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第二季结束的时候,被它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所冲击,久久不能平静。
人类(威廉)射杀了自己的女儿,机器人(梅芙)为了女儿牺牲自己;人类(黑尔)为了利益大开杀戒,机器人(泰迪)为了不再杀人而自杀。人类变得不太像人,机器人却似乎更有人性。
本季最后,机器人领袖德洛丽丝来到了人类社会,她拥有的知识以及园区1/3的“接待员灵魂”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诺兰的世界总是脑洞大开,然而,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告诉我们,这也许并不只是想象,极有可能就是人类的未来。
一切都在《未来简史》这本书中。
在《人类简史》中,尤瓦尔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洞见:智人之所以能够打败其他人种,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个独特的特征——讲故事的能力。
在《未来简史》里,尤瓦尔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这一次,他深入到人的心理和生理结构之中:每个人都活在想象之中。
就个人而言,我们活在主体想象中。
心理学历史上,割裂脑对于心理学家是稀世珍宝一样的存在。割裂脑的左右半脑因为手术被分隔开来,两个半脑无法传递信息。基于割裂脑,心理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不仅搞清了两个半球的分工,还弄清楚了一件更为可怕的事。
将右利手人(习惯使用右手)的左眼遮住,他看到了桌面上的锤子,但是因为左脑负责语言描述,他将无法描述出来,于是会说:我什么也没看见。
若让他挑出自己看到的物体,他不仅能挑出左眼看到的球,也会挑出锤子,当被问及为何要挑出锤子时,他总会说出一个理由。
威廉·詹姆斯在19世纪就发现,人总是行为在先,对行为的解释都是滞后的。换言之,都是编的故事。
集合众多心理学家的发现,尤瓦尔总结到:人的身体里存在两套系统,一套是体验系统,感受着现实的各种刺激;另一套是叙事系统,对自己体验到的一切加以解释。
所谓意识,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对我们基于本能的行为进行解释。
就社会而言,我们活在主体间想象中。
我们去公司上班,实际上就接受了“公司”这个虚拟的存在。无论员工离职与否,只要公司还没有注销,它就仍然存在。决定它存在的,无非就是法律上的几页纸。这完全依靠大部分对他的认可。
正因此,可口可乐才敢说,只要品牌没有死亡,我们就永远不会死亡。
国家、文化无不是同样的道理,大多数人接受了想象的产物,并共同维系这个想象。
尤瓦尔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想象的世界将逐步瓦解。
首先表现在宗教的解体。宗教的出现,最初在于对意义的需要,以及对很多事件的不解。
随着人类探知世界的不断深入,许多宗教上的解释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当然,仍然有很多无法解释的部分,但按照这个发展态势,最终也将得到解释。
这是宗教中的事实部分,都将逐步被证伪。
宗教中意义这一部分又如何呢?既然意义只是想象,想象的确曾经发挥过它的历史作用,但如果想象成为发展的阻碍,又会如何?
让我们找个简单的角度思考一下。比如情感和理性。无论中外,心灵鸡汤一度备受推崇,而我们知道,心灵鸡汤主要的作用便是激发出人类正面的情感力量。这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有其正面意义,鼓励人去奋斗和创造。
慢慢的,心灵鸡汤变成了一个被嘲讽的内容。原因在于,人类开始逐步走向理性,变得喜欢使用数据来看待世界。顺便一提,在大脑的结构中,情感器官是首先发展出来的,用于逻辑思维的大脑皮层则在后面发展。因此,很多动物也有情感,却没有理性。
总之,历史会逐渐淘汰无用的东西,而保留更加有利于发展的东西,这也正是进化论的核心所在。
科学得出的另一个可怕结论是:人类只是算法。
我们常把人类与机器人相比较,认为我们有情感,机器人没有,所以我们更有优越感。
上部分讲到,情感其实是先于理性出现的东西,为何我们会将其视为优势呢?很多文艺作品不假思索地宣传着:爱是一切。
让我们仔细思考下爱这个东西。男人与女人相遇,两个人产生某种好感。
好感是什么?激素的作用,让人产生一个不知道为何就会去追求的对象。想想看,这跟植入一段代码有何区别。
为什么人会需要这个感觉?因为DNA有繁殖的需要,于是通过进化论选择出了这个最优算法。当然了,一个对异性没有感觉的人如何繁殖后代呢?
