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
你好,我是张翔。读一本书写一本书概念创始人、实践者、推广者。目前正在一字一句的解读《孙子兵法》。这是读一本书写一本书,第034篇原创文章。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解读《孙子兵法》的第11篇《九地篇》
原文: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qu)地,有重地,有圮(pi)地,有围地,有死地。
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
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pi)地;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张翔解读: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
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
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
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
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
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
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
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
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
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这一段孙子讲的什么呢?
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
王晳曰:用兵之地,利害有九。
这一段孙子其实讲的就是地形的九种分类以及应对的原则。
九种地形分别是:
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qu)地、重地、圮(pi)地、围地、死地。
(1)什么是散地?
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是故散地则无战。
曹操曰:士卒恋土,道近易散。
李筌曰: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视为散地也。
杜牧曰:士卒近家,进无必死之心,退有归投之处。
杜佑曰:战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故曰散地。
散地则无战。恐走散也。
我们总结一下散地的特征:
(1)本土作战;
(2)士兵家附近作战;
这个时候的士兵就容易逃跑,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打仗打到本土来了。很多士兵都无心恋战。都在想到自己的妻儿老母,他们都想第一时间回到他们身边,想要保护他们,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被各个击破。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无法克服这种情感上的本能。
而且在古代战争当中很多士兵是抓壮丁抓去的。在他们内心深处,并没有为国而战的觉悟。
这个时候,如果他回到了他熟悉的环境。回到他家乡附近,他们一般都会找机会逃跑。因为他觉得这个环境他熟悉,他觉得在这个环境当中,他有安全感。
而在跨省,甚至是跨国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士兵不容易逃跑?
因为在陌生的环境当中,这个陌生的环境并不能够给他们足够多安全感,只有在集体当中,只有在军队当中才能够给他们安全感,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就会牢牢的围绕在集体当中。并且希望这个集体越来越强大,这样大家都会拼命的维护集体的利益,这样的战争才会更有热情和战斗力。
嗯,所谓的散地无战,并不是说散地没有战争。而是说不要在散地进行战争。很多人以为散地是没有战争,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其实,散地无战,就是让你不要把战争放在自己的本土来。不要搞本土化的战争。这不仅会破坏我们的建筑和财产,还会降低我们的士气。
(2)什么是轻地?
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轻地则无止。
曹操曰:士卒皆轻返也。
杜牧曰:师出越境,必逢舟梁,示民无反顾之心。
梅尧臣曰:入敌未远,道近轻返。
我们总结一下轻地的特征。
(1)入人之地不深;
(2)易退难进;
其实这个时候的轻地和刚刚说的散地差不多。都是逃跑比较容易,都是对于逃跑的地形特别的熟悉,但是对于进攻的地形不熟悉。因为我们是从我们国家出来的,要到别的国家去。
我们人都有一个喜欢到熟悉的环境当中去的这种心理。比如你和一群陌生人吃饭,你比较喜欢坐在你熟悉的人旁边,这样能够给你安全感。
打仗也是一样,我们喜欢往我们熟悉的环境当中去。而对于士兵来说,熟悉的环境就是来的时候的环境,就是逃跑的环境。
对于到敌人的国家当中去打仗,这是让我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到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当中去,很多士兵就会有恐惧感。而当恐惧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产生逃跑的行为。
特别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我们往前面去进攻,敌人肯定会阻拦,只要有阻拦,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挫败感。
而对于士兵来说,前进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后退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前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后退却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士兵的情绪,不要让他们崩溃了,这就是治气。
这就和销售型的公司在培养销售员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宁愿不赚钱,甚至赔钱,也要让销售员出单,这就是治气,就是给销售员信心。
还有就是造反的也特别要注意治气,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打攻坚战,打持久战。这样士兵的士气会崩溃的。
我们在讲九变篇的不攻之城的时候,讲到了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
《张翔:让很多人糊涂的九变终于有了详解025孙子兵法》
那篇文章。在宋顺帝时期。有一个叫沈攸之的人造反。这个人非常的奇葩,他的大军打到郢(ying)城的时候,他的功曹藏寅说:“这座城,咱们不要去打,我们应该长驱直入,顺流而下,直取首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拔了刘宋王朝的根本,郢(ying)城不攻自破,传檄(xi)而定。”
沈攸之不听。觉得他多厉害呀,既然是造反,就要见一座城,打一座城。这样才显示我能耐。
结果就很悲剧。郢城郡守柳世隆顽抗到底。打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打下来,结果那些造反的士兵一看,第一场仗就这么难打,还怎么打天下?越打就越没有信心。大家都跑了。
沈攸之看这个情况不对。结果就自己到树林里面自杀了。
关于轻地的问题,吴王和孙武有这样一段对话。
吴王问孙武曰:“吾至轻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大将欲进,土卒欲退,上下异心。敌守其城垒,整其车骑,或当吾前,或击吾后,则如之
何?"
