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大乱斗15至圣先师

作者: 公子晋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10:19 被阅读0次

东周大乱斗15至圣先师

作者:公子晋

孔圣人的家族背景这些八卦的东西,没有考究的必要了,我们不管这些圣贤是怎么来的,只管他做了些什么。不过要了解千古一圣孔丘先生,就先得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鲁国的三桓家族和齐国的田、鲍、栾、高四大家族,以及晋国的六卿、郑国的七穆家族都是在公室衰弱时悄悄崛起,只不过鲁国是周公他老人家后代执掌,所以周礼执行地相对彻底,讲究亲亲尊尊,对作乱的庆父仍有所包庇。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鲁国也是亲近同姓诸侯,轻视异性诸侯,甚至大过地缘政治外交,鲁国亡国相当大程度上是外交上的失败。

孔子出生前十年左右,鲁国由两军增设为三军,不过军队却变成私家所有,被三桓家族承包了。在晋国虽然六卿有私人军队,但三军名义上还是国家的,三军的将佐的分配严格遵循各大大家族利益均衡,爵位还是各大家族等额选举的,鲁国这种军事改革为后世动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十四岁那年,鲁国三军重新变回两军,季孙氏独掌一军,叔孙、孟孙合掌一军,这些都是因为季武子这个掌门人太优秀了!其实季武子也是在吃他老爹季文子的老本,他老爹当年任首相期间省吃俭用,推行初税亩和作丘甲,税率为10%,收买了民心,顺应了生产力发展,很多荒地得到了开垦,家族势力大增。

为什么税制改革后能促进荒地开垦,先得说说周部落的井田制。武王伐纣后,周部落迅速膨胀,最多相当于一个大的封建主,把商部落贬为庶民来从事生产,其他部落也作为庶邦定期交保护费。周部族的大小酋长被安排到关中拱卫大周王室,立功的部族封到城镇近郊成了国人,当年跟商王一起腐朽的就贬到野外从事农业劳动,称为野人。奴隶是有,但不是主要的劳动力,毕竟周部落还没有奴役华夏诸邦的实力。奴隶社会不是以奴隶多少定义,而是以赋税制度来定义的。国人因身家清白,受到周王的信任,所以有服兵役的义务,而且享有议政权。野人一般都是苦工,负责种地、采矿、砍树之类的活,没有兵役资格,毕竟对他们的部族还心存戒心。

《周礼》规定“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如果我们采用范文澜估测的战国人口两千万的话,战国一千个县,平均每县两万人,那么一夫就是一家,平均一家有8.6人。晋国早在韩原大战后就进行了作州兵的军事改革,打破了国野之分,野人也开始服兵役了,毕竟大周朝都建立四百年了,小部族已经被吞并地差不多了,野人就是老老实实的农民,也该信任他们了。

鲁国的初税亩是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一个标志,用税收把上贡正规化,不然一打仗就盘剥农民,而且农民积极性也不高,能种多少地是多少,谁也不愿意开垦荒地,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一旦税收固定下来,交够10%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私产了当然积极性提高了。对于国家来说,税率虽然降低了,但是总的收入是上去了,社会矛盾也缓解了,达到了一种双赢。孟子说什一税是王者之政,西方教会也认同什一税是最合理的税收制度,当然只是针对农业社会。汉朝初年税率是十五税一,文景之治是三十税一,才百分之三的税率,何况古代的赋税来源主要是农业,真是相当大的德政了!

鲁国后来的作丘甲是晋国作州兵的升级版,晋国只是单纯的兵制改革,没有深入到土地改革,鲁国的作丘甲规定每县供应四辆车、六十四头牛马、三百名军汉,比起朱元璋的两三户每年交一匹马的政策优惠多了,不过算下来几乎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这种制度贵族漏税很严重,只是针对农民的,商鞅变法按人头上税就是针对贵族的,比这更先进一步,黄宗羲定律说时代发展额外的摊派也逐渐变成合法税收了,所以雍正时税制改革取消了人头税,又改成了只对土地征税,因为土地兼并太厉害了,穷人没有地还得交人头税,富人地多只交一样的人头税,太没天理了。

齐国的田氏是靠大斗借小斗还来惠民,晋国卿大夫是靠扩大亩制来收买人心,而季孙氏用法律形式解决鲁国土地问题就略胜一筹了。到季平子任首相时野心膨胀,竟然用了天子专用的八佾之舞(六十四个歌女来跳舞,看来周武王时代经济太落后了,六十四个歌女就是天堂般的享受了,虽然《周礼》规定天子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分别对应朝廷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哪像后世皇帝三千佳丽),把孔圣人气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季平子和郈昭伯玩斗鸡,偷偷在鸡翅膀上涂点芥茉,让对方的斗鸡哗哗流眼泪。后来郈昭伯在自家的鸡爪上装个铁爪反败为胜,首相季平子一顿发飙,在工作中总给郈昭伯穿小鞋。郈昭伯一怒之下请老大鲁昭公来做裁判,结果鲁昭公借斗鸡发难要端掉季孙氏。鲁昭公太天真了,明知孤掌难鸣还不会装孙子,人家晋厉公诛三郤挑的时机比他好多了,结果这位天真哥哥被三桓打跑了,这年三十四岁的孔子也跟着鲁昭公到齐国申请政治避难去了!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是仁政,要行仁政就得有一个稳定的国家,内斗少了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了。儒生是从司仪演变来的,所以非常注重君臣之礼。

