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一六) 【原书卷九·五五】
云间沈大成,字学子,皓首穷经,多闻博学;尝见古庙有九原丈人之碑,不知所出。后阅《十洲记》,始知乃海神,司水者也。因作《九原丈人考》一篇。《赠邵檀波》云:“异书勘后兼金重,古砚磨多似臼深。”《即事》云:“楼头风定钟初动,湖上云开舫渐行。”
云间,旧时松江府的别称。松江府约为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直至海边的整个区域。府治在华亭县,即今上海市松江区。“云间”别称由来:西晋文学家陆云是华亭人。他到京城洛阳,遇见洛阳名士荀鸣鹤,彼此互通姓名。荀说:“我是日下荀鸣鹤。”陆说:“我是云间陆士龙。”“日下”是太阳之下,即皇帝直接统治之下,可以作为首都的代称;而“云间”只是取“云从龙”之义,应当不可用作地名。后来云间成为松江的别称,比如“云间第一楼”、“云间三子”、“别云间”。通常也是用于文学上居多。
沈大成,(1700—1771),江苏华亭人,字学子,号沃田。康熙诸生。初以诗古文名于江左,兼通经史、天文及算学。游幕粤、闽、浙、皖四十年,晚游扬州,与惠栋、戴震等人交往,益潜心经学。曾校定《十三经注疏》、《史记》、《前后汉书》、《文献通考》、《音学五书》、《历算丛书》等多部书籍。有《学福斋诗文集》。
九原丈人,指海神。《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玉石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十洲記》,又名《海内十洲记》。旧题汉东方朔撰。《四库提要》称“是书盖六朝人所依託,一卷。” 《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书中对道教宫室、道教人物叙述颇为详细,其他奇事异闻亦充满道教气息,故清代有人指出它“好言神仙,字字脉望”,乃“道家之小说”。
邵檀波,清代诗人,与方薰等有交往。
《邵檀波见访》:兰茗碧海几清吟,独向湖山倡正音。江左才名归杜牧,邺中词客说陈琳。异书勘后兼金重,古砚磨多似臼深。肯念旅人山馆寂,一瓻容借愿相寻。
兼,汉字,主要字义是加倍意思,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也有兼有主次之分,如董事长兼经理,通常给人感觉前者主后者次这样的感觉;其字面上同样有“和”的意思,表示同时涉及、处理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的意思,如:兼职、软硬兼施、德才兼备。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诗有妙趣,常因为诗句与事迹相契。而事迹流传是否广泛,则对于能否体会诗句妙处有极大关系。多数人能够记诵与感叹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因为对垓下之战事迹熟悉。在读到当代林散之《项羽庙》:“壮士两行泪,美人一寸心。至今江上水,呜咽作哀吟。”眼前又浮现出霸王别姬的场面,难免唏嘘。而本条诗话所记载沈大成“异书勘后兼金重,古砚磨多似臼深”一联,若不是前有铺垫,则恐怕难以体会其妙。因此,在诗词创作选取人物、事迹时,除了针对特定读者的诗,可以选取互相都熟悉的人物、器物、事物之外,一般应该选用公众比较熟知的人与事,避免知音难觅,缺少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