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感慨,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年。
不管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多少,也不管对于未来还有怎样的憧憬,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总会感觉:世界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有人用“中年危机”一词,来形容人到中年的迷茫和无奈。
但是我们也要想到,正如一天里有朝阳初生,有骄阳当空,也有夕阳西下,时光永远不会回返,既然已经走到了生命的这个节点,我们就要努力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一个合拍的状态。
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道德经》,或者年轻时读过但没读懂,那么现在再去读读这本书的话,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一、阅历多了,话自然少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就是你的财富。年龄和阅历并不总是成正比,而一个阅历丰富的人有一个最显眼的标签:话少!
《道德经》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因为经历了很多,所以知道有些话不该说,有些话不必说,有些话可以缓点说,而对现在就非说不可的话,也可以谨慎地说。
二、主动减损自己的欲望
人到中年,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事业有成,实现了财务自由,但相比于年少时的自己,行为上更加自由了,所以对中年人来说,更应该依靠自律,主动减损自己的欲望。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到中年,知道自己精力有限,不再沉迷于年轻时的嗜好,这反而是一种解脱,让中年的我们活得比年轻时更明白,也更自在。
三、人生仍有追求,但首要追求是健康
年轻时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追求的事物很多、很杂,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健康,对于何为“身外之物”,也没有多少概念。但是到了中年,情况一定会发生变化。
《道德经》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到了中年,人要学会做减法,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还要弥补年轻时肆意挥霍的健康。
“有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强”,这在年轻人眼里是句笑话,在中年人眼里却是大实话。
四、不顺眼的人少了,不顺心的事淡了
年轻时往往追求的是“个性”,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事不顺心。但是到了中年,看待人和事,都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道德经》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中年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开始跟这个世界和解,追求“玄同”的状态。我们渐渐明白,世界上只有三种事,一种是“我的事”,我必须负全责!一种是“别人的事”,勉强不得!还有一种是“老天爷的事”,更不是我能决定的。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是有多少不如意,是源于我们太想勉强别人顺从自己,又不愿接受无力改变的事实呢?做好“我的事”,才是正解。
所以,人到中年,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不管是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以一种更平和、淡然的心态,为自己减压,轻装上路,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更多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一起读国学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