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感谢怡雯姐的建议,受益匪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题记
此文承接前两文:
在《第一性原理(一):变无知能力决定了智慧边界》中我们讲到要想要实现重量级创新,我们需要把自己变的无知,保持对事物无知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成见所限,才能给创新留下一片心灵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习惯约束,才看到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但这只是第一步破字诀,接下来是第二步立字诀。
只是清空自己的成见是不够的,还要找到驱动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动力。
它就像是先圣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一样。它是孕育一切的根基或本质,没有它大厦将倾。它也可称之为第一性原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寻找本质的方法。
01查理芒格先生的全归因治学法
芒格先生是股神巴菲特一生的铁搭档,他们在商场并肩战斗数十年。
巴菲特说:查理可以在几分钟间看透一个投资的本质。当时他们投资李书福的吉利汽车时候,查理在很短时间内就看透了吉利汽车的本质,并估计了其价值。然后他们一起做了这笔很成功的投资。
芒格先生在各处演讲时,也毫无保留的说了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套方法叫做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
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涵盖了各个重要学科基础且重要的思维模型。
比如,金融学中的复利模型,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物理学中的临界点,热力学中的熵增定律……(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具体可以参见《穷查理宝典》一书)
但是很多人对多元思维模型只理解到了其多元丰富性,却没有理解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它们是按照基础性分层的。
芒格先生说:你首先要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且基础理论或思维模型,然后我们还要用更为基础的理论解释学到的理论/模型。
这就是全归因治学法。
我们不断这样做下去的话,就能够找到我们当前认知下的最根本思维模型。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性原理。
我们可以举个简单例子:
经济学早期的基础假设是“人是有限理性的”,即人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是早期经济学根本的思维模型。
然而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教授在1950年发表论文《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中用进化论思想重新解释了有限理性。
阿尔钦教授认为只是有些人在商业世界中恰好做了比较理性的事从而存活下来,从而显得理性。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很理性做事这不重要,因为商业世界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在这么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做到非常理性。因为他很难有那么充分信息和完美判断力。
其实这就是芒格先生的全归因法,始终用更基础的理论去解释理论,从而找到最根本的第一性原理。然后,我们将其作为我们的根本思维模式,
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的物理学思维其实就是很根本的思维模式。
02 比较剔除法
第一性原理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点,如果剔除掉这个第一性原理,那么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事物中的诸多要素,从而剔除掉不影响事物性质那些,以找到第一性原理。
例如,埃隆马斯克在评价ULA制造火箭的高成本时候说过这段话:行业里有一个习惯就是把什么事情都外包,而外包公司会把订单再进行外包,等到实际干活的人那里——比如那些实际在切割金属、制造零件的供应商那里——中间已经有四五层的中间商了。而每层刮掉一笔利润之后,最后的采购成本就会非常高。
其实这段话就反映埃隆马斯克的比较剔除的思维模式。他将火箭制造成本拆分成了中间商赚差价的协作成本和制造材料的物理成本。
他发现去掉中间商赚差价,不影响火箭制造这件事的性质;但是如果不用制造材料(钛合金,铝合金,玻璃钢等),那么火箭制造这件事就会改变,造出来的估计是火箭玩具了。
因此,去掉中间协作成本不影响火箭的性质,但是去掉制造材料会,所以真正约束火箭成本不可剔除因素是制造材料的物理成本。
因此约束着后者的物理学规律才是第一性原理。
03 “5why”法打破砂锅问到底
5why法顾名思义遇到问题至少要追问5个为什么,一直问到本质。
它最早是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提出的。曾经有人问大野耐一:丰田汽车的质量为什么会这么好?他说:我碰到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
据说,有一次大野耐一到生产线上视察,发现机器停转了。
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机器停了?员工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他接着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超负荷?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润滑不够?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吸不上油来?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磨损了呢?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第五个问题才问到了问题的本质,是因为机器中没有安装过滤器,然后混进了杂质,才导致油泵轴磨损,吸不上油。然而进而润滑不够,保险丝超负荷,从而断掉。
没有安装过滤器才是推动问题产生的第一性原理,是根本原因。
如果我们仅仅更换了润滑泵或者是保险丝,只是解决表面原因,治标不治本。
5why法打破砂锅问到底,穿越表象,直奔第一性。
04 得一
先圣老子曾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此得一之一,即第一性原理,是事物之根本,是发生之原点,是不竭之动力。
作者:无涯
浙江金华,夜深人静
附注文章总结:运用第一性原理的第二步--立字诀。
1我们要找到事物发展的根基--第一性原理,以其作为我们创新的基石,为创新赋能。
2 三种方法找到第一性原理。
2.1 全归因治学法
2.2 比较剔除法
2.3 5why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