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几天,一直在听彭萦姐的语音(公号“改变自己”的主创之一,另一位是辉哥)。
每一个主题的语音,不超过20分钟,却需要听5.6遍,还听不够。之前看过《精要主义》一书,也写过总结(待会放文末链接)。
但彭萦姐的语音,很多都是我从没有过的观念,刷新了我的大脑。只有记录下来,自己才能真正吸收到更多精髓。
彭萦姐的分享中,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我发现,她的所有语音,似乎第一句话总是提问,并且一开始就能牢牢抓住我的注意力,让人聚精会神倾听)。
精力管理是什么?
谁需要进行精力管理?
为什么?
这些问题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精力管理不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能集中做一件事情吗?人人都需要精力管理,因为它让我们各方面做事更高效。
什么是精力管理?
彭萦姐提到,精力管理由4部分组成,生理、大脑、情感、精神。
有效的的精力管理,是充分利用所有资源得到最高生产力后,进行高效的恢复时期,从而重新获得今后完成任务的精力,达到一个平衡。
精力就像一个银行账户,在我们取完精力后,需要挣回来否则就会导致赤字。有时候我们感到失落,迷茫,可能就处于赤字。
精力管理永远>时间管理。
为什么有的人朝九晚五,没什么事情,总觉得没精力?而另外一些人,每天都是精力饱满,工作也许半夜还在改方案,还能出去吃个夜宵,第二天又照样激情满满?因为第二类人使用了精力管理。
谁需要精力管理?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足够的24小时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选择并行动的人,你就需要精力管理。
并不是只有工作忙的人,才需要精力管理。
每一个不希望败给惯常决定的人,都需要做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的基本原则
1.精力是有波动的。
很多人做的不是精力管理,而是时间管理。传统的时间管理,往往给我们线性的紧绷感,告诉我们必须安排24小时的每分钟,这样才能成为高效的人。
时间管理,经常只专注于时间分配。精力是有波动的。我们不需要寻求一天到晚精力饱满的形式人生。你要学会接受自己会有精力的低谷。有时候自己会状态不佳,要给自己恢复和思考的弹性,然后再找回精力,让自己重新真正投入。
这才是精力管理的根本。
你不是每天给自己打鸡血,逼迫自己更精神。你每天可能会自产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精力消耗、补充,储备、整体提升的正向循环中。
有的人,在工作中能完成140%的目标,业余还健身,学课外班,并且是班级中学得最好的。
决定产出的,不是每个时间段做什么,而是做成了什么。

2.精力管理中最重要的4个维度
你首先,要了解自己,什么东西是充电的,什么东西是放电的。
我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什么样是理想状态。每天要吃多少,吃多还是吃少?
我每天要怎么睡?睡几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怎样才能保持甚至提升整个精神状态。
我每天需要做多少人际交往,当我跟朋友们聚会时,那是在给我自己充电还是放电?会给我带来更好的情绪,还是更糟糕的情绪?
谁让我更开心?谁让我更不开心?谁让我觉得精神饱满?谁让我觉得沮丧?
我每天的思维力怎么样?什么事情我能持续专注?有又被什么事情一直去打断?什么在制约着我的能量?
价值观中,什么东西对我最重要?
如果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之内,我放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我会感到特别沮丧?
一周里工作再忙,只要我能做某一件事情,我就不觉得遗憾。这件事情是什么呢?
或者,我的一生之中,做什么,我才觉得不算遗憾?
这就是你要自己去问自己的问题。这就是精力管理最重要的四个维度: 你的体能,情感,思维,和意义。
回想一下,一个人在做长跑的时候,在中间的时候,他可能看起来非常疲惫,脸色蜡黄。但是观察短跑运动员,你总会发现,他们总是充满力量,激情喷薄而出,迫切地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因为挑战不管如何紧张,激烈,短跑运动员永远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就是在100米200米开外。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目标看成一系列的短跑冲刺。有些时候,你需要全情投入,另一些时候,你需要做一些让你恢复精力的事情。这样你才能应对下一个挑战。
你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精力仪式习惯。
成功的秘诀不是超常信念,而是让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变成一个习惯。

怎样把长跑变成一个个短跑?
第一,确认目标。
在每一个24小时内,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很多时候,你感觉累,并不是因为你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消耗了很多精力。很可能是你总将自己的时间精力,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
你要非常清楚自己每天24小时该投入时间精力的最重要的几件事情是什么?你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哪些事情对你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二,澄清事实。
对自己当下的状态做个自我评估。
你每天每周,时间都花在哪里?你是否有补充能量?用什么方式补充能量?你离你的目标差多远,在哪个位置?只要小幅度调整,还是差距太大?需要制定一个长期习惯来持续改善?你哪里做得不够好?饮食不够好?睡眠不够好?还是锻炼不够好?
第三,采取行动。
建立积极精力仪式,每天一定要吃蔬菜,每天微运动,看书10分钟,每天赞美一个人,每天跟家人互动10分钟,每天为兴趣花10分钟等等一系列小事。
慢慢来,比较快!
不管任何时候,改变自己的前提都是了解自己,读懂自己。
从现在开始,你会做出的第一步调整是什么?欢迎你写在留言处与我一起分享哦。
相关文章:
1.不会做选择?参照这几个原则就够了!
2.你“每日精进”的是哪些事?
3.《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听课笔记
4.聆听你身体的心声
5.从“精要思维”到行动
网友评论