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思

作者: Sencer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23:06 被阅读3次

    对生与死的思考,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能仔细去看那些答案,可能连自己都会怀疑,那些答案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吗?从东方文化到西方文化中,都有对于生死之解释,每一种解释好似都很有道理,却又让人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如隔层纱纸一般。

    如果说是完整的,那些对生与死的困惑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道曰修身养性,修炼成仙,儒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哲学家不断地追问,我是谁,从那里来,往那里去。科学家用一种不畏前路荆棘,也要探究物质真相来寻找生命的起源。

    在这些对生与死的探寻中,到底少了一些什么,让人对生与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人生苦短,极时享乐,来完成生命的旅程,于是有了各种娱乐方式,用娱乐至死来享尽生命之不可能。有人则把生命苦短视为一种恩赐,有尽浑身力量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让生命的光芒绽放至人生最后一秒。

    有一种人生是浑浑噩噩,有一种人生是洒脱逍遥,在生与死之间是对生命自由的追逐。生是起点,死为终点,对生的理解,造就了人生中前行的方向,对死亡的理解,形成了对生的新的感悟,从感悟中去聆听内心发出的声音。仅有对生的理解,只能让自己看到那些浮华,从而会在浮华中迷失方向。有了对死亡的深切感悟,才会有涅槃重生一般的彻悟。

    不可否认,死亡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人们对这种强大力量的不可掌控而无奈,这种无奈让人对人生中的各种状态有了一种解释。佛教对于生死的解释解决不了终极问题,临终关怀对于人们是一种心灵安慰。在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是不会有那一种大彻大悟之觉知,人的觉知常是在深渊中走出,从低谷中崛起,获得的一种重生之感。

    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些都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这样的众生相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为了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一些事与愿违的事,从而换取一些有限的自由,从苟且中寻找诗与远方,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用欲壑难平来维持对人生的追逐,这也是一种活着的方式。

    孰对孰错,又有谁能真的分清,在逆境中走出有之,沉沦者有之,崛起又沉沦者有之,人生百态中,什么是终极目标,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倾其一生而一往无前。没有人给你答案,答案在你每一步的人生路上,在人生的感悟中前行,探寻人生的真谛。做一束光,化身为一座灯塔,去为后来者照亮脚下的路。

    在面对生死这个问题上,每一个人都会去衡量,所得到的答案似是而非也实属正常。如果说人死如灯灭,那么一些故去的亲人的影像仍会在头脑中浮现。用佛家的四大皆空来看万事万物,那么就会有一种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万事万物的存在。

    佛教理论对那些人们不理解的事有了一个更好的解释,尤其是对死亡,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恐惧心理。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在这一种意识影响下,加剧了对死亡的畏惧。佛教思想的进入,使人们从中看到了死亡的另一种现象,通过超度亡灵,来慰籍那些亡去的人,让人们直观地看到身后之事。

    这些外在的形式,影响着人们对生前的思考,对那种仪式的追求又成了另外一种形式。人们在对终极问题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宗教信仰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但是却不能解决日益变化的当今社会问题。如今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科学思维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对于脑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的问题会思考的更加深刻。

    用学习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认知,不是用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方式去强化自己的正确性。没有一种工具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对于那些理论知识也是一样,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才可以更好的解释心中的那些疑问。

    对生与死的拷问,人们始终在寻找着答案,从儒家的不知生,焉得死的对生的追寻,回避对死亡的解释。道教的修身养性,以静修与炼丹之术来延年益寿,寻找长生之秘笈。佛教的临终关怀,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脱,各种各样的追悼仪式,让人们看到死亡之后的景象。

    如果我们不畏生死,可以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的豪迈,当万法皆空成为一种超脱,那么人生百态的众生相又该如何面对。佛曰,为人间沧桑祈福,悟世间万物,道曰,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心学,我心向光明,以格物致知来指导人生。

    如果说人生是一种修行,那么就是为了在死亡来临之际,交出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无论生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要有一番经历,在经历中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修行。

    生死之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之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gw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