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只要用心家庭教育
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文/张中山)

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文/张中山)

作者: 张中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09:59 被阅读583次

    张中山:2009年启动“道德长跑日记”,后修订为“美丽童年梦(少年梦、青年梦)”,2016年修订为“阳光成长日记”。此稿完成于唐山英才学校。

    【正文】

    阳光成长

    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

    序言

    坚持写“道德长跑日记”,并将之由坚持升华到热爱,把被动的修行升华到主动的打造,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涅槃后一定是人生的一大盛宴,令你感到无比的愉悦和享受。

    首先说,为什么要将道德修行称之为“长跑”?可以说,德行是要终身制的,如果人活着,那么道德的构建就是没有停下来的马拉松。长跑最需要的就是耐力,品德的操守更是一场耐力的较量;“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山高九仞,功亏一篑”,无须过多罗列,大家都非常清楚。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写“道德长跑日记”。写出来给自己看是正思,也是反思;写出来让别人看,是承诺,也是渴望得到监督;写出来师生间互相点评,那是教学相长,彼此都会得到提升。总之,思想要拿出来晒太阳,德行本来就是站在阳光下的,无比的晶莹,无比的剔透。

    每天晚放学前,英才学校的学生要完成“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吾日三省吾身,完成之后再写心得体会。

    这“十二问”是:我跑步了吗?我礼让了吗?我弯腰了吗?我感恩了吗?我了解家国天下事了吗?我与高尚的人、高尚的书对话了吗?我发现了哪些真善美呢?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好事呢?我的复习笔记整理了吗?我预习新知了吗?我的错题集上还有错误吗?扪心自问,今天的我比昨天优秀了吗?

    每天坚持,就要做到“知中行,行中知,知行合一,知行如一”,从而达到“苟日新,日日新”。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这“十二问”呢?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撰文说明之,也期待各位教育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我跑步了吗

    为什么把跑步放到第一位?当然,这里的跑步是代指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思,我想有这样三点考虑:

    一、生命是排在第一位的。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很好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爱生命,锻炼身体也是孝的开端。所以,无论是从自己还是从父母还是从国家,都需要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身体。即使我们一无所成,但有一个很好的身体,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做了贡献的。所以我不提倡透支身体干革命,于人于己于国都不利。

    我们再看一看我们实际的现状,我们无论是刚刚结束的亚运会还是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我们竞技金牌,可谓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但我们不能不说,“哪怕刘翔跑得再快,也只有一个刘翔”。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国民体质连降十年,金牌大国,病夫大国。我也亲眼所见,有许多孩子连一个升旗仪式都坚持不下来,如此身体,如何复兴民族呢?

    二、学生的意志品质力堪忧。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坚定的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这一切似乎在充分尊重个性的今天,在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娇惯中,在迷失了教育真谛的教育现实中消失了。现如今的挫折教育如同春游一样,也从教育的字典中抠除了。春游,怕的是安全事故,挫折教育怕的是学生心受伤,继而身受伤,甚至……于是老师的心也开始受伤,就这样老师在教育的舞台上逐渐地退却了,教育也就变成了荒原。

    那么跑步,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最为有效的。关键在于坚持,要跑出气势来,跑出精神来,跑出健康的体魄来。每天的跑步,不仅有学校统一的口号——英才学生,潜力无穷,自强不息,我定成功;而且每个班级也有自己的口号,口号就是来自于学生,回归到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所以,别小看跑步,跑步能跑出多元的教育来。

    三、跑步的过程也是一次道德长跑。

    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人的成长在吐纳之间,在跑步的过程中每一呼每一吸都融入精神意念,跑步的过程就是道德提升的过程。

    吐污浊纳清新,吐忤逆纳孝悌,吐苦闷纳开心,吐软弱纳坚强,吐残暴纳仁爱,吐懒惰纳勤奋,吐虚伪纳真诚,吐狭隘纳坦荡,吐低俗纳高尚。

    基于以上三点,为了国民的体质,为了国民的精神,为了国民的素质,我们把“我跑步了吗”作为“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中的第一问。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我礼让了吗