武曰:“军至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若将去;选骁骑,衔枚先入,掠其牛马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又曰:“军人敌境,敌人固垒不战,士卒思归,欲退且难,谓之轻地。当选骁兵伏要路,我退敌追来,则击之也。"
大家看一看,吴王提出这个问题,还是挺考验人的。
吴王他说:“我军刚刚进入轻地,这个时候,军心未稳,士兵都想回家,前进很困难,有敌军阻挡,但是退后比较容易。而且我们后面也没有什么险阻可以依靠,三军恐惧。我们的大将想要进攻,但是士兵想要撤退,上下异心。敌人坚守城墙和堡垒,然后排兵布阵,李勇,骑兵要么挡在我们的前面,要么攻击我们的后方。你说,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看一看孙子他怎么说的?
孙子说:“这个好办,当我们的军队到达轻地之后。如果军心未稳,我们应该快速通过,以深入敌国为要,不要纠缠,不要战争。我要攻城,不要走防守的大道。我们出兵迷惑对方,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然后再派精锐部队偷偷的绕过对方,到对方的土地上面去抢劫牛马等财物。三军看到我们取得了这样大的战果,都会蠢蠢欲动,就没有任何害怕的心思了。这个时候我们再把精锐部队分出去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如果对方要找我们的报仇,我们就可以打一个埋伏,这个时候不要怀疑,不要迟疑。如果对方没有过来找我们报仇,我们撤退就是了。快速通过轻地。”
这就是轻地以及轻地的应对原则。那下面我们会讲争地。
(3)什么是争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
曹操曰:可以以少胜多,以弱极强。
争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种地方一般会称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之地。
比如杜牧就举了一个例子。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之前,苻坚派大将吕光讨伐西域。不料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
苻坚失败,他手下手握重兵的一些将领,就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吕光从西域回来,军队到达宜禾。苻坚手下的凉州刺史梁熙,想要想办法,拒绝吕光入关。这个时候苻坚手下的高昌太守杨翰就说:“吕光这个时候刚刚平定西域,兵强气壮,其锋芒不可挡。就像流沙骑士难测。高梧谷口,是险要之地,最好我们先把守,然后我再控制对方的水源。这样到他们既困且渴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投降倒戈。如果你觉得高梧谷口太远,不方便防守。我们也可以占据伊吾之关,也一样可以拒守。如果这两个关口我们都没有占领,则任何的计谋都没有办法施展。这就是地有所必争,是必争之地呀。”结果苻坚手下凉州刺史梁熙没有听从高昌太守杨翰的建议。就被吕光消灭了。
原文是:
杜牧曰:必争之地,乃险要也。前秦苻坚先遣大将吕光讨西域,坚败绩。后光自西域还,师至宜禾,坚凉州刺史梁熙谋拒之。高昌太守杨翰曰:“吕光新定西国,兵强气锐,其锋不可当,若出流沙,其势难测。高梧谷口险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彼既困渴,人自然投戈。如以为远不可守,伊吾之关,亦可拒之。若废此二要,难为计矣。地有所必争,真此机也。“熙不从,竟为光所灭也。
韩信的井陉(xing)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对手赵国主帅陈余没有听信手下广武军李左车的建议,占据井陉,坚守不出。他认为韩信兵少且疲,不应该避而不击。结果他放弃了地利,主动出击。被韩信背水一战,打得大败。
这就很符合之前我们的文章
《张翔:新手杀敌,高手败敌,顶级高手诱敌010孙子兵法》
。这位赵国的主帅陈余就是杀敌心太重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新手。对于争地,我们看一看孙子和吴王的对话。就知道新手和顶级高手的区别。
新手杀敌,高手败敌,顶级高手诱敌。
吴王问孙武曰:“敌若先至,拒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
吴王问孙武:“如果在争地这个地方,敌人先到了,他占据地利拒守。然后每天勤奋的操练士兵。或者主动攻击或者防守,就是防备我们偷袭,那该怎么办?”
