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眼前的物质世界五花八门,缤纷多彩。人应该怎样对待物,与之形成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命题。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菜根谭》
没有风花雪月、草木虫鱼,就无法形成变化万千的大自然,没有七情六欲、个人嗜好,就无法构成多姿多彩的人生。
普通人的血肉之躯,依靠自然的供养,有正当的生理心理物质需求,这是人之常情。
只要人们能够以自我的意志为中心来操纵万物,而不被物欲人情奴役,以致丧失自我,那么所有的爱好欲望都是天赐的机缘,世欲人情也就是美满的境界。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菜根谭》
能够以自我的意志为中心来操纵万物的人,成功了不会觉得很高兴,失败了也不会感到很忧伤,因为天地广阔,到处都是可以让人逍遥自在的地方,所以能看淡得失。
胸中自有一片自由的所在,不管顺境逆境,都能够自然油然地生发出喜乐。
如果一个人被物欲人情困扰身心,一旦陷入逆境,必然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愤恨,处于顺境之时,又对所拥有的不肯放手,随之生出爱恋之心,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其产生无穷的烦恼。
把物欲人情看的太重,就会被其束缚,患得患失,攀比无穷,难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译文: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就不会这样了。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
“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的意思。
一切顺其自然最好,不争不抢,无功无过。时机在手,可以如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大展宏图。时运不在,恶风冷雨,则一心一意潜伏修行。
与时俱化,就是分析把握形势,看准时机吧,现在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是不是来源于此呢?
以和为量,“和”应是儒道两家都有的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和之以天倪(《庄子·齐物论》),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庄子·德充符》)。
两家之说的细微差别,我不清楚,但同一性的占比应该还是很显著的。
哲学家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的高贵与尊严在于有思想,人的生命虽然脆弱,思想却可以坚强。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能达到以我转物的境界,依靠的就是坚强的思想意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