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笔墨史书历史有意思
秦始皇死后两千多年里,尸体腐烂了吗?其实,在中国早就有了答案

秦始皇死后两千多年里,尸体腐烂了吗?其实,在中国早就有了答案

作者: 笔墨史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1:41 被阅读27次

    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注定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诞生了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出现,对后世及世界文明具有重要影响。他在国内是位人尽皆知的人物,即:秦始皇,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创立者,预示着不同时代的来临。

    秦始皇,名为嬴政,秦朝未创立时,他是诸侯国秦国的国君,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自此便制定远大战略目标,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先后覆灭六大诸侯国。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覆灭时,秦始皇正值三十九岁,至此,统一大业目标完成。

    为了稳固统治,他先后制定并实行了诸多法令、政策,对于后世具有深远意义。

    秦始皇由于晚期的大兴土木、征召劳役,因此也背上了“暴君”之名,遭受了千古骂名。但不可否认,他对于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秦始皇丰功伟绩可谓前无古人。无论是统一思想,还是中央集权制度,皆影响后世长达两千多年前,其一手创立的国家管理制度,更是奠定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后世仰慕他功绩的同时,亦对其产生诸多好奇。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帝王,他的身上难免会有传奇色彩,纵观其一生,留给了后世太多不解谜团。

    这其中,他死后留下的巨大陵寝就神秘莫测了。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

    关于秦始皇陵,千百年来一直围绕着无数的传说故事,如项羽入关后,先是对城内洗劫一空,而是又将目标瞄向秦始皇陵,周边地面建筑皆被付之一炬。其后,项羽率领30万人挖掘秦始皇陵,在挖掘过程中,一只金雁极速从里面掠出,奔着南面方向飞去... ...

    光阴似箭,一眨眼几百年过去,正值三足鼎立时期,有天,朝中有名官吏叫做张善,别人送给他一只金雁,通过对上面的文字分析,张善猜测出这只金雁出自秦始皇陵... ...后世这种有关秦陵的传说,可谓是数不胜数,这恰好说明秦陵的神秘。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脚下,规模庞大,呈长方形形状。它的中间位置是一座突起的“山丘”,即封土堆,封土堆之下,就是埋葬秦始皇的地方。整个陵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地宫,位于整座陵园的中心位置,整座陵园布局庞大严谨,设计科学规范,整体可分为三部分。

    内城,城墙周长约3000米;外城,城墙周长约6200米;外城之外的区域,面积最大,分布设施多样。封土北侧为寝殿礼仪建筑群,饲官建筑群。封土的四个方位分布有大量陪葬坑、陪葬墓,内城与外城相交处,密集分布着各类设施,如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俑坑。

    秦始皇陵园布局复杂,封土、地宫、内外城等设计,皆与先秦时期的国君陵园不同。通过史料可知,秦始皇陵园的建设,是仿照当时秦咸阳城的布局。换言之,整个庞大的地下王国等于是翻版的“咸阳城”。

    其实,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但秦始皇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

    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事死如事生,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不甘心就此离去,将生前拥有的一切带入地下,也能令人理解。

    这座复杂幽深的秦始皇陵,留给了后世诸多猜想,尤其是核心部分地宫,更是神秘诡异,引人遐想。

    首先,地宫深度是多少?根据现代考古科学给出的资料:整个建筑东西方向长约260米,南北方向长约160米,总面积约41600平方米。毋庸置疑,秦陵地宫是秦汉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地下宫殿。如果以足球场相比较,它大致有五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须知,这只是秦陵的核心部分地宫的面积而已。整个秦始皇陵园面积,高达52平方公里。司马迁曾说,修建地宫时,曾达到“穿三泉”的地步。另有古书称,秦陵地宫“已深已极”,显然当时已经挖到最深的程度,以至于无法再往下挖了。那么,秦陵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专家曾进行过实地测量,得出数据:“地宫深度应该在千米左右,这在我们常人看来极为不可思议。”假设,地宫深度达到千米,它已经超越了陵墓与北面渭河的最大落差,会导致地宫的水无法排出,甚至会出现渭河的水倒灌入地宫中。

    这是一种大胆假设,我们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挖掘出上千米的地宫,太过奇幻。近些年来,国内考古界、地质界多次对地宫进行钻探,根据最新结论可知,地宫实际深度约26米,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深,地底与地面的最大落差距离也不过37米。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这一推算数据应当不会有太大失误,不过,若是追求具体数值,我们还需要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在秦始皇陵墓中,总共有几道门存在呢?2002年9月,全球网友通过直播,得以看到当地考古学者探访金字塔整个过程。当时进入洞中的并非人类,而是出于安全考虑,由机器人代为进入金字塔。入口是金字塔第一道石门的洞口,机器人进入后,轻松通过第一道门。

    但是,不久后,又遇到第二道门,寻路无果,机器人只好原路返回,而此次对金字塔内部的探测,只能宣告失败。金字塔与秦陵相同,皆是数千年前建造的陵墓。我们知道金字塔地宫至少有两道门,那么,秦陵地宫会与之相似吗?

