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丁一想法旅行·在路上
分心=力量: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分心=力量: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作者: 丁一AT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0:17 被阅读4次

焦虑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将事情感知成“危险的”,因此,很多时候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换个视角去看待事情,比如“即便这次升迁不成功,天也塌不下来。”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还不至于需要这么做,我们只需要转移注意力就好。心理学家加里·埃默里(Gary Emery)博士提出了一条焦虑症患者应该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分心=力量。它的内在逻辑是,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如何才能不焦虑》

1、“焦虑是否是健康的,取决于你的行为”

焦虑是当你感知到自己关切的东西可能受到威胁时的本能反应。想象一下,有几个小孩儿在你的新车附近嬉戏,你每隔两分钟就不由自主地往窗外看一眼,以确保爱车无恙,这种情境下你在焦虑而这种焦虑并不健康。

焦虑是一种来自身体内部的预警信号,它提示你需要对一些潜在危险做出矫正性回应,如果你据此进行了恰当反应,那它自然就是健康的,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好。比如说,在聚会上看到老婆和别的男人调情,你产生了焦虑,这驱使你去找她,并妥善地与她沟通,如果你是这么做的,那你的焦虑就是健康的。但假如你选择拿钥匙划破那男人的车(更别提采取违法行为了),这自然就不健康了。

如此看来,焦虑是否是健康的,取决于你的行为。如果你沉迷于某些消极想法,它甚至能让你“全线崩溃”;但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提高个体目标意识、激发对某事的关切程度、唤醒希望的催化剂。

2、“正是由于能够帮助物种存活下来,焦虑这一情绪才能在进化中得以保留”

让我们从其他角度来看看焦虑友善而非破坏性的一面。

恐惧/焦虑(这里不对两者进行区分,因为它们在生化特征上并没有本质差异)对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存意义。鹿群得以存活是由于它对于其他物种包括人类怀着恐惧,遇到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奔逃。在这里,存活是鹿的关切,捕食者是鹿的威胁,正是由关切和威胁引发的焦虑使得鹿群全速奔跑从而保全生命。而可怜的里克,他的惊惶无措、萎靡不振若放在动物王国中,早就给他带来性命之忧了(还算幸运,诺玛不打算要他的命)。

也正是由于能够帮助物种存活下来,焦虑这一情绪才能在进化中得以保留。

3、“引发焦虑的其实是你感知到的事实而非事实本身,让你感受到压力的事情对其他人未必也具有同样意义”

但是对人类来说,焦虑可不只是有利于生存,它还有助于你的自我成长。

想想看,你能找出一个从来不曾焦虑过的正常人吗?如果一个人生命中从没遇到过任何威胁,那他就不会成长,这样一来,他生命的活力比前面提到的海洋鼻涕虫恐怕高不了多少,他的生命,虽身体尚在,然灵魂已死。

成长是对成功迎接挑战的馈赠,无挑战,不成长,在这个意义上,焦虑是成长必备。只是“焦虑”一词仿佛带着一种消极暗示,如果你使用一些比较正能量的词,如唤醒、刺激、兴奋等,来指代一个富含挑战的情境,你就更容易理解“引发焦虑的其实是你感知到的事实而非事实本身,让你感受到压力的事情对其他人未必也具有同样意义”这样的事实。

4、“焦虑正式提醒你,你已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当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时,你会赶紧去学习;当你听说下周的竞争对手是全州翘楚时,你会全力以赴、认真准备;当你发现季度税在两周内就要到期时,你会取消周末的疯狂采购。

焦虑正式提醒你,你已经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大脑以这种方式激励你继续成长、不断提高、持续发展,身体以这种方式说服你去完成更多的事情、达成更高的目标、实现更多的梦想。对于不断寻求自我成长的你,我不吝给出最衷心的祝愿:

愿你儿时的所有梦想都实现,包括要当一名宇航员!

愿你能向所有唱反调的人证明他的谬误,并活到他亲口承认的那一天!

愿你比中东王子还富有,却倾尽家财,用于癌症、帕金森综合征和男性秃头等疑难杂症的药物研发!

可是啊,亲爱的朋友,为了你所有恢宏的梦想都实现,我还必须祝愿你:永远与焦虑为伴!

