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宋史有意思的文章煮酒
宋朝文官体制下武将的悲哀

宋朝文官体制下武将的悲哀

作者: 想太多先生ma | 来源:发表于2016-01-28 07:49 被阅读1635次

    悠悠大宋三百载,胡虏当头难逾越。将星有志难伸展,文官何以把家卫?

    终宋一代,能称得上一代名将的恐怕只有北宋狄青,南宋岳飞了,而生在国破家亡,外敌入侵,民族生死存亡时刻的岳飞,名气更甚,可施展才能的机会更多。

        雄气堂堂贯斗牛,

        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

        不问登坛万户侯。

    多么雄赳赳气昂昂的誓言,北上中原,率军直捣黄龙府,收复失地,赢回二圣,洗刷靖康之变奇耻大辱,待他日得胜还朝之日是多么的英姿飒爽,那必将是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的旷世奇功。然而这一切只是想象罢了,如果岳飞不是生于这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如果高宗不是以这样的方式获取的皇位,如果岳飞的政治头脑再高超一些,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只叹所有可能的因素都不具备,一代英才只得落个凄惨的下场,时也命也!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如宋一般,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抑武。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经济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当时世界的80%,社会高度发展,文化高度繁荣,政治民主化程度高,然军事战争能力极度低下,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难有胜绩,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怂的一个朝代。在我们的主观印象中,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了,军事战争能力必然强大,汉,唐莫不如此,在这方面看来,宋就更显畸形。

    宋代自从建国,皇帝就倡议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致朝野的政治气氛相当开明。宋太祖曾经自诩:不以言论杀人,从而形成了“士大夫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了“尚文抑武”的文官制度。宋代文官制度的确立,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从北宋到南宋,武将的地位可谓是越来越低,在北宋,身为枢密使的大将曹彬走在大街上,看到文官的马车到了,无论对方什么品级都会选择避让。按规矩来说这是绝对不应该的,品级低的给品级高的让路自古就是如此,可在宋朝文官们逆袭了。

    宋朝中期的名将狄青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狄青先是征战西北,随后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为战功他被提升为枢密副使,为什么是副的呢?因为正职是文官们的,武将最多干到副职。有一天夜里,狄青家中的一个仆人在庭院里烧纸纪念先祖,可能火光有点大,被人告发说狄青家里冒金光。这些把文官们吓坏了,因为据史料记载当年杨坚做皇帝之前家里也冒金光。什么也不知道的狄青在第二天穿着米黄色的衣服去相国寺上香,然后被人说成了明黄色,这下子文官们得以确认狄青确实要造反。由于此时宋仁宗病重正在昏迷,文官们出于“宁可罢错不能放过”的原则,将狄青罢官到了陈州。无辜的狄青前去找宰相们的老大文彦博讲理并询问理由,文彦博只说了一句“没有其他的,就是我们怀疑你,怎么样?”狄青气得浑身发抖但没有一点办法。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南宋刚刚建立,不得不依靠那些武将,因此武将地位在南宋初期提高了那么一点。但是在宋高宗坐稳了江山以后,又开始削夺武将们的权力,如岳飞、韩世忠等人。北方的金国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金国皇帝完颜亮统帅着60万大军南下,要一鼓作气灭掉南宋。金军很快兵临长江,宋朝在长江南岸的守军只有几千人,根本无法阻挡金国的攻势。此时前来慰劳军队的中书舍人虞允文正好到达前线,他眼见宋军的防线即将崩溃,他立刻拉住负责指挥宋军将领,告诉他“仗打赢了,你就是我干儿子!”对,是儿子。按道理来说这应该对人最大的侮辱了,而且虞允文的官位还比他低,但是这位武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开始玩命的向金军反攻。因为虞允文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是皇帝身边的官员,完全可以替自己在皇帝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正因为虞允文是皇帝身边的人,因此随时有可能发达,甚至成为宰相。能做宰相大人的干儿子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这位武将才会那么拼命。此时的武将地位沦落到这个地步,而武将们还沾沾自喜,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最大的不幸。

    打仗文臣可以随意命令武将,一个不会打仗的,甚至不要上前线的人做上司,赢了归他,输了归武将,武将能不悲剧吗?而且在这个重文轻武的体制下,武将见到文臣要下跪的,哎,保家卫国为的是谁,书写得在好能把敌人吓走吗?更悲剧的是宋朝比较出名的武将都得不到善终,狄青被排外悲愤而死,岳飞的莫须有被陷害,如果是文臣能免罪,武将不能犯错,一错足以致命。

    宋朝是文人大幸,武人不幸的时代。岳飞是一个军事奇才,假想它生活在宋以外的任何朝代,他的功绩,成就必将成为千古一人,是卫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贵等等名将都不能比拟的。可叹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斯人已逝,只留下一首千古传诵——《满江红》。

                                                                                                                      记于家中

                                                                                                                  2016.01.26晚

相关文章

  • 宋朝文官体制下武将的悲哀

    悠悠大宋三百载,胡虏当头难逾越。将星有志难伸展,文官何以把家卫? 终宋一代,能称得上一代名将的恐怕只有北宋...

  • 宋朝皇帝对自己够狠~

    宋朝皇帝对待手下的文官武将那是不遗余力的赏赐。据记载,宋朝把每年朝廷收入的80%花在养官养兵的身上。但钱总有花完的...

  • 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这个词从宋朝开始使用广泛,讽刺当时社会的年轻人都热衷当文官,放弃当武将。 可到了如今,重文...

  • 武将安邦,文官治国

    一个国家要想打理好,不仅仅需要统治者有谋略而且还需要统治者的手下会办事,这就需要统治者兼备领导才能。堂堂皇朝,文武...

  • 以文驭武之弊

    明代文官集团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统治地位,是建立在对武将重重限制基础上的。 在文官主导下,将领的培养与选拔,关注的是个...

  •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你最看不上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高达1191人,其中武将和文官占比最大,武将436人,文官451人,剩下的还...

  • 一条苏州河,生死两相隔。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可太平” ——题记 管虎...

  • 宋朝重文轻武,不喜欢读书没前途?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实行一系列措施,打压武将,防止老宋家的兵权旁落,走上唐朝的老路。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宋朝成了...

  • 千古名臣范仲淹(六)

    在北宋的时候,皇帝重文抑武。带兵打仗也把权力交文官。不敢把权力交给武将,怕他们夺权。可是文官只会给皇帝献计献策。真...

  • “衣冠禽兽”的演变

    “衣冠禽兽” 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宋朝文官体制下武将的悲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fj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