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集邮
文/石岩磊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其精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且方寸之间又浓缩着有关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诸多因素,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知识讯息,再加上不断传出的造富神话,比如我国8分钱的第一轮“猴票”曾被炒到上万元,所以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人士投身到集邮的行列中来,我便是其中的一员,记得这一爱好还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时期。
那时人们同外地亲朋好友的联系主要是靠书信,而信封上五花八门的邮票让我着迷。学校宿舍楼的门厅里有一大排铁皮柜,上下分为几十个小格子,每个对应着一间宿舍,午饭前邮递员就会骑车驮着两大袋信件飞驰而来,打开柜子大门,熟练地将书信像扔飞碟似地投到信箱里去。经常有热心人帮着一起分发,我更是乐此不疲,有时宁可饿着肚子也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在楼前等候邮差的出现,貌似不期而遇间顺理成章地当了助手。
我除了负责任地分拣外,也特别留意那些自己喜欢的邮票的去向,趁同学看信时就凑过去搭讪道:“家里来信了?这邮票挺漂亮的!”一般人都会识趣地将邮票剪下来送我,有的还大咧咧地将整个信封递过来。我便把它们浸泡到清水里,过一个晚上捞出,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邮票从信封纸上揭下来,刷掉它上面的背胶,再夹到书本里阴干,一枚崭新的邮票便收入囊中。除了这种信销票,我还对盖章票感兴趣。
名胜古迹题材的邮票如果加盖了当地的邮戳就会饶有趣味,所以每有新票发行,我都会求人到相关地的邮局盖戳,自己也会在出去游玩时随身带些明信片,一路进行打卡,其中的乐趣谁玩谁知道。而且越是难收集的邮票,无论其价格多少都会格外珍贵,因为它肯定包含着不同凡响的来历,故事本身就值得玩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集邮热情日渐消退,一个主要原因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另外也是由于身边的一些事对我产生了影响。
现在书信已迅速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信销票几乎成为了历史,集邮也只是集藏崭新的邮票,失去了邮戳上的油墨香,亦没了附着在其上的鲜活故事,而邮市的凋敝更是让收藏者与经营者心灰意冷。工作后我也曾每年买本年册,但除了偶尔翻看外,再也提不起多大仔细观赏的兴致,总感觉它没有温度,不过是本精致的印刷品罢了,而一位老同志的经历更是令我对邮品兴味索然。
他是我在山东淄博工作时的同事,酷爱集邮几近痴迷,收集了几大橱子的藏品,经常参加各种专题的展览,并屡获奖项,可他病逝后,儿子对集邮索然无味,便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宝贝一一散尽。我不禁在想,自己集藏这些“画片”还有何意义?既找不到千辛万苦得来时的乐趣,又不会带来多大收益,反而给后辈增加负担,索性不再热衷于集邮,但回想起这段经历还是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
或许收藏本就是个收集快乐的过程,每次煞费苦心得来的收获都会触发兴奋的神经,仿佛成了个随时打开就会迸发出动听乐声的八音盒,而我们的一生不也是个珍藏体验的历程吗?无论是痛苦与欢愉,不管是辉煌和失意,都会化作一张张的“邮票”收录到印记的画册里,丰盈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人生不再飘渺与空虚。可以说,所有的磨难与得意都是生命的节点与纤绳,有了它们我们才会感到踏实和真切,有了它们我们方能在长又长的岁月里不再孤单。
2020.8.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