5、“适度焦虑有利于最佳发挥,这种水平的焦虑是健康而非病态的”

190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克斯(Robert Yerkes)和约翰·多德森(John Dodson)通过研究发现,在个体的焦虑唤起水平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这样一条倒U型曲线:焦虑水平过高或者过低时,个体的表现都不好;适度焦虑的情况下,个体的表现最佳。这就是说,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运动员、音乐家还是其他,不焦虑你发挥不好,过度焦虑你也发挥不好,只有适当程度的焦虑才能让你发挥得最好。为什么会这样?我来解释给你听。

倘若棒球选手A一点都不焦虑,则很有可能他对这场比赛一点都不上心(不关切)。别忘了,关切和威胁共同出现才会产生焦虑。他如果不上心(或许他今年拿的钱特别少,以致动力不足),就不会专心投入,更难以全力付出,你就不可能期待他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也难怪,因为他本身都不怎么关切嘛。

反过来,倘若他非常焦虑,他也同样取得不了好成绩。为啥?过度焦虑会让人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就像前面的里克一样),这种状态下莫说打出好球,恐怕连记起国歌歌词都难。

6、压力和表现之间的倒U型曲线 

当你感到乏味、困倦、无趣、懈怠时,你的表现会受到影响;随着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皮质醇或肾上腺素越来越高,你就会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昏脑涨,表现自然也大受影响。而在这条曲线上有一个点,到达这个点时,机体会被唤醒至最佳状态,这种唤醒是自然、健康的,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从而使个体发挥出最佳水平。

7、健康的焦虑如何演变成有问题的焦虑

那么,健康的焦虑到底什么时候就演变成了有问题的焦虑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又正式变成了焦虑症呢?

通常,健康的焦虑就如同约翰的第一种回答——兴许比那个再频繁一些,这种焦虑不会占据或支配一个人的生活。一旦感知到的具体威胁消失,它也就很快消退了。

亨利福特医院行为健康门诊部的主任卡西·弗兰克(Cathy Frank)博士是这样描述病理性焦虑的:“病态焦虑与正常焦虑大有迥异,正常焦虑持续时间短,不会对个体的生活造成干扰;病态焦虑的持续时间却很长,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会有巨大影响,甚至会榨干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乐趣。”现今的美国,正在遭受病态焦虑煎熬的患者数量已逾4000万。这可能是焦虑症被视作心理疾病中的流行感冒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出“关切+威胁”等式的原因所在。

8、“分心=力量: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在哪类情境中个体最容易感到焦虑?我们能预见何时何地自己最容易感到焦虑吗?这些问题在第三章中我们将加以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首先,我希望你能花精力来做下面的成长促进练习,当然,它们带来了挑战,但是一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说,“越是害怕的事越要多做。”

焦虑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将事情感知成“危险的”,因此,很多时候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换个视角去看待事情,比如“即便这次升迁不成功,天也塌不下来。”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还不至于需要这么做,我们只需要转移注意力就好。心理学家加里·埃默里(Gary Emery)博士提出了一条焦虑症患者应该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分心=力量。

它的内在逻辑是,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专注于最爱的喜剧,你就会跟着哭随着笑;纠结于前夫的律师的各种恶心伎俩不放,你就会换来自己的怒气冲冲、万分沮丧。因此,要想不受制于焦虑,你就得学会从当前焦虑中转移注意力。

相关文章

  • 分心=力量: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焦虑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将事情感知成“危险的”,因此,很多时候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换个视角去看待事情,比如“即便这次升...

  • 【20171209读书清单】《如何才能不焦虑》

    001、了解焦虑 焦虑是一种主观感受,在于我们自身将事情想象成“危险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精力和感情就跟到哪里。...

  • 你走到哪里 明月就跟到哪里 明月在哪里 我的思念就跟到哪里 我走到哪里 忧愁就跟到哪里 忧愁在哪里 你的明月就在哪里

  • 2021-03-02感赏

    我们的精力就是能量,它会随着注意力流转,我们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流到哪里,力量就到哪里。 所以我们要把注意力去放到...

  • 【原创歌词】明天是母亲节你知道吗

    你小时候 妈妈走到哪里 你就跟到哪里 你小时候 一会儿没见到妈妈 就哭着要妈妈 你长大了 朋友多了 渐...

  • 【原创歌词108首】明天是母亲节你知道吗

    你小时候 妈妈走到哪里 你就跟到哪里 你小时候 一会儿没见到妈妈 就哭着要妈妈 你长大了 朋友多了 渐...

  • 当爱不再时,你还在乎着对方,你就输了

    曾经将你当孩子般宠你的男人,你到哪里,他关心的电话就跟到哪里,他到哪里发照片,发视频给你,证明他正在做的事;吃饭时...

  • 眼前有黑点?飞蚊症?看完心都慌了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视野里多了一个小黑点,你看向哪里黑点就跟到哪里,当你把注意力放到黑点上时它反而不见了,等...

  • 我和你

    你是云 我是风 你飘到哪里我追到哪里 你是太阳 我是星星 你转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你是花朵 我是蜜蜂 你开在哪里我在...

  • 跟你走

    我跟你走 你走到哪里 我就跟到哪里 我喜欢你回头深情望着我 给我梦里的期待的奇迹 不管你到了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心=力量:你的注意力投注到哪里,你的精力和情感就跟到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gj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