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时,又发烧又头疼,但没几天就过去了;可这次二阳都一个多月了,还没有好利索。
主要是咳嗽,喉咙里有痰;多数情况不是很严重,但总感觉嗓子里有异物,尤其早晨起床后,咳出来点痰才会清爽些。
咳嗽得憋不住的情况,一般都是发生在着凉之后,特别是睡觉背部没盖好的时候,马上就会嗓子发痒。不过盖好后,很快就能恢复。
这次感染没有发烧和头晕,最初也没怎么当回事,图方便,就在区卫生中心拿点药吃,不见效又往大医院跑了一趟。
大医院的专家说,卫生中心的治疗方案也没什么问题,就是药量下的有点轻。可专家开的药吃了一个星期后,也没彻底治住。
我不想连续吃药时间太长,就停下了。那天在小视频上看到有专门卖化痰止咳、治疗哮喘的药,就买了一盒吃。感觉是有些好转,但药量给的太少,只有九粒,三天就用完了,于是又买了两盒。
爱人在朋友圈里获悉,闺蜜的老公最近因为得肺炎刚去世,很是惊愕。估计也是害怕,她把我的病情给女儿讲了,女儿专门来电话把我训了一通,说我不该在网上乱买药,叫我赶快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我的气管不好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从记事时起就经常咳嗽、吐痰。那年月家里穷得连吃饭穿衣都是问题,印象中好像也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治疗过。
河南冬天没有取暖的习惯,家里也好,教室也罢,温度几乎和露天没什么两样。夏天还好过些,一到冬天就特别难受,严重时会伴有哮喘,说话上气不接下气。
鉴于这种情况,年少时就不怎么喜欢耗费体力大的运动项目。上高中时和班上一位校体操队的同学关系较好,常跟他学练单杠。练一段时间后,身体尤其胳膊明显感到力气增大,动不动就咳嗽的毛病也减轻了许多。从那以后,才渐渐对运动产生了兴趣。
在之后的岁月中,我喜欢过打排球,练过太极拳,伸胳膊踢腿、搓搓捏捏、拍打穴位的事也没少干,还做过按摩理疗,尤其“走步”锻炼和做“八段锦”体操,几乎就没间断过。
我是七一年高中一年级转学去新疆的,那里的气温冬季可达到零下几十度,但室内都有供暖设施。与老家河南相比,这种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变,对肺部疾病来说,无疑是一种保护。
虽然这种病在我身上发生的早,且从来就没有根治过;但也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老而进一步恶化,总体上是病情越来越轻。
这种不轻不重的呼吸道疾病,伴随我已经有五六十个年头了,却也始终没有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眼下已近七旬,平时不靠吃药养护,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都基本正常;没感染“新冠”之前,除受凉易引起咳嗽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我时常发自内心地感谢上苍,觉得这是老天对我的特殊眷爱,比起很多身体欠佳的同年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有时想,可能人生就那么多疾病,或早或晚都省不掉;什么时候患,患到什么程度,命运早有安排。
又觉得,这应是因为祖上积德,把福报还到了我的身上,才享受到这种一般人都求之不得的待遇。
我之所以没有再去医院继续治疗,主要是觉得医院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再说,比起从前这并不是最严重的状况。
为了宽慰家人的担心,我决定还是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离家近点、比较大而正规的“王府医院”,想挂个专家号,彻底检查检查。可在挂号处折腾了好一会儿,医生说今天的外地医保卡上不去网。
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我又问这种情况多久了,他说就今天。没办法,我只好放弃了继续等待。
出了“王府医院”,我乘公交又直接去了离女儿家不远的“航空医院”,想碰碰运气,试试他们那里的情况。
两地刚好有直达的公交车,约莫半个小时的光景就到了,遗憾的是,他们的情况和上家医院是一样的。
本来改用一下付款方式也是可以就诊的,但考虑着,医保卡里有钱,干其他事也用不成,若舍此而另花别的钱有点划不来;再说也不是什么急病,于是就决定改天再来试试。
我原路返回,中途下车又到农贸自由市场转了一圈,买了些新鲜蔬菜、水果就回家了。
像是病毒害怕医院似的,这两天的病情又好了许多,这不得不让我重新考虑前往医院检查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