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喜欢校园里的两排枫树,它们一年四季都是美的。冬季落尽了叶子,连树干枝杈都那样健美舒展。秋天满树金黄,尽情摇曳,接着在一场秋风秋雨中潇洒的飘落,毫无伤感。夏季更好,浓浓的绿荫笼着楼房,罩着石灰路面,这段路就变得格外的清凉。春天里,枫叶刚出,嫩绿湿润,更好的是细细小小的花,黄绿颜色,缀满在枝叶之间。这些是花又不像花的小东西极易飘落,常常在傍晚在清晨,可以看见路边堆积的花花,柔弱纤细安静。我极爱看这些树上的花和路沿上的花,常常有恋恋之感。
清明过了,忽然强烈寒流袭来,校园在寒气里格外安静。辅导完之后,拂去一身疲惫,走向枫树下的车,准备回家。忽然,一阵极微细极微细的香气,渺茫遥远朦胧的荡在暗夜里,仔细去嗅好像又没有了,你转身了,香气又悄悄萦上来,一丝丝浸在发丝里。那么喜欢这两排枫树的我竟然不知道枫树的花还有香气,或许是平日里太忙碌了,或许是平日太热闹了,或许是春日里的花太多了香气也太多了,或许…
今天,春寒时节最难将息的时候,很多花在冷雨中消尽了芳香的时候,一向沉默的枫蕊毫不吝啬地将它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我站在枫树下,贪婪的嗅它,竟然想把它全部笼在自己的周围,可是当我心生贪念的时候,香气好像忽然消失了似的。我茫然的四处张望,羞愧于自己的贪心,香只属于枫树自己,它不自傲但也绝不会谄媚于任何人,它不清高但也绝不邀功于任何人,而我竟然贪婪地想将之据为己有,人之于树总是多了一点自私多了一点霸道多了一点世俗。
可是,自以为是的人哪里比得上树呢?人一旦离开自然,心灵精神往往会被奴役被扭曲,连餐风饮露的屈原、秉公写史的司马迁、滑稽如东方朔之流、甚至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都不能例外,“预防蔑视”“婢妾心态”“精神侏儒”等等,哪里还有一点天然的人的尊严?可是树比人高贵的多,即便是被迫挤在热闹的世俗社会里,树依然要保持自己的风骨努力接近天空,绝不会为俯就人类就削减自己的高度。
我喜爱这两排枫树,时常留恋于此,但是枫树花蕊并不因为我的喜欢就降低自己的尊严,也并不因为我的喜欢就感到受宠若惊,它就这样在天地间做自己。这让我想起陶渊明,那些急于建功立业、常自命使命在身的人总是批评陶潜的逃避和卸责,表面上固然如此,可是站在人类精神发展的角度看,陶渊明的伟大恰恰是他的回归和“逃避”。他用极端的回归田园远避官场的方式来保持自己心灵的自由,保持对专制的抗争,从这一点上讲,陶渊明无疑是超前的精神导师。
而我今晚于最难将息的春寒里,于我最喜欢的枫树之下,因枫蕊轻香而有所愧有所感,也算是料峭里获得了一点暖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