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75970/597575a93f388b3d.jpg)
夕阳西下,晚餐过后,我牵着儿子来到校区散步。
走进校门,就有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坪,人们三五成群的坐在草地上乘凉。孩童在追逐打闹,老年人在随意唠嗑。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置身于此,让人自然的多了一分惬意和安宁。
儿子慢慢地松开我的手,跑向人群之中。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也自行去散步了。
以往,我的眼睛一定是寸步不离开孩子的。可近些日子,孩子和草坪上的伙伴熟悉了,大人也都是街坊邻里的,能帮忙相互照应孩子,我索性放手去散步了。
我绕着大草坪快步地行走着,目光时不时地转向孩子。
突然地,我走到岔路口,看到了一只癞蛤蟆被车子压了个底朝天。我快速地朝前绕开,想要逃离眼前这只癞蛤蟆。
我心想,“还好,儿子不在身边,他要看到了,一定会难过起来的。”
最近,孩子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回来我问他:“儿子,地震来了怎么办?”他回答得挺好,知道要用双手护住头,躲在坚固的东西下面,等地震停了,再快速跑出去。我以为这样就完了。结果,儿子后面的话,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妈妈,如果没有死的小孩,等地震停了,就要打电话给消防员。”
儿子说到了“死”,我听后着实震惊了一番,但是那种不露声色的。因为我不想让儿子发现我过度地惊讶,而引发他的恐慌。
谈到“死”,“生命”,我不知如何向我那年幼的孩子说起。我只是记得,我常和孩子说起,“宝贝一天天长大了,妈妈会一天天变老,慢慢地你会本领越来越大,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了。有一天你会离开爸爸妈妈,自己有自己的新家。”
每每和儿子谈到他长大,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了,他便会回答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要妈妈一直陪着我。”而我常常会说:“好吧,好吧,妈妈一直陪着你。”
可是,生命的长度又岂是我们能预见的呢?就如同这只蛙,如果它知道今天出门会被车子撞翻,它一定不会出门的。
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会遇见各样的事物,悲喜交加,生离死别,这都是生命的常态。
此刻,我只想尽我所能,在有限的年岁里,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尽管世事无常,但记住温暖的样子,会让他有勇气走得更远不是吗?
微风拂过我的脸颊,好似一股清泉沁入我心,给我带来了甘甜。这滋味,让人愉悦。
散步归来的我,朝孩子走去,以为他会兴奋地朝我喊一声“妈妈”。可是,他早就和伙伴们玩游戏到了忘我的境界。然而,此刻,我是渴望孩子呼唤我一声“妈妈”的。
正是如此的,更不要说孩子了。我们常常也因为自己手头的忙碌,忽略了身边亲人的感受。可见,我们终究都是免俗不了的常人。
生命的河入海流,终有一天我会和孩子分开。无论被风吹到哪个港口,我们终会渐行渐远。借着孩子对我生命的启发,我不得不感慨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我在老去,我的父母也在老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到彼此不再有机会相见。
口袋里的手机响起了铃声,是母亲给我打来的电话:“喂,嗯妈。”
“丹子,等下回来拿点水果回克给逸坨吃罗”。
“嗯,好”。
接过电话,我看了看时间,应该回家了。
于人群中,我呼唤着孩子,他跑过来,和我商量,还想玩一会。
我坐在草坪上,思想着母亲对我的关爱,倍感温暖。凉风习习,一面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一边看着孩子奔跑的背影,仿佛也随孩子,一起回到了美好而无忧的童年时光。
网友评论
躲在坚固的东西下面
前一段时间读过丹子一篇《散步》吧?丹子写这类文章感觉驾轻就熟,文章从孩子写起,以母亲电话结尾,构思精巧,意蕴绵长,议论和抒情自然穿插。
是的,以前也写过以散步开篇的,实在写不了大事啊,只能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