武曰:“争地之法,先据为利;敌得其处,慎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曳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我取,此争先之道也。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斗,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
孙子说:“在争地的处置方法都是先到先得利。如果敌人先到,我们就要慎重,不要去攻击。而是要假装败逃,诱使他出来,然后我们再攻击他最心疼的地方。在马车后面拖一些柴草,去迷惑他的判断。(这个前面相离三十二法有讲过,古代战争当中有根据烟尘的形状判断军队的情况的方法。)然后我们就把我们的精锐部队派出去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我们攻他的必救之地,他从争地出来,如果救他的必救之地。他想要我们就给他,他放弃争地的严防死守,我们就去抢夺,这就是争先之道。如果是我先占领争地,敌人用这种方法对付我们。我们就选精锐部队固守争地,然后派骑兵去追击,沿途的险阻,我们设置埋伏,如果敌人回头和我们战斗,我们就且战且退,然后伏兵从旁协助,此全胜之道也。”
你看,孙子不是一上来就杀敌吧?那是新手干的事,孙子一上来是诱敌诱敌诱敌还是诱敌,是致人而不至于人。
所以,我说新手杀敌,高手败敌,顶级高手诱敌。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
我得到也有好处,敌人得到有好处,这是争地,在争地就不要进攻。
(4)什么是交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交地则无绝。
曹操曰:道正相交错也。
杜牧曰:川广地平,可来可往,足以交战对垒。
交地就是无险可守之地。
还记得前面相敌三十二法当中说:“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那交地就是属于通形中的一种,而且是属于无高阳可占的情况。
这个时候最好就是要保持联络。不要被别人各个击破。不要被别人分割包围。而且最好还有一个快速反应部队能够快速的救援。
吴王问孙武曰:“交地,吾将绝敌,使不得来。必令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绝通路,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敌人已备,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
吴王问孙武:“在交地这种情况,我想要断绝对方来去自如的情况。我必然会令我军边城加强守备,高筑城墙,断绝对方的通路,加固我的要塞。如果我没有先做成这件事情,敌人就已经有了防备,他可以来,而我却不可以往,我军和敌军又势均力敌,该怎么办?”
注意,吴王所的“彼可以来,我不可以往”这在相敌三十二法当中没有,但是经过我们补全,已经有了。
我难以往,彼可以往,曰难。
难形者,可以往而不往,强击之,死不足惜。
所以孙子的应对办法就是:诱敌之计。
武曰:“既我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可以有功也。”
孙武说:“既然我不可以往,敌人却可以来,那我们就把我们的士兵化整为零,藏起来。因为我们防守久了,就肯定容易懈怠,所以我们就示弱。能而示之不能。敌人如果来攻打我们,我们就设下埋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可以建功。”
(5)什么事衢(qu)地?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
曹操曰: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也。先至得其国助也。
杜牧曰:衢地者,三属之地,我须先至其冲,据其形势,结其旁国也。天下,犹言诸侯也。
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
吴王问孙武:“衢地必先。若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何?”
吴王问孙武:“衢地必然要争先,如果我们路远后出发,虽然乘车驾马,也不能先到,该怎么办?”
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所谓先者,必先重市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已属矣。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犄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
孙武说:“衢地就是诸侯都在附近,参差不齐的接壤,四面八方都有诸侯可以进入。而我和敌人势均力敌。旁边还有其他接壤的国家。那么所谓的先者。不是先到者。而是先用重利派使者结盟旁国的人。这样虽然我们的军队后到,但是这块地归属于我,已经是众望所归。我有诸侯国的帮助,敌人失去诸侯国的帮助。我与诸侯国形成犄角之势,只要我们敲骨齐攻,敌人就会感到惊恐,害怕不知道该怎么阻挡。”
所以说,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
(6)什么是重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重地则掠。
曹操曰:难返之地。
大家还记得我补全的“地形十九”吗?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所以,其实重地也可以看做事挂形。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我们攻击很容易取得胜利,如果敌人有防备我们攻击的话,就容易被包围,这个时候就只有打游击战,在敌人的领土上面搞破坏,掠夺粮食。这就是重地则掠的原因。
李筌曰:坚志也,白起攻楚,乐毅伐齐,皆为重地。
我们到重地去攻击,其实就是坚定我们的志向。就是背水一战了。就是破釜沉舟了,勇往直前,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因为失败的后果很严重。
◎白起攻楚。
比如白起的攻楚之战。就是鄢(yan)郢(ying)之战。
在周赧(nan)王36年至37年,也就是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领军队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yan)和都城郢(ying)。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注:鄢,就在今天的湖北宜城东南。郢,在今天湖北江陵西北。)
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了攻楚的战略性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希望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处楚国境内。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战,秦国获得楚国大量土地,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乐毅伐齐。
乐毅伐齐,是在燕昭王28年,也就是公元前284年。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齐、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了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领燕军乘胜攻克了齐国72座城池,直入都城临淄。并且烧毁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聚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的齐国仅剩莒(ju)和即墨两城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燕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接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中了田单的火牛阵,生死军败。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乐毅解职之后,燕惠王企图将他召回都城,而乐毅担心被杀,所以投奔了赵国。
这个田单的故事前面我们讲过。详细可以阅读
《张翔:什么是诡道,很多人都理解错了005孙子兵法》
第三条:千牛俱奔,田单之权也。我们接着回到什么是重地的问题上来。
何氏曰:重地者,入敌已深,国粮难应资给,将士不掠何取?