叔向反对子产铸刑鼎公开法律条文,孔子也认为赵简子铸刑鼎晋国会灭亡,以后老百姓会变得喜欢打官司,国君的尊严也体现不出来了,孔圣人只不过是为了维护旧的奴隶主贵族利益而已,维护混乱中的秩序。

鲁昭公后来客死他乡,连合葬到祖坟都不允许,反正鲁国讲究亲亲尊尊,国君的谥号还是蛮好的,只通过葬礼来表示对国君的不满。季桓子这个荷花大少接替掌门人后,同另外两桓一样驾驭不了自己的家臣,这也是鲁国政局不同于齐晋的地方。也许是三桓搞终身制,三大家族一点活力都没有。

三桓封邑表面上比国都曲阜坚固,可封邑的管理权被家臣架空了,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就是臣子的辅佐来窃取公权。先是季氏家臣阳虎专权三五年,以还政鲁定公为借口请孔子出山。阳虎、公山不狃和叔孙辄虽然都是家臣,还是有区别的,阳虎至少有个光鲜的口号,公山不狃虽然没有口号但不像叔孙辄流亡国外想和伍子胥一样借外援翻身。借助外兵代价肯定是惨痛的,多多少少会出卖国家利益:大将军何进向董胖子借兵让汉朝提前进入军阀割据时代,石敬瑭借助契丹兵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孔大司寇利用三桓和家臣矛盾希望通过“堕三都”实现“王政复古”的政治目标,鲁定公肯定是支持的,叔孙氏、季孙氏为削弱家臣势力也同意堕三都,也许孟孙氏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为鲁国前途着想,如果采取拆掉三桓封邑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计划,齐国军队转眼就到国门外了!孔子堕三都和项羽烧阿房宫一样可笑,项羽为什么不把阿房宫拆了给老百姓盖房子用啊,孔子为什么不从制度上改革只会拆城墙啊?鲁哀公真够幼稚的,说自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日子过得好似天堂一般,理解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孔子严厉批驳了他这种没有危机感的错误想法。国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鲁桓公、鲁定公至少还有集权的意思,鲁哀公连自己的悲哀都体会不到,简直是悲哀的二次方。孔子诛少正卯是一出文化公案,儒学门人认为没错,有的甚至认为没诛,非孔的认为是孔子杀掉不同学术思想的文化名人,有些专断了。

孔子理论只讲究君臣父子关系,后来董仲舒糅合了韩非子提议的夫妻关系成了“三纲”,以至于别人给老婆画眉都有人向汉武帝报告,好似夫纲不振了,阴阳就颠倒了,接着便会亡国似的!

韩非十分怀疑尧舜禹禅让说,是用老师荀子的“性恶论”来推测的;而孟子不敢怀疑圣贤,只质疑商纣王的昏庸指数有些高了;墨子也是先学儒家思想,所以墨家非常信任三王的道德品质。其实洪荒时代的部落首领贤不贤跟今人没太大联系,说他们贤的儒墨要求后王以他们为榜样,说他们不贤的法道是要求人们要从制度和教育上限制人的贪欲,都是为实现大同世界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只不过这些大黄金时代的哲学思想后世被篡改地不成样子了!

墨家讲究苦行,反对铺张浪费,是针对当时贵族腐化的现象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讲究对父母要守孝三年(考证为二十五个月),花多少钱都无所谓,这样才能表现出孝心。因为儒家认为孝子必为忠臣,海瑞没被杀头就是被嘉靖定义为不敬君父。

还好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移风易俗,改火葬了,终于省下钱给活人用了!儒家对鬼神是敬而远之,就是敬鬼神的费用太高了;墨家虽然主张节约但却很信鬼神,墨子作为古代物理学家当然懂得唯物主义,只不过编出一套鬼神理论来吓人玩,你不遵从他们的哲学就会受到鬼神的惩罚。庄子的豁达反对儒家繁文缛节是有用,但老婆死了不哭反笑就是作秀耍酷了,和西方的犬儒哲学一样有些过头了!

相关文章

  • 唐诗大乱斗(15)

    前言: 《唐诗大乱斗》第1版是在大唐超级文学改装俱乐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根据唐诗专业特色,突出受众背景,以“逗你只为...

  • 至圣先师

    伟哉圣儒,心系黎蒙。仰观星汉,沉聆宇箜。俯察地脉,开启文风。思我孔圣,起于澜涌。幽兰怀馥,荆宝含琼。礼乐崩坏,誓振...

  • 至圣先师

    看完35集赵文宣主演的《孔子传》,着魔般的搜寻孔子的所有讯息,书,记录片,音像资料。

  • amiibo-181121

    1.大乱斗系列: 猫眼林克 (for 3DS-WII U Smash):2014的E3展后加入大乱斗,2015.0...

  • 教育的真谛

    若水的弱水,若水。对教育的理解,若水。 教育的意义:开悟。 至圣先师孔子自15岁志于学道悟道,30岁悟道行道,40...

  • 战国策第四篇:自作聪明

    东周与西周对立,相互争斗。 东周要种稻谷,但是上游西周控制了水源。于是,有人替东周去做说客。 “东周正在种麦子,你...

  • 战国策||【三】东周欲为稻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 东周想要种稻谷,(上游的)西周不放河...

  • 东周

    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周首都迁至洛邑今洛阳。后五百年的周分为春秋/战国。以三家分晋作为分隔线。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

  • 东周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康熙字典,在字典的最后面有这么一段话: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 东周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周大乱斗15至圣先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d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