从这个角度上讲,情感情绪,都是一种算法。在某个刺激之下,产生某个情绪反应,试过去改进自己的人都知道,要改变这个反应有多么困难。那么,我们跟《西部世界》里由代码控制的接待员,区别在哪里?
也许唯一的区别是,我们会为这种情感编一个故事,认为它多么美妙和有意义。
如果世界朝着更加有效的地方去,人类将是低劣的物种。
没错,这就是尤瓦尔想说的。机器人、互联网是更加高效的物种,如果他们也能称为物种。
为什么他们不能称为物种呢?图灵测试告诉我们,唯一分别人与机器人的,不过是另一人能否区分这两者。当科技发展到人与人工智能无法区别的时候,它就是人。
世界是偏爱更高效事物的。
智人打败其他人种,因为他们会讲故事传递经验,其他人种不会,故而灭亡。
人类分工产生各种职业,是因为效率;城市取代农村,是因为效率;互联网取代其他沟通方式,是因为效率……
那么,人工智能与人类,哪个效率高?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未来简史》
网友评论
人工智能威胁论这些年被搬上荧幕,《机械姬》里人工智能有了意识最终反抗人类,连霍金也曾表示当人工智能到达一定高度,人类可能会被奴役。图林测试本身就有漏洞,如果人类无法区分机器就可以称之为高度智能,那我想问机器本身作为一个超级大脑,就是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可如此就可以称之为高度智能?中国盒子理论彻底推翻了图林测试的观点,机器是可以不被分辨的同人类交流,可是机器是否可以理解交流的内容呢?爱人之所以是爱人,不只是一个称呼,而是他们一起度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机器可以回答问题,可是他没有意识感受了解问题本身的含义。因此,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因为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
意识很特别,科学现在也无法解释其构成,意识目前最科学的研究是神经系统,意识是神经系统的内核。意识是什么?意识是“知““情”“意”,意识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无法单独存在,所以那些电影里意识储存的情节都是虚构的。总有人脑不等于拥有意识,把小孩从小丢在山林里,长大之后也不会有意识,只有原意识,就是生存欲。因为脱离社会之后,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没有语言,其不构成意识
所以人工智能威胁论也不过是科幻虚构。机器不分好坏,使用机器的人才分好坏。机器和枪械一样只是工具。
科学家在大鼠脑中掌管感觉和奖励的区域植入电极,于是能够遥控操纵这只大鼠。只要稍加训练,研究人员不仅能控制大鼠左转或右转,还能爬梯子、用嗅觉查探垃圾堆,以及做些大鼠通常不爱做的事情,例如从很高的地方一跃而下。而大鼠很享受这些实验。每次电极刺激它们大脑中的奖励中心,大鼠会感受到犹如吸毒般的快感。
个人觉得........在利益的驱使下,这项技术必定用到人的身上。比开发什么类人性的机器人成本要低的多,当资本足够与国家匹敌之后,必定会有资本组织实施这套方案。而大脑中装了电极的个体在组织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正常人所畏惧的就是他们向往的,想想为了快感去拼命踩电极而饿死的老鼠,人类何其相似!本就没有什么自由意志,人类绝不会比老鼠难操控多少,而被操控的人人类,死亡都无所畏惧,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这点可以在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改造人必然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全球,至此以后百分之九十九的个体大脑中都会装上电极,都会成为改造人,用以服务剩下到百分之一的统治者。掌握了更多资源之后,这些统治者会更长寿(甚至永生不死)、更有力量(如钢铁侠般改造自己)、更智慧(可以控制别人大脑自然就可以加强自己的大脑)。这样的人,我们过去把他们称为神。我们可能正在创造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