梅尧臣曰:去国既远,多背城邑。粮道必绝,则掠畜积以继食。
总结一下,在重地,就是在敌国的腹部地带,这个时候我们的后勤是跟不上的。一是因为距离太远,二是因为敌国阻挠。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因粮于敌。就是在敌人的土地上面抢粮食。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有重点讲述因粮于敌。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吴王问孙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逾越,粮道绝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欲食于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
吴王的要求还是挺多的。他说:“假如我现在带着兵,深入到敌人的腹部地带,也就是重地。我犯了很多军事上的原则性的错误,让我们的粮道不通,断绝在塞外。但是我现在想要想办法回去,大势之下又没办法做到。想要因粮于敌,又想要保持住现在的兵力不被围剿,我该怎么办?”
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则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士卒无归意。若欲还出,即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久。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扬其尘埃,以牛马为饵。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
应,其败可知也。”
孙武说:“凡事面对重地这种情况,士卒一般都是失去了勇气(很多地方解释轻勇,是轻捷勇猛,但我觉得应该是失去了勇气。轻生就是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轻勇怎么就变成了轻捷勇猛?当年共产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都失去了勇气,都失去了希望,比如林彪。才有了毛主席最经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重地,这就是一个被四面埋伏的情况,怎么看怎么没活路,基本上大多数的士兵都失去了生的希望和勇气,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是不可能轻捷勇猛的。如果在重地,在一个充满绝望的环境他还满怀希望,在一个充满悲观的环境他还持续的保持乐观,那他根本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士兵,他应该是一名伟大的领袖)。后勤如果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只能够靠掠夺继续维持。下面的士卒无论是得到了一粒米还是一匹布,都应该让他上缴国家(军队),上缴的多的,我们重重有赏。这其实就是物质的再分配过,这样一来,士兵回去的愿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大家都想,好不容易下海一次,来一回必须捞一笔大的。如果我们要回去,我们出去回来都要多加戒备,挖深沟,高筑墙,让敌人以为我们要打持久战。敌人就会怀疑我们有了另外的粮道,他们就会放松甚至解除对于现有粮道的扼制情况,我们就可以派一些轻装部队偷偷的前进,衔枚而行,到地点了扬其尘埃,用牛和马作为诱饵,引诱扼守粮道附近的部队。这些部队若是出来,我们就敲鼓持续的引诱他,然后安排一些伏兵,让他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中埋伏。这样内外呼应,敌人的失败我们就可以预知了。”
总结一下孙子的方法:
第一:所有抢劫所得全部上交。
第二:对于优秀者大力奖赏,给他更多的奖励。甚至比他上缴的更多,激励更多的人努力的去抢夺,物质的再分配。
第三:深挖沟,高筑墙,让敌人误以为我们要打持久战,然后让敌人再推断出我们有其他粮道的可能性。
第四:让敌人对于现在扼守的粮道放松重视程度甚至撤防。
第五:如果敌人不撤防,只是放松重视程度。我们就派轻装部队,带着牛和马去引诱他们。让他们从现有的岗位上擅自撤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持续鸣鼓的方法刺激对方,给对方指明我们的逃跑路线。
第六:敌人如果受不了诱惑,跟着我们来了,我们就按计划的时间,把他带到提前计划好的地点,打开一个埋伏。
第七:如果我能比你充足,其实还可以同时对于粮道留守士兵进行攻击。
第八:打通粮道,随时回归。
(7)什么是圮(pi)地?
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pi)地;圮地则行。
曹操曰,少固也。
还记得“九变”吗?
