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这样,人就能保持真实本性。
1.4:当人没有处于瑜珈状态时,他仍会认同于心的意识波动。
如果你练习瑜珈,个体就能回归到真实自我,成为心念的主人。那不练习又会怎么样?那你还是会继续认同思维,情绪,沦为心念的奴隶。你希望自己回到真我,抑或活在心念,心的要求控制中?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1.5:意识波动有五种,有些是痛苦的,有些并不痛苦。
1.6:这五种意识波动是:正知right knowledge,谬误wrong knowledge,分别知imaginary knowledge,睡眠sleep和记忆memory。
1.7:正知是:正确的知识,即感官知觉,推论和经典证言。
1.8:谬误是:错误的认识
1.9:语言与实在不符,就产生了分别知。
1.10:睡眠是有关虚无的意识波动。
1.11:记忆是未遗忘又返回到意识中的感知对象。
人生痛苦有三种,心念的波动是其中之一
瑜珈哲学认为,无知带来痛苦。去除无知,就能停止痛苦。佛教说了同样的事:世界充满苦难。
无知,就是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的心如何运作?我们处于无明状态(痴)。
你们认为呢?你享受这个世界吗?这个享受的会持续很长时间吗?事实是,这个世界的实相是痛苦。享乐来来去去。
痛苦有三种。第一种是无知,这是生而为人就会有的痛苦。换言之,只要你出世,就会有痛苦;第二种是心念的波动。当波动普通时(意识不到),带不来痛苦;而当波动剧烈时,就会带来痛苦。第三种便是自己邀请来的痛苦。你知道如何做可以减轻痛苦,但就是不行动,你就要为这个痛苦负责任。当你这辈子粗心大意,不用心时,就是在造新的痛苦。你需要为你自己人生全然负责任。
只有人这个物种才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在这辈子积累创造新的业,而其他物种只能被选择,不会造新的业。所以,在这一辈子,我们要积累一些好的业,还不不好的业?只有在当下,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去积累。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存在?我们这辈子要做什么工作?
心念波动的状态
瑜珈哲学认为,宇宙万物运行有三种能量(gunas,德):
-能量高的;不断变化,速度快,强烈的。比如你生气时,悲伤时。
-能量低的;对什么都没意思,懒惰,冷漠,漫不经心。比如抑郁症患者。
-能量平和的;喜悦,详和状态,不会向上活动,也不会向下。
我们吃悦性的东西,可以帮助情绪平和。而吃变性惰性的东西也会影响你的能量。
瑜珈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具有这三种能量。那么不同能量作用下,我们的心念会呈现哪些状态呢?
第一种:躁动的心。高能。此时你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第二种:懒惰的心;低能。
第三种:转移的心;时而高能,时而低能,时而平和。
第四种:专注的心;能量平和。
第五种:受控制的心;超越了三种能量。
当我们躁动懒惰时,练习不了瑜珈。当我们的心能转移时,就可以练习了。通过练习,我们就会来到专注的心;最终来到受控制的心。
心念波动有几种?