    何谓“礼让”?“礼让”就是守礼仪,懂得谦让。

    谦让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孔融让梨,应当是一种后天的教化。人一生下来是没有谦让之心的。在人没有接受教育之前,人和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一个婴儿,如果有人和他争奶吃,他是一定要抗议的;稍大一点,妈妈吃饼干,他也会毫不客气地从妈妈口中夺出,放进自己的嘴里。

    所以,我说“礼让”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教育,让人从兽走到人。当然这里的教育,是大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我们经常听说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却如何知礼,我们会说,人家那是天生的,基因里就有的。其实,并不是。读书多并不一定知礼,这就是当今教育失败的一大见证。没有上过多少天学,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知礼,那么他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许有人说,他父母大字不识一箩筐,不大可能。但有时,身教是最为重要的,父母处世的风格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当今礼让之风渐无,礼让之典范也就更少。有人说,都是计划生育闹的,这实在是偏见,或是托辞。其实是因为我们丢掉教育很久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扭曲,社会教育的反作用力,让我们失去了“礼让”——这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传统美德。

    如果说,“礼让”离我们远去,那么道德也将会离开我们,我们也就远离了高雅。失去了“礼让”,那么也就会失去了文明,取而代之的将是私欲,是占有,是暴力……

    那么如何让其“让”?细想一下,其实有“礼”在,“让”也就来了。所以仍然要重视“礼”的培训,“礼”的形成。何谓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多方面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所以说,谦让的前提是让学生知礼仪、守礼仪。知礼、守礼,才可知谦让。所以,一个教育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流失的东西捡拾回来,让“律己敬人”变得快乐起来……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我弯腰了吗?

    在英才,这是一道风景:每当地面上出现垃圾的时候,不管大小,都会看到或领导或老师或学生弯下腰去,把它捡拾起来,然后送到垃圾桶。

    “不扔”,这是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学生时代经常开展“你扔我捡”活动。那个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总是“有扔有捡”呢?如果“不扔”,不就不存在“捡”了吗?所以,我感觉,首先还是要解决“不扔”的问题。

    英才的大门外面是一座大市场,每次逢集时校园都会经历一场灾难,尤其遇到大风天气。当然除了自然的原因,在英才也没有杜绝人为的“扔”的现象,偶尔你也会看到一些碎纸屑,或是水果核儿。或许这就是教育残缺的结果吧,或许也是教育存在的意义吧。

    因为有“扔”的存在,于是就一定有“捡”的存在;扔者是可耻的,而捡者是高尚的。正如刚才所说,“不扔”是基本的道德水准,而“弯腰拾废”,则是具有一定的道德高度了。

    对于如今的国民,能够做到“不扔”已经是很难了,何况还要做到“弯腰”呢?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做到,但走出去,在社会中,你还能弯下腰去吗?

    有一张照片,我一直带着拷问珍藏着,那是孩子(9岁时)在北京马路上捡拾烟蒂的情景。当时我感动的是,他从校内做到了校外,担忧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的熏染,他还能守得住吗?现在我坚信,因为坚持就会养成习惯。

    环境,一直在被我们关注,但也一度被我们破坏。一个弯腰的细小动作,不仅是品质,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肩扛起社会的责任。地球这个家园是大家的,请让她顺畅地呼吸,自由地呼吸,快乐地呼吸吧……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我感恩了吗

    有一首歌叫《感恩一切》,其中歌词是这样的:

    感恩每一滴水珠,是它把我来滋养;

    感恩每一支花朵,是它带给我芬芳;

    感恩每一朵白云,它编织了我的梦想;

    感恩每一缕阳光,它托起我了的希望。

    感恩亲爱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生命;

    感恩敬爱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成长;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他们使我感受善良;

    感恩伤害过我的人,他们让我学会坚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这句话离我们久远了,我们将活得很可悲很可怜。为什么我们少了理解,多了隔膜,少了热情,多了冷漠呢?我想是我们的感恩之心远离了,我们不再以恕己之心恕人,而是以责己之心责人了。

    还记得一件心酸的事情。那是教初三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是倾注了全力,可是有一天,一个孩子的话,刺痛了我的心。她说:“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们,这样努力啦……”我充满着期待,等着她的下文。可她却说……为了钱……我们成绩好了,你们就可以得到奖金……还有是为了学校的名誉……