圮(pi)地无舍,衢(qu)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当时说不要再圮(pi)地驻扎。现在说不要再圮地停留。详细的内容可以看以前的文章
《张翔:让很多人糊涂的九变终于有了详解025孙子兵法》
。还记得“四军之利”的“处斥泽之军”吗?
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这里也强调,唯亟去无留。斥泽,也是属于圮地。
详细的内容可以看以前的文章
《张翔:所谓的驻军原则就是找一块风水宝地027孙子兵法》
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圮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久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在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
先解释一下隘(ai)形。
还记得我补全的“地形十九”吗?
原文: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补全:我先居之有利,敌先居之有利,曰隘险。隘形需重兵,险形需高阳。隘形有重兵勿从,无重兵可击。险形居高阳去之。
详细的内容可以看以前的文章
《张翔:孙子兵法逻辑最混乱的一篇已被补全031孙子兵法》
吴王问孙武:“假如我的部队已经进入到圮地,山川地形险恶,道路难行。而且我们走了很久了,士兵也比较疲惫。前面有敌人,后面有伏兵,左边有敌营,右边有敌阵。敌人还派骑兵部队在隘形拦截,我该怎么办?”
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
孙武说:“我们可以先派出轻车,前进到我军前面十里左右,寻找险要的地方,等待敌人,和他接战。后面的部队作为奇兵,左右迂回,四处观察,寻找敌人的空隙进行突破。然后与前面的部分会合。前后夹击。直到疲倦的时候才停止攻击。”
(8)什么是围地?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围地则谋。
李筌曰:动难也。
何氏曰:围地入则隘险,归则迂回,进退无从,虽众何用?能为奇变,此地可由。
围地,就是走入了一个无法展开的地形,被困在地形当中去了。
要了解围地,还可以看“九变”的内容,详细内容在
《张翔:让很多人糊涂的九变终于有了详解025孙子兵法》。
文章有总结一下围地的特征:
一是居四险之中,敌可往来,我难出入。
二是往返险迂。
三是前隘后固之地。
总结一下,围地就是短期来看,没有其他后顾之忧,能够持续防守,但是无法自由与外界联络沟通的地方就是围地。
当我们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要想一些奇谋妙计,打破被隔绝的状态。
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绝我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
吴王问孙武:“我进入围地,前面有强敌,后面有险阻,敌人还断绝了我的粮道。还利诱我军,破坏我军的军势,但是敌军就是是鼓噪不进,以便观察我军的弱点,我该怎么办?”
武曰:“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并炊数日,
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则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我则前斗后拓,左右犄角也。"
孙武说:“在围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阻塞隘口。不让敌人攻进来,也显示我们并不准备冲出去的意图,这样我们的士兵才会军心稳定,万人同心。然后我们一次准备几天的伙食,后面几天不要生火造饭,让敌人以为我们没有粮食了。然后示弱,表现出毁乱寡弱之形。具体做法可以参考相敌三十二法。每个都来一遍。表演给敌军看。让敌军放松警惕。然后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激励士兵,依托左右险阻地形,精锐尽出,一鼓作气冲锋前进。敌人如果来抵挡,马上强攻,务必要突围出去。前锋猛斗,后军扩大战果。左右两军策应,倾巢突围,一鼓而下。”
注:相敌三十二法可以看以前的文章
《张翔:三十二种方法神预判你的对手(1)028孙子兵法》
《张翔:三十二种方法神预判你的对手(2)029孙子兵法》
《张翔:养猫养狗不如养员工养粉丝养客户030孙子兵法》
又曰:“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索我以旗,纷纭若乱,不知所之,奈何?"
吴王又说∶“敌人如果在围地,被我围起来了。潜伏很深,计谋也很多。用小利诱惑我们,像上面说的一样,演戏给我们看,旗舞得乱七八糟的,好像已经乱了,无法判断他们要干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办?”
