回流,易形成痔疮。
02.诱发肛裂
便秘后的大便是比较干硬的,在排便时用力会造成肛管皮肤裂开,肛裂后的疼痛又导致排便畏惧,加重便秘。
0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
04.形成腹疝
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可加重疝气,甚至可导致腹疝嵌顿。
05.心理疾病
长时间便秘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影响生活,这点甚至比便秘本身的危害更大。
要想改善便秘,还是要有良好的习惯。
在饮食上要注意摄取膳食纤维,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
增加饮水量可以软化大便,防止大便干燥。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