    司马迁早就将答案告诉过世人,根据他的论述,地宫下方共有三道门:第一道就是中门,棺椁及陪葬物品,都聚放在中门旁边,修筑地宫的工匠们则在中门后面劳动。除此而外,还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共称为“地宫三道门”。

    还有一个问题,司马迁所说的“上具天文”到底代表着什么?此谜团主要来源于《史记》,考古学家根据内容推断,此话应当指的是地宫内绘制的日、月、星象图。如果,此推断为真的话,秦陵地宫中,极可能存有考古价值巨大的壁画。

    像之前的西安汉墓,就有类似的壁画,上为“天文”,分布有日月星河;下为“地理”,分布为江川河海。考古学家认为,秦陵地宫中应该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象征着秦始皇即便葬于地宫,依旧可“仰观日月,俯察河山”,统治着秦室江山。

    陵墓中的水银是否真的存在呢?此记载同样来源于《史记》,司马迁记载,秦陵地宫中存有大量水银,以此象征为“江河山川”。考古人员虽然没有亲见这种场景,但通过对地宫上方封土堆的检验,发现部分土壤确实存在汞含量超标,说明《史记》中的记载是可信的。

    大家很好奇,到底地下存在多少宝贝?秦陵地宫的珍宝,千百年来牵动着后世的心,人们对于地宫中的珍宝十分好奇。根据已知资料,秦陵地宫中有“金雁”、“珠玉”、“翡翠”,这是司马迁记载的信息。

    我国考古学者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同样有着不少发现,如:地宫西侧出土的大型彩绘铜马车,造型别致,装饰华丽,蕴含了古代百姓的智慧。除此之外,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金、铜等不同材质的车马。

    那么,秦始皇死后,他下葬时的棺椁是铜制还是木制的呢?这点司马迁倒是没有准确描述,仅是留下了一个模糊说法。《汉书》中的描述是“漆涂其外”、“饰以翡翠”,可见,棺椁表面涂有土漆,考古学者推断,石棺与铜棺皆无需使用土漆,只有木棺材选择这种。

    由此推断:秦始皇的棺椁是为木棺。

    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不是封死的?秦朝之前的墓穴多为竖立墓穴,两边仅留有送葬人员离开的通道。待棺木放入后,上方则直接封土覆盖,并无空余留出。如果地宫也是采取这种下葬方式,显然是没有空间的。

    不过,据秦朝丞相李斯向秦始皇的汇报称:“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可以推断地宫是空的。整个陵园之下,是一座真空式地堡建筑,李斯绝不至于对秦始皇撒谎,可信度较高。

    那么,秦始皇陵墓真的如书中记载有很多机关暗器吗?根据司马迁所说,地宫中极可能存有机关暗器,作为防盗之用。自动发射器,就是一套连射暗弩,设定触发方式,以达到自动连射的目的。如果地宫中确有此物,应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机关暗器。

    最后一问,始皇帝尸体是否完好呢?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一具“女尸”,尸骨保存较为完整。由此,人们推断,秦始皇遗体处于地宫的真空状态下,极可能会保存至今。

    马王堆汉墓,距离秦始皇时期不过百年,既然女尸能够经历数千年而不腐,秦始皇的遗体长期处于密闭空间内,自然能够保存完好。

    关于秦始皇陵,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其实,以上这些只是整个地宫谜团的一部分,笔者相信真正未知的谜团,藏在地底深处,待将来科技达到先进水平,足够保护出土文物时,再行发掘陵墓,这些未知自然会等到真相出现。

    参考资料:

    『《秦始皇陵探秘》、《史记·秦始皇本纪》』

    (我是笔墨,欢迎点评、关注。公众号:bimoshishu,欢迎免费订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始皇死后两千多年里,尸体腐烂了吗?其实,在中国早就有了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p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