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走的花
第379季|打开心门即是春天(《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第379季|打开心门即是春天(《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作者: 一路修行做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3:24 被阅读39次

 

第379季|打开心门即是春天(《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打开心门即是春天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当中的一篇文章,由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所著。《巨人的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巨人因赶走孩子们,而让自己如画的花园变得只有冬天,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拆除围墙,让花园变成孩子们的乐园,从此和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是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未上课以前,我在内心也是如此规划设计的,但我总觉得《巨人的花园》这篇如果仅仅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快乐的话,未免有些太过浅俗,但我始终挖掘不到这篇文章的内涵所在,上课前我还在困惑之中。

其实,真正读懂《巨人的花园》是在课堂上那一瞬间。我始终觉得按照教材设计来讲不会有一点新意,而且孩子们很可能因为我平凡的讲解,从此跟充满魔力的童话故事擦肩而过。对于上类似童话故事的课文时,我总是很谨慎,因为一旦讲得乏味,就会破坏童话故事在孩子们心里的美好形象。一个童话故事得出一个道理,这是最为简单的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几乎大多老师都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起初,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在课堂上为了唤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效果是有一点,但始终没有达到我期待的那种遨游在巨人花园中的效果。我与孩子们始终把童话故事当作一篇教材范例来学习,似乎觉得童话距离我们还很遥远,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联。语文湿地尹东老师曾说:“语文是注入生活的河流,语文是写给未来的情书。”如此简单而又充满诗意的两句话,几乎成了我语文教学路上的座右铭,可我始终无法理解和真正领悟。

在课堂上,我冒着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危险,还是决定让孩子们来亲自演绎《巨人的故事》。可能是由于我跟孩子们的默契,表演时孩子们毫无准备,我也是即兴所发。我来读旁白,实际则相当于一个现场导演,孩子们的兴致很高,纷纷举手要当“演员”,我选定了几个孩子来扮演花园里玩耍的孩子,又选了一个小男孩来扮演“巨人”,其他的孩子则扮演冬天、雪花、小鸟、寒风、花朵等“群众演员”。

等到表演开始的时候,我故意把第一段读的绘神绘色,很快孩子们就进入了我设置的“圈套”。他们每一个人表演得都是那么逼真,花园里孩子们自发演绎游戏,群众演员中的“小鸟们”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当我读到“巨人”突然回来时,扮演“巨人”的小男孩突然换上一副恶狠狠的面孔,用自己低沉沙哑的声音愤怒地说道:“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得四处逃窜,刚刚教室里还有点乱的样子,此刻群众演员们“呼呼”起来,瞬间整个教室里好像狂风大作,顿时充满寒冷、冷漠与无情。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的教室不也是一座花园吗?我何曾又不是这座花园里的“巨人”呢?我继续配合着孩子们的演出,我们完全陶醉在《巨人的花园》情境中去了。演到最后的时候,当我读到“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我正在迟疑,这里孩子们会怎么演呢?我想他们会做一个类似的动作,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小男孩真的在“巨人”脸上亲了一下,而后,“巨人”一脸的生气完全被化解,从扮演巨人的小男孩的脸上,真的可以看到那种被温暖和愉快包围着的幸福。原来,我还是局外,而孩子们早已走进了文本,走进了生活情境,他们以演绎的方式读懂了《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其实,在后来余下的几分钟讲解中,我觉得所有的讲述都是苍白无力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读懂了巨人和花园,找到了快乐的源头。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课文的结局是这么写的,教室里此刻也正充满了欢乐。

我告诉孩子们:“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原本也是一座花园,只是因为站着一位‘巨人’赶走了快乐。”孩子们马上明白了,手指着我。是呀!有时候,站在三尺讲台上,总觉得自己还有些威严,其实正是这样的威严,才在孩子们之间砌了一道无形的墙,将孩子们的可爱拒之门外。走下讲台,我们会发现,孩子们能教给我们太多东西,比如:宽容、善良、理解、分享、幸福、简单……是的,也许这才是作家王尔德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我们的校园何尝不是春天常在呢?瞬间,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幸福的,起码我们离“春天”还不算那么遥远。

在课堂上,是孩子们那欢乐和淳朴唤醒了我的快乐,才让我今天有机会读懂《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这何尝又不是我的一次精神成长史呢?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巨人”式的人物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童话虽然是虚构的,但并非完全虚构,故事原型在生活中都有据可循,所以不论童话、小说、诗歌等文学艺术,大多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便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特点。所以,在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选材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而且在转化为文学时要经过艺术加工,这样才是好的文章。否则,不是来自生活的写作,再华丽的文章也不会打动人心。

《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其实跟我们生活中很多情境相类似,在大人的世界里,每个人何尝不是那位冷酷无情的“巨人”,我们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把欢乐拒之门外,让自己束之高阁。其实,快乐很简单,打开自己的心门,幸福的阳光自然就会照射进来。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由得将自己慢慢封闭,筑起一堵无形的墙,封闭久了,就会忘记幸福与欢乐原本的味道。其实,幸福很简单,打开心门即是春天。

2018年9月21日

相关文章

  • 第379季|打开心门即是春天(《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打开心门即是春天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人...

  •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

  •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以其生动浅显的语言、奇异动人的故事情节、夸张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

  •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当中的一篇文章,由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所著。《巨人的花园》...

  • 开在心底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童话是成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孩子都在通话的滋养中度过愉快的童年...

  • 【巨人的花园】

    自从寒冷的大花园消失了,春天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以后巨人就和可爱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天天都在巨人的花...

  • 《巨人的花园》教学解读

    #建议教学本文时,不要查作者王尔德的生平。了解作者人生轨迹后,再读此文会有不合适的联想。# 一、课标 第二学段课标...

  • 《巨人的花园》教学札记

    《巨人的花园》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童话,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第二,读完课文,你对巨人有什么样的印象?自私,凶恶,...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课前铺垫 1、生字词 2丶作家作品王尔德 活动一 概括一词 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大、可爱、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79季|打开心门即是春天(《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ma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