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流传中国文学历史中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段子。再书中最为出彩的男主角贾宝玉可以说是一个“刺头”,与当时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不仅整日和女眷们厮混,还不愿考取功名,这也是很多现代读者认为贾宝玉是“海王”的原因。
海王通常用来指与很多女生暧昧的男性(出自DC漫画中的人物海王),的确这一条和贾宝玉很般配。实际上在原著中,贾宝玉不算“海王”,他有情投意合的林妹妹,其他女子或是仆人,或是姐妹,这些关系反而谈不上暧昧。
因为自小与姐妹们长大,后来又一同搬进大观园中,所以贾宝玉是一直同贾府的女眷们生活在一起,这已经是常态,算不上是男女之间的暧昧,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情感。即便贾宝玉与丫鬟们亲昵,如袭人、晴雯之流,那也是当时社会的正常现象。毕竟袭人、晴雯这些丫头,等贾宝玉一成年就成了通房丫头,虽然还是丫鬟,但地位和平儿相差无几。
至于宝钗、迎春、惜春等人,贾宝玉对她们只有姐妹朋友之情,反而也称不上暧昧。唯有林黛玉才是贾宝玉内心十分欢喜的重要人物。
为什么贾宝玉对林黛玉如此痴情呢?这还要从《红楼梦》的开头说起,说那女娲补天石随着神瑛侍者一同投胎到贾府历劫,一同投胎历劫的还有个绛珠仙草。不过仙草是为了报侍者恩情,要还尽此生眼泪,才下凡投胎历劫。
在小说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是木石前盟,正好与他们前世相对应,也就注定了今生的情缘。二者又都是幻形入世,因而生来就是痴情种子。
和传统小说不一样,《红楼梦》一开始并未写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而是利用了草蛇灰线的笔法,一步一步推进小说的进程,让整部作品从才子佳人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塑造了两位独特形象的痴情男女。
贾宝玉身上带有叛逆色彩,这一点不光是体现在痴情上面,还体现在他平日里的作风当中。在当时以功名为第一要务的情况下,贾宝玉偏偏背道而驰,他宁愿做个“富贵闲人”也不愿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贾宝玉之所以一心扑在大观园,以此来逃避现实社会,是因为受到通灵宝玉和前世的影响,认为功利场满是污浊,相反远离功利场的大观园尽是鸟语花香,也是对富家子弟的恶习深恶痛绝。反观之贾宝玉与蒋玉菡、柳相莲等人私交甚好,可见他有人人平等、个性自由的思想,这反而打破了封建社会的身份等级观念。
不仅对朋友好,贾宝玉对仆人们也好,以至于身上的东西经常被人拿去,气得林黛玉剪掉自己给贾宝玉做的东西。
不光是无视身份等级、不愿参加科举考试,贾宝玉还对父母之命的婚姻产生了抵触情绪。在书中,有两条感情线,一条是木石前盟,一条是金玉良缘。金玉良缘是贾宝玉父母对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合的希望,而木石前盟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无视一切,正视自己情感的盟约。
由于后四十回的缺失,《红楼梦》至今的结局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根据清代高鹗等人整理出来的后四十回,林黛玉身亡后,贾宝玉不得不和薛宝钗结合,成就了金玉良缘。最后贾宝玉考取功名后,出家做了一个和尚。
纵观《红楼梦》全书,贾宝玉虽与书中众多女子有诸多牵扯,但他作为书中的痴情种子,对林黛玉是十分上心的。单纯地说他是海王是不正确的,准确来说贾宝玉既不是渣男,也不是海王,他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颗砂砾。从太虚幻境而来,托胎于凡间,贾宝玉不过是历经一劫,尝遍那酸甜苦辣,在回归那太虚幻境,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