    我当时真的恼怒了,伤心了,甚至绝望了……

    但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时我还没有接触到这种圣人的教诲,自然无解。我伤心了很多年,但今天反思起来,责任还在于自己啊,其所思所念是自己教育的结果啊。

    所以,我才知道感恩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们丢掉了“道”,自然我们也就丢掉了“道”之外相——德;那么德之八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便自然丢掉了。

    其实,我们首先不必让孩子知道感恩伤害过你的人,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以德报德,这样才能更容易让他们发心。

    感恩大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我们的人……

    每日三餐,感恩五谷,感恩父母,感恩厨师,感恩择菜工,感恩洗碗工,感恩农民伯伯……每个课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

    我们要把感恩落实到行动上,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感恩父母,就应该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然不会乱倒饭菜;感恩老师,我们就要认真听讲,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如果知道感恩,做到感恩,师生就和谐了,学生之间也和谐了,校园也便和谐了。

    当然感恩,我们也要感恩伤害过我们的人。他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一切苦难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砥砺,他们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石。这种感恩,不是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如果保持如此的心境,则快乐此生。人最大的失误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恩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感恩鞭打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韧性,

    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

    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健了你的双腿,

    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凡事感恩,学会感恩,感恩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所以,要存善心善念,让感恩的歌声飘满校园,让感恩的故事演绎在每个角落,于是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我了解家国天下事了吗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如今读书人多有如此避世的情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显那是明东林党人的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然也算作历史典故了。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个世界静极了,似乎身在红楼,又或者在聊斋里,那里有千钟粟,有黄金屋,有颜如玉。

    于是他们内心中自有红楼里的缠缠绵绵,也自有林黛玉的哭哭啼啼,忧忧郁郁,无他就平添出几分解不开来;自然生活中就充满了鸡毛蒜皮,心里总是疙疙瘩瘩。那千钟粟、黄金屋,还有那颜如玉,小情小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心胸便越来越狭窄了;小气得脱离了地面,如何会有大地之恩德承载万物呢?

    内心的时间是唯一的,具有排他性,想这就想不了那;内心的空间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容量总是有限的,放这就放不了那。如果孩子们多多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就会增添一份肩头的责任,心中就少了一点私心,少了众多的杂念,多了一点公益,多了一份圣洁。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去宿舍,那天白天学生刚刚看完西南五省干旱的报道。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并邀请我参加,从全球环境问题一直谈到学校烧锅炉的大烟囱……在那一刻,没有了你把我的本子碰歪了可不成的架势,也没有了我得买一个更名牌鞋子的想法;因为这一刻,在心间的只是责任,是“公”,而不是一个“私”字。

    所以,学生心中盛装是狭隘的自我,还是父母、他人、民族、天下,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应该是教育者用心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做有用之人,成栋梁之材,那么他心里必须盛装着家、国和天下。

    于是我逆教育现状而行,增加读报的时间、读书的时间、看新闻专题且讨论的时间,目的就是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大”字,少一些“小”字。家国天下事,先做人,后做事。做得人,一切事可做,一切皆可为。

    我似乎看到了东林党人,听到了他们的声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一日


    我与高尚的人、高尚的书对话了吗

    人为什么而活?不知道这个话题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消失了,于是这个世界就变得世俗不堪了。

    如今的理想教育在哪里呢?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起来让人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了,这就是悲哀。

    理想教育的确缺位了,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对话的权力:与高尚的人对话,与高尚的书对话。这种剥夺,这种虐杀,是群体性的,不是某个人所为。如果把责任仅仅推给父母或是老师则是大错特错的,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宣传内容以及活生生的社会都把“高尚”封杀了;如果说“高尚”恐怕会纳入“无聊”的行列,如果做“高尚”大体怕进入“可耻”的行列。于是,“高尚”距离我们就愈加久远了。

    记得到一个学校考察,这个学校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旋律,一个故事,那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做新时期的雷锋”。有人说,这叫“傻子教育”,但我是含着泪离开这所学校的。如果问讲《弟子规》的某大师,用“弟子规”教育学生如何?他曰:走上社会必定吃亏。师者若如此,我们汗颜。

