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强手如云,而谋士也各个了得。
其中有一位青年才俊,亡年只有三十八岁,但他在从征十有一年的生涯中,却多立奇勋,惊为天人,叹为观止!
在几次重大的历史关头,连曹操都犹豫未决时,而他却总能高屋建瓴,纵观天下,分析利弊,为曹操做了最好的心理疏导、精神引领!
曹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朽的功勋!
书中对他的描写虽然非常少,但就这仅有的几个情节,足以冠压群英、名垂青史了!
他是谁?
他就是谋士的杰出代表郭嘉。
图片来自网络一次重大表现:是在袁绍写信给曹操,要借粮借兵,出兵攻公孙瓒。曹操觉得袁绍傲慢,很想讨伐他,但是又怕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时郭嘉的一番慷慨陈词,纵论天下大事,一下使曹操醍醐灌顶,下定了决心!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经典论述!
郭嘉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
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图片来自网络此时曹操笑着说:“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
意思是说:像你所说的,我完全可以抵挡他了!
这段长篇宏论,不仅让曹操产生了必胜的信心,而且让上下左右产生了共识!
另一位谋士荀彧也说:“郭嘉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
郭嘉继续说:“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
郭嘉不仅给了大家信心,而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于是,战事的结果不出郭嘉所料!曹操擒获了吕布,战略战术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并逐步掌握了中央政权。
在这其中,也穿插了一次对郭嘉的侧面描写。
就是孙策的使者从许昌回来,把曹操那边情况讲给孙策听时,也写到了郭嘉。
书中是这样说的:“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
孙策说:“郭嘉曾有何说?”
使者说:“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我觉得太佩服郭嘉了,天下人都知道孙策的神勇善战,连曹操都惧怕。
可惟有郭嘉,对孙策了如指掌,弹指一挥间,他觉得孙策只不过是年轻、无备、性急、少谋、匹夫之勇而已!
其气概、气势,足以以“精神领袖”誉之!
除了对孙策的评点句句到位之外,对孙策的命运归宿也已料定,预言他最后会死于小人之手!
而孙策的结果真是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郭嘉最最出彩、大放异彩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时,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已到了最后关头,可曹军在西击乌桓的事上,产生了分歧和动摇。
曹洪等说:“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我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我救应不及,为祸不浅矣;请回师勿进为上。”
这时又是郭嘉斩钉截铁、一锤定音。
“诸公所言错矣,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猝然击之,必可破也。
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
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又是寥寥几句,可谓金玉良言!帮曹操分析了时势,敌方会内哄的原因,并为大家做了最好的心理疏导和战前动员!
这是不是最好的精神导师?甚至于精神领袖嘛!
即使在这次远征中,郭嘉因水土不服,染病,继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曹操到易州,再见郭嘉时,郭嘉已死数日。
曹操往而祭之,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曹操给予了郭嘉多高的评价!
同时,回头看了一下众官,继续说:“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郭嘉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意思说,本来我要把身后事全部托付给郭嘉的。
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独一无二,无人能替代!
就在郭嘉临死前,还留了一封书信给曹操,这是郭嘉给曹操献的最后一计。
就这一计,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坐山观虎斗,轻松平定了辽东。
曹操不得不佩服郭嘉的料事如神,毕生才华!
连后人有诗赞曰: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这位青年才俊,已然成了定海神针。连老天都妒忌了!可叹英年早逝!
能这样分析时势,纵论天下,每每在将帅重大决策犹豫不决时,有理有据,拍板定案。就在今日之商战中,又何尝不急需这样的人才、人杰呢?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