意识波动有些是痛苦的,有些不痛苦。
开始修行瑜珈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控制住意识波动。我们可以有意唤起“不痛苦”的意识波动,克服“痛苦”的意识波动。比如,为了克服愤怒,贪欲,错觉,我们需要爱,慷慨和真知。很久以后(恐怕很多人一辈子也到达不了),当“痛苦”的意识波动完全停息时,我们让有意制造的“不痛苦的”意识波动也停息。因为真正有觉悟的心灵是平静的。只有平静的湖面才能看到真我。
1,正确的知识-不痛苦的心念波动
正确的知识有三种获取方式,一是自己感官体验;二是从经历推理;三是权威的经典。
(perception,inference,testimony)
感官体验
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闻到,舌头尝到,身体触到。感觉器官是感知的感知者吗?不是。
只有当心念与身体内部的感觉器官相连,我们表面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方能与外部世界连接。
比如,你眼前有一片花海,但你的眼睛只注意到红花。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视觉器官作用在红花上,那为什么不作用在其它颜色上?因为你的心喜欢红色的花,它给你带来愉悦的感受。你的心念与感官相连之后,感官方能起作用。
比如有人从你眼前走过,但你没有“看见”。也许你的眼睛看到他,但你的心念没有跟感觉器官建立连接,所以你“没有看见他”。
那心念是感知的感知者吗?不是。心产生了身体内在的感知。
我们说:
“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这个“我”是我们的“自我”,它是感觉的体验者。心念是感知的工具。
换句话说,自我-心念-感官-外部世界,这几个建立连接后,你才能跟外部世界建立连接,才会发生感知。
推断
基于对过去经验的参考,我们会做出有依据的,行得通的,适合当下场景的判断。
现代生活中,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所获取的。我们大部分人是通过推断而获得知识。
比如,你上课迟到了,你不用亲眼所见,也知道一定开始上课了。为什么?因为你有体验,每天老师都是准时上课的。
比如,你看到烟,就可能推断起火。
所以,“推断”会成为我们常用的沟通方式。推断让我们生活更容易。
权威的经典
现代社会,我们有来自各种源头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去体验或推断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会选择相信专业人士的表达。你相信,并不意味着你真正经历过,有时经过他人的证明或体验,你也会有相似的认同。
比如颁发的证书。
我们如何学习正确的知识?通过它的名称或者相,它的形式。这是我们跟知识沟通的媒介。
但这个“名”跟他的本质有关联吗?没有。
比如你的名字跟你真正的本质有关联吗?
比如,杯子和“杯子”这个实物没有本质的关联。仅仅是从练习的角度,方便我们对应名字和物体。
即使通过名称和相,我们在获取知识时依然会产生很多误解。
2.谬误---会带来痛苦的意识波动
谬误,即错误的知识,跟正确的知识相反。它不基于对象的真实本性。
错误的知识,它一直是错误的。即使在你证实它错误之前,它对你来说依然是错误的。
比方说,
见:夜晚你在路上行走,你看到一条蛇。你看到一条蛇,蛇被看到。
思:蛇会不会咬我?
感:那一刹那,你身体开始反应,你会恐惧。
结果,当光照过来时,你发现那是一条绳子。
所以,当你没有证实那是一条绳子之前,你把它看作是一条蛇。只有光来了,你才看清。
实际上,我们都生活在这种错误的知识之中。它就是我们心念活动的功能之一。
无知,涵盖了这种错误的知识。比如,当我们无知,我们会把不洁净的当作是洁净的,把痛苦当作是喜悦的;同理,我们把绳子当作一条蛇。
我们生活在充满谬误的世界中。
比如说,当天空中有乌云时,我们通常会说:“云把太阳挡住了”。实际上,太阳是不会被云挡住了,你在这个角度看不到太阳,但其它角度可以看到。
去除视觉的障碍,就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谬误的面具。当我们视觉被掩盖了,我们会将绳子当作一条绳子。而当光来了,绳子就可现了。
有些生活中的谬误可以通过光的照见去除;但你要去除更高层的无知,你需要有更强大的光。
3.妄想,幻想---会带来痛苦的意识波动。
很多后天创造的名词,就是妄想,就是白日梦。
我的,是不是我?
我的情绪,是不是我?
我的思维,是不是我?
他对你凶,是不是等于他讨厌你?
人都是活在幻象。
4.睡眠---不痛苦的意识波动
你睡着时,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就不运作了,没有与外部连接。
睡眠就是指没有体验的存在。因为体验必须要通过感官获得。
5.记忆---最糟糕的痛苦的心念波动
比如,有时候,你对一个不顺眼。其实他很无辜。很可能只因为他长得像伤害过你的前男友。你一见到他,就按动了记忆的按钮。如果你把记忆带到现在,会影响你对他人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