    如果想改变这种声音,让这个社会鲜活,让这个社会有些感动,那么应该与高尚的人、高尚的书对话。

    在英才,每个孩子的课桌上都会有一个桌牌,正对着学生的那一面就是这样三句话:我崇拜的人——我的榜样——我的座右铭。崇拜鲁迅,你为什么崇拜他?你读过多少关于他的书,你读过多少他写的书?榜样就在身边,你的榜样是哪位同学或是哪位老师或是哪位你身边的人?为什么你要以他为榜样?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为什么以之为座右铭,想走出一个什么样的大写人生?这个桌牌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每一天和高尚的人对对话,哪怕是一句,和高尚的书对对话,哪怕只是一页,日积月累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于是英才的学生每天都要写这样的道德长跑日记。长跑,坚持下来,一个学生又一个学生累加起来,就是一个高尚的群体,那就是民族的希望……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我发现了哪些真善美呢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队伍提纯提升的必需手段。批评也好,自我批评也罢,都是把恶的东西晾晒出来,任其鞭打。可对于孩子来说,看到丑的东西多了总不是好事。如果自己有纯度,就会让自己变得愤世嫉俗,看事物走向极端化;如果纯度不够,就会久入鲍鱼之肆,继而随波逐流。

    我们再看看网络,已经看不到更多的真善美了。是真善美在这个世界减少了吗?或许是,但又不是。因为假恶丑更吸引眼球儿,为了生存,不惜妖魔化这个世界,这是罪恶的。这些暂且不提。

    就这样,孩子们对世界绝望了,或是被同化了,自己也变得更加的假恶丑。

    我说,世界不是没有真善美,是我们一颗真善美的心被扼杀了,是我们发现真善美的那双眼睛迷失在假恶丑之中了。

    于是,我们应该重新尝试让孩子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社会中的真善美。“批评与自我批评”改成“表扬与自我表扬”,寻找他人的优点,寻找自己的优点。寻找优点的过程就是淡忘缺点的过程。我记得原来《学生守则》中就有“不骂人,不打架”的规定,那么在此规定下,“骂人”、“打架”就会天天生活在学生的大脑中。那么怎么办,就是要做正向的引导,如“不许迟到”变成“按时到校”等等。

    在这里还要提及桌牌,在上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是正对着学生的那一面,这回说另一面,同样是三句话:我的姓名——我的优点——同桌的优点。如果每天大家都在找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优点,那么长时间的坚持,就不会看到世界的假恶丑了。未来的世界是合作的世界,学会与同桌相处,就是学会与合作伙伴相处,就是学会在一个集体中如何团结协作。在这种教育之下,他们会发现自己很完美,别人很完美,这个世界也很完美,于是大家会认为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生活原来是这么幸福。

    表扬与自我表扬有如此的功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日


    我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好事呢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顺随善良就像登山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坠落。所以从善贵在坚持。

    如果每天都能提醒学生坚持这一点,我想好品质就可以养成了。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的本质是宏大的,是深邃的,但其手段一定是细微的,可触摸的。

    所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一个是做人的习惯,一个是做事的习惯。做事的习惯来源于做人的习惯,做人的高度决定做事的高度,而习惯的养成就在于千百次从不间断的重复。

    做好事本来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小时候,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统治了一个时代,打造了一个时代。那个时候,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好事不断。但现在出来了一个怪现象,就是做好事要脸红的。这就是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发生严重扭曲的结果。

    当然,现今社会中还有两种变异在变异着人的价值观:一个是好事多磨难,“跌倒的老太谁敢扶起”的拷问,让善良的人心寒;另一个变异是乞丐的幸福生活,乞丐摇身一变就会天上人间。这两种变异开始折磨人的心灵,开始颠覆人们的思维,于是我们感觉到我们教育者的责任更大了,也更神圣了。

    我们应该懂得坚守,守住教育的本真,我们从一天一件好事做起。这里的好事,是个大概念,包括善行善念,哪怕有起心动念也是好的。好事不论大小,一个友好的眼神这也是好事,帮助小同学拎水果也算是好事……

    别把这个事情看简单了,一天做一件好事,就能成就美好人生。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我的学习三问:复习笔记整理了吗?预习新知了吗?错题集上还有错误吗?