武曰:“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阵而勿搏,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
孙武说:“我们可以派几千个小分队带着旌旗,分别把守各个要道,显得我们兵力很多的样子。然后派轻兵挑战,主力严阵以待,不要和他短兵相接,如果短兵相接了就先稳住阵脚不要后腿,这样一来,他什么阴谋诡计都没用了。”
(9)什么是死地?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死地则战。
曹操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则有碍。
李筌曰:阻山背水食尽,利速不利缓也。
梅尧臣曰:前不得进,后不得退,旁不得走,不得不速战也。
九变里也讲过死地。
回顾一下死地的特征:
一是必死之地。
二是前后有碍。
三是死战则生,不速战则气衰粮绝。
所以,死地就是前后有碍,必死之地,速战则生,不速战则气衰粮绝之地。其实就是没有进退之地,没有补给之地。就是死地。
详细内容可以看以前的文章
《张翔:让很多人糊涂的九变终于有了详解025孙子兵法》。
李靖讲了七种容易进入死地的情况。
一,或有进军行师,不因向导,陷于危败,为敌所制。(不用向导,不熟悉地形)
二,左谷右山,束马悬车之径;(走了不由之途,有了一条约束马的能力,摆不开车的路。)
三,前穷后绝,雁行鱼贯之岩。(还是不由之途。前后都没有路,只能一个个的通过的悬崖。)
四,兵阵未整,而强敌忽临,进无所凭,退无所固。(没有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没有掌握战争的主动性,没有准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五,求战不得,自守莫安,驻则日月稽留,动则首尾受敌。(求战,打不了敌人,或者别人不和你打。防守,无险可守。驻扎,旷日持久,没有转机?行动,前后受敌,动弹不得。这还是没有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没有掌握战争的主动性。)
六,野无水草,军乏资粮,马困人疲,智穷力极。(人无粮马无草,人困马乏,智穷气短。没有后勤保障。)
七,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如彼要害,敌先据之,如此之利,我己失守,纵有骁兵利器,亦何以施其用乎?(失去地利)
若此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当须上下同心,并气力,抽肠溅血,一死于前,因败为功,转祸为福。
就死地的情况,吴王也问过孙武。
吴王问孙武曰:“吾师出境,军于敌人之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溃围,则如之何?”
吴王问孙武:“我军被包围在死地,被重重包围,我想要突破,但是四塞不通,又想要激励士兵拼命突围,我们该怎么办?”
武曰,“深沟高垒,示为守备;安静勿动,以隐吾能;告令三军,示不得已;杀牛燔(fan)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填夷井灶,割发捐冠,绝去生虑,将无余谋,士有死志。于是砥甲砺刀,并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噪,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孙武说:“我们深挖沟,高筑墙,向敌人展示我们要坚守的决心,然后安静不要动,隐藏我们的能力。能而示之不能。然后开始开动员大会,告诉士兵们危急的形势。杀牛烧车,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大家吃一顿大餐,准备做一个饱死鬼。把多余的粮食烧了,把取水的水井填了,把生火的灶毁了,不准备做下一顿饭。大家都把头发剪了,把帽子扔了。通过各种行动和仪式让士兵没有胆怯,没有多余的想法。当将军也有多余的想法,士兵们只有拼死勇气。然后磨好刀,穿好盔甲。把气和力聚集在一处,用奇正之法,一鼓作气打下去。敌人也会害怕不知道该怎么抵挡。然后把精兵分出去做奇兵,快速的攻击对手的后方,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就是失道的求生之法。所以说,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吴王又曰:“若吾围敌,则如之何?“
吴王又问孙武:“他说,假如说,是我们围困上面这样的敌人,该怎么办?”
武曰:“山峻谷险,难以逾越,谓之穷寇。击之之法,伏卒隐庐,开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透出,必无斗意,因而击之,虽众必
破。"
解读这一段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我们讲的对待穷寇的原则,就是“八勿”的“穷寇勿迫”。以及围攻的原则,就是“八勿”的“围师遗阙”。
详细的文章可以看
《张翔:如何运用夺心夺气助你事业成功024孙子兵法》。
孙武说:“山峻谷险,敌人难以逾越,这个时候他们就是一群穷寇。根据八勿的原则,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我们应该偷偷的派兵躲在一些险要的地方,然后让开一条路,给敌人一条生路。充分的激发敌军的求生欲,这样他就没有了丝毫的战斗力,这样我们只需要在后面慢慢的蚕食对方就可以了,就算对方人多势众,但是我们也可以取得胜利。”
《兵法》又曰:“若敌人在死地,士卒勇气,欲击之法,顺而勿抗,阴守其利,必开去道,以精骑分塞要路,轻兵进而诱之,阵而勿战,败谋之法也。”
《兵法》也说过这种情况。假如敌人在死地,我们又把敌人团团围住,不给他们一点生路,他们必然就会有拼死之心。所以我们应该顺从他们逃脱死地的想法,而不是和他们对抗。我们只需要把守险要,避开他们逃跑的路线,然后派精兵在他们逃跑路线的前方险要地带把守,然后派小股部队引诱对方,只挑衅不战斗。这就是破坏对方计谋的办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张翔。读一本书写一本书概念创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