    前面八问,基本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当中的德育部分。

    我们讲德才兼备。德很重要——“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谓之圣人;无德无才谓之愚人;德胜过才谓之君子;才胜过德谓之小人。现代又云: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

    所以我们讲又红又专,但历史的不同时期,总是走向极左,要么极右。过去重道而轻术,结果,我们挨了欺负;而后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又是鲜明的重术而轻道,结果道德缺失了。所以德才兼备方能立世。

    为什么啰嗦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就是因为有许多人又进入了误区。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走向了私塾,只学四书五经,这也是要命的。德行再高,没有了“才”,也只能成为“次品”了,同“无德”一样,也无法立世,虽然不能遗臭万年,但也只能是一具空皮囊。无德是蛀虫,无才是寄生虫。

    所以学生以德为帅是对的,但也不可无才。那么这三问,我想也是学习的规律,也是学习的良好习惯,要得。

    温故知新。没有课堂笔记,我们就把功课丢掉了一半;不整理复习笔记,我们就会变得一无所有,所以复习笔记的整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绝对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有许多时候,一入自习就开始写作业,实际上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应该在整理学习笔记之后进行。

    接下来,就是要预习新知,圈点自己困惑的地方。当然预习新知,可在自习,也可在第二天的课堂,这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而做了。只有预习才能发现问题,只有预习,才能有听课的重点,才能更好地突破难点。

    当然还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整理修订错题集。这是省时高效的作法,会让我们更加轻松地有的放矢地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这三种学习习惯养成,“才”就不远了。但这种“才”,只是“才”的一小部分。究竟什么是“才”?“才”是能力的集合体,很广泛,这三法是解决才之基础的有效途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今天的我比昨天优秀了吗

    英才精神是这样描述的:苦中求乐,失中求得,敬天爱人,超越自我。

    在这里有英才人的苦乐观,失得观,这是英才人的心态——苦中求乐,失中求得;这里也有英才人的哲学观和科学观,敬畏天命,尊重科学规律——敬天;这里有英才人的人生观——爱人;这里有英才人的竞争观——超越自我,当然这也是英才人进取精神的写照。

    在这里,咀嚼“超越自我”四个字,就会有许多心得。

    记得有一个男孩蹦蹦跳跳地跑回家中,告诉妈妈,这次考试终于不是最后一名了。妈妈也很高兴,夸孩子有进步,说谁是最后一名啊?男孩回答了,因为那个孩子缺考,为什么缺考,因为患了白血病死掉了。这个案例给我们足够的汗颜,我们的进步是怎样达到的,不是靠自己的拼搏而是靠别人的衰落。我们又想到中国有多少企业是靠把别人弄垮而自己腾达的?你强,我发展自己,让自己比你强大,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如果不梳理我们的竞争观,恐怕我们就会更加深入地瓦解道德体系。

    什么是优秀?咀嚼这四个字,我们就能知道,比昨天的我进步了,那就是优秀。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这个是比较要命的一种思维。有许多孩子心里是不服气的,因为我们家长如果进行横向比较,我们自己或许也会很自卑。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苛责孩子。昨天他有100个缺点,今天,甚至用一周的时间克服了一个缺点,这也是优秀的;昨天语文成绩还是个位数,今天还是个位数,但两者比较后者大就足矣了,或者小,我们也应该允许反复。我们用一颗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去欣赏孩子,我想在我们的心目中就不会有坏孩子,时间久了,果真就不会有坏孩子了。

    每天必问:今天的你比昨天优秀了吗?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对前面11问的总结,贵在坚持,只要日日新,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回答道德长跑十二问,本身就是一个心灵洗礼的过程。只要我们工工整整地去写,笔尖流淌下来的就是我们心灵成长的足迹。当我们合上日记本的时候,一定要问一问自己:明天的我是否比今天更优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长跑日记十二问